[觀史悟道]:氣貫長虹說大義

[觀史悟道
]:氣貫長虹說大義

文/安頻

氣貫長虹說大義-要說大義,首先從義氣說起。


[觀史悟道]:氣貫長虹說大義


義氣,顧名思義就是帶著義的屬性、打上義的烙印的一種氣質、氣度和氣概,是指一種由於私人關係而甘於承擔風險或犧牲自己利益的行為,它與情義、俠義等等是同義語。我們在生活中,經常聽到對於某人的評價,說他不講義氣或者很講義氣。講義氣,意味著奉獻付出,這是人世間很高貴的一種品格。

講義氣的人是什麼樣子的人呢?據我看來,這樣的人重然諾,答應了別人的事情必須辦到,有時寧可委屈自己亦要成全別人。有一個講義氣的人在你的身邊,你會有安全感。你會覺得他是一個相當有責任感並且值得信賴的人。

譬如大家都熟悉的小說《水滸傳》,裡面的花和尚魯智深在遇到很多不關自己的事的時候,均能仗義出手,扶危濟困。魯智深講義氣,為了幫賣唱的父女出氣,幾拳打倒鎮關西,義薄雲天。魯智深是在用自己的一腔熱血來匡扶正義,書寫一種大寫的義氣和浩然之氣。


[觀史悟道]:氣貫長虹說大義


羅貫中在《三國演義》裡寫赤壁之戰,諸葛亮妙算曹操必定敗走華容道,但夜觀天象,認為曹操氣數未盡,命不該絕。在這個時候,他考慮到曹操在昔日與關羽有過交往、有些感情,便安排關羽鎮守華容道,讓關羽做一個順水人情。因為鑑於當時的局勢,倘使此時“幹掉”魏國,會導致吳國集中全國力量攻擊蜀國,那麼蜀國便會處於左支右絀、岌岌可危的困境之中。果然不出諸葛亮所料,曹操殘兵由烏林敗退,向華容道方向行軍。曹操在半路上三次譏嘲諸葛亮不是用兵之人,竟然沒有在險要處佈置伏兵。話音未落,曹操殘兵便進入了關羽的埋伏圈,被困垓中,部隊左衝右突也未能突出重圍。曹操無奈之下,只得聽從幕僚的建議,親自向關羽哀求。關羽念及舊日恩情,義釋曹操,讓曹操重整兵馬,回到北方。這個講義氣的故事,是關羽身上最閃亮的義字招牌。

談到講義氣,最著名的還是那個開國皇帝趙匡胤,他稱帝后沒有殺一個功臣,讓當年跟他一起打拼的兄弟全部得以善終。這種“善始善終”的江湖義氣,不是每一個皇帝都能做到的。趙匡胤本是後周(五代)的大將,非常受周世宗的器重。柴榮病重時,曾將禁軍大權交付給他,趙匡胤榮升殿前都點檢。後周顯德七年,趙匡胤通過“陳橋兵變”黃袍加身,隨後逼迫後周恭帝交出皇權。並在當年登基稱帝,開闢了大宋王朝。趙匡胤坐穩了寶座後,首先要做的事是削兵權,因為兵權在將軍們手中是五代十國軍閥興起的混亂根源。

《五代論》有言“兵權所在,則隨以興,兵權所去,則隨以亡”。現實的情況是,倘使想要收回兵權,便要對昔日的舊部“開刀”。但趙匡胤胸懷仁義,不願意“卸磨殺驢”。於是他想了一個解決的方案。大宋建隆二年,趙匡胤召集石守信等禁軍高級將領,一起吃飯喝酒。忽然此時趙匡胤將酒杯一撴,不斷唉聲嘆氣,將領們匆忙詢問趙匡胤為什麼愁眉不展。趙匡胤道:“兵權在你們手裡,你們今天可以擁立我當皇帝,明天可以擁立別人當皇帝,我如何睡得安穩呢?”將軍們都聽懂了這句話裡的深層意思。到了第二天早上,石守信等幾名禁軍高級將領紛紛上表稱病,表示要交出兵權。趙匡胤答應了,並廢除了殿前都點檢和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司,改由三衙統領,將禁軍大權掌握在自己手中,實現了趙普所獻三策之“削奪其權”。趙匡胤在這種血腥的政治鬥爭中,還保持著一絲溫情、一些江湖義氣,可敬可佩,古風習習撲面。

