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战争频繁,却没有春秋时期频繁,为何名字不交换一下?


战国时期战争频繁,却没有春秋时期频繁,为何名字不交换一下?

匹兹堡大学荣休教授、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许倬云曾在《变迁中的古代中国》这样说。

公元前722年到公元前464年这段时间区间里面,没有战争的年头有38年;公元前463年到公元前222年这段时间区间里面,没有战争的年份却不少于89年。

这两个时间区间,前者是东周前半期,也就是春秋时期,后者是东周后半期,即战国时期。

但如果这么看的话,明显春秋时期的战争频率要比战国时期还要频繁,那么按照常理来讲,这两个时期的名字应该换过来才对呀,也就是应该叫“战国春秋”,而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春秋战国”不是吗?

然而事实上,这两个时期的名字其实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春秋”没问题,战国时期也是名副其实。因为从本质上来讲,这两个时期的战争性质就是完全不一样的。


战国时期战争频繁,却没有春秋时期频繁,为何名字不交换一下?

春秋时期的战争性质

先说春秋时期,春秋时期的战争本质上来讲还是属于“周天子”影响力之下的“诸侯内战”,礼崩乐坏的局面还未正式形成。

也就是说周天子的影响力依旧存在,那么春秋时期实则仍旧是一副“天下共主”的模样,乃是由东周来作为规则的制定者。


战国时期战争频繁,却没有春秋时期频繁,为何名字不交换一下?

这些诸侯又都属于周天子之下的一个阶级,所以必然还是要顾及“周礼”以及“分封制”对其所能形成的约束。否则就是公然对周天子进行挑衅了。那后果谁能承担得起?

而“周礼”又明确记载“君子不重伤,不擒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

什么意思?意思就是不能再次伤害已经受过伤的士兵,也不能抓捕那些年纪大的老人,还不能凭借地形阻击敌人。

也就是点到为之,只要战争的目的实现,也就是兼并土地的目的达到了就行了,否则周天子就要调动其他诸侯来帮忙了。


战国时期战争频繁,却没有春秋时期频繁,为何名字不交换一下?

战国时期的战争性质

但战国时期不一样啊,齐桓公、秦穆公等“春秋五霸”的雄起让“周天子”的影响力在春秋末期之时就已经到了“名存实亡”的地步,“礼崩乐坏”的局面已经正式形成。

而战争的性质也自然而然的从“春秋时期”诸侯互相兼并土地的“兼并战争”变成了追求统一的“统一战争”。“周礼”所能起到的约束作用也逐渐式微。


战国时期战争频繁,却没有春秋时期频繁,为何名字不交换一下?

这点大家可以参考战国时期的儒法之争,“儒家思想”本就是“周礼”的直系继承者,受“周礼”的影响颇深,而儒家思想在战国时期的困境大家应该都明白,显然是被那些推崇“法家思想”的战国诸侯给排除在外了,只是在民间还有点影响力。

从而也就导致战国时期的战争性质实则已经不再是“诸侯内战”,而是“政权割据”,各个诸侯也相继开始自立为王,正式行使“王权”,成了独立于“周天子”以及其他诸侯之外的“个体”。


战国时期战争频繁,却没有春秋时期频繁,为何名字不交换一下?

春秋、战国战争性质不同的结果

如此一来,没有了“周礼”的道德约束,那战国时期的战争自然就是想怎么打就怎么打,只要能打赢就行。

连带着也就导致战国时期战争的伤亡数据直线飙升。咱们就以秦国为例,秦国从公元前364年到公元前234年总共参与了大约15场的大规模战役。

同时给敌对政权造成了将近150万的伤亡数据,如果平均下来的话,一场大规模战役所造成的伤亡人数就已然是达到了10万之多。

而这么大的伤亡数据,在春秋时期根本就不存在。


战国时期战争频繁,却没有春秋时期频繁,为何名字不交换一下?

就这还只是秦国这一个割据政权,同为战国七雄的其他六个诸侯政权又有哪个是省油的灯呢?更别提在商鞅变法之前,秦国还不是战国时期最强的。

诸如根据《春秋》所统计出来的战役数据,春秋时期战争大大小小爆发了448次左右,而战国时期虽然总数量没有春秋那么频繁,但光是大规模战争的次数就达到了222次左右。

胜在了战争规模上面,自然也就更为惨烈。

结束语

显而易见,战国之名,名副其实,礼乐未崩的春秋终究还有那么一点点“仁义道德思想”在约束。

可到了战国时期以后,真就变成了“兵者,凶器也”的“杀伐之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