燕國的左伯桃、羊角哀是好朋友,他們聽說楚國招納賢才,於是結伴去楚國。半路上飄起了雪,左伯桃擔心羊角哀凍死,於是在深夜把隨身乾糧放在他身邊,悄悄走了。第二天醒來,羊角哀到處找不到左伯桃了。後來發現,左伯桃已經死在附近的一棵樹下。羊角哀做好了標誌後,又開始向前走。到了楚國後,羊角哀見到了楚王,被封為大將軍。他的心裡一直牽掛著左伯桃,於是向楚王講了他們之間的故事。楚王批准他去祭拜左伯桃。到了那裡,羊角哀做夢看見左伯桃受欺負,於是出手相救。不久,還是悲傷過度,死在了那裡。那裡的人知道後,甚為震驚,於是合葬兩人,取名義氣墩,傳名至今。

古往今來,還有很多講義氣的故事,均可以讓懦夫有志氣,讓世道清醇。


[觀史悟道]:氣貫長虹說大義


老一輩人常說的一句話是:“先做人,後做事。”在江湖上生活,講義氣、重情義,會贏得更多人的尊重。反之,不講義氣的人,即便人們不會戳破,亦會“敬而遠之”。往往有很多人就是因為事情沒有做好,總是迷戀自我、將自己看得很“大”,結果惹出了是非,傷害了朋友的感情,一敗兩傷。義的宗旨是去私立公,捨己為人。講義氣,不是勾心鬥角、打架鬥毆,而是踏實做人、坦蕩處世,憑藉一顆良心贏得世人的尊重。當然,講義氣不等於狂妄、欺瞞,要有敬畏心、守法心。

其實,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人很謙抑,非常喜歡與別人結交朋友,身上有一種豪爽的江湖義氣。但是朋友又分幾種情況,根據人的品質差異良莠不齊。倘使你交到了酒肉朋友,你才會知道酒肉朋友只是在有吃有喝的時候才是朋友,在你困難的時候不會幫助你,更別談講義氣了。在你落難的時候,講義氣,而且還真心幫助你的人,才是真兄弟。有些人的理解很狹隘,以為幫助朋友打群架才是哥們義氣,才算得上是“患難兄弟”。其實,這種理解很片面,這種行為觸犯了法律不說,而且還會讓友情蒙上一層陰影。那些人很虛偽,藉著兄弟的名義坑害自己的兄弟,表面上看是義氣瀰漫,實際上其中充滿了骯髒的算計。有些事情,是你鋃鐺入獄後,你才會清醒的,但是已經遲了。有些幹部,沒有原則與底線,假借義氣,沆瀣一氣,甚至於道德敗壞,做出違法亂紀的事情。

[觀史悟道]:氣貫長虹說大義

固然,人與人之間應該講義氣,但是必須有一個度,拒絕沒有原則的“假義”。義的度便是以不傷害他人的利益為前提,順帶幫助別人的事業、學習等方面。一個人在講義氣之前,必須懷揣著這個尺碼,以同情心助人為樂,方才值得提倡。

在當今時代,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變遷,義氣又被賦予了新的時代內涵。這就是說義氣已跳出了從前狹隘的情義範疇和歷史侷限性,進一步上升為民族大義、倫理道義和社會正義。

[觀史悟道]:氣貫長虹說大義

從民族大義來講,義氣要從處理個人與個人之間的情感範疇和情義規定性上升為處理個人與國家之間關係的民族情感和民族認同感以及家國情懷,用民族大義培養和激發這種情感,使個人義氣得到昇華,使之成為民族的脊柱和支撐。

從倫理道義來講,要使義氣這種人與人之間的情義規範轉變為家庭成員之間的倫理和道德規範,並且在這種規範的約束下使人性得到淨化,道義得到伸張,道德得到弘揚,使個人成為家庭道德和傳統美德的倡導者、踐行者、推動者。

從社會正義來講,要使義氣從個人之間的情感侷限和情義束縛中擺脫出來,正確處理個人與社會、小家與大家之間的關係,履行社會責任,忠於社會職守,恪盡社會義務,做社會正義的維護者和弘揚者,使自己成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品性高尚、行為正派的對社會有用的人。

這就是我們從中華民族義氣的傳統、昇華和弘揚中得出的應有的結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