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性涼薄”的人,請深交一輩子!(受益匪淺)


“生性涼薄”的人,請深交一輩子!(受益匪淺)

來源:東聞紫覽(百家號)

蔡康永曾在一個採訪中提出:

“我鼓勵大家做一個冷淡的人,過於熱情不是一個人維持良好關係的方法。”

深以為然,人到中年,就會發現,一個人成熟的最高境界,是做一個“生性涼薄”的人。

所謂“生性涼薄”,不是表面上的冷漠疏遠,而是主動選擇的一種更好的生活方式。

1

生性涼薄的人,做人有底線

生性涼薄的人,在大家的眼裡,是冷淡的、不合群的,因為這樣的人,往往都有不可動搖的底線。

他們不會為了讓大家喜歡而一再放低自己的底線,這勢必會顯得有些“涼薄”。

在催人淚下的電影《芳華》中,劉峰就是一個對別人好到沒有底線的人:

他會在戰友要結婚卻沒有錢買沙發的時候,自己花錢買材料,親手做兩張沙發;

他會把煮破了沒人吃的餃子,主動要過來自己吃;就連豬跑了,飼養員也會在第一時間找他幫忙。

他從來不拒絕別人,在他的世界裡沒有“自己的事”,只有“別人的事”。

這樣一個善良的人,是應該得到大家尊重的,然而事實卻是,大家把他的好當作理所當然。

因為他沒有自己的底線,成了別人眼中的“爛好人”,最後讓自己的生活變得一團糟。

而生性涼薄的人,是有自己底線的,那是一個絕不能妥協的領域。這樣的人,不會成為所有人都喜歡的樣子,但一定會成為更好的自己。

我的前同事張鳴便是一個“生性涼薄”的人,同事下班後的聚餐玩耍,他不會輕易去,因為他對自己還有學習上的安排。

同事動不動的請求,他也不會因為面子而隨便答應,從而打亂自己的進度。

但就是這樣一個看上去“涼薄”的人,因為杜絕了無用社交,給自己留出了大量的學習時間。

也因為做人有底線,讓自己在老闆的眼裡越來越可靠,所以他一路升遷,成了大家的上司。

不要擔心自己會因為底線而不合群,魯迅先生也說了:“猛獸總獨行,牛羊才成群。”

做一個生性薄涼的人,不消耗自己的時間,不違背自己的原則,是一種成熟的生活方式。

“生性涼薄”的人,請深交一輩子!(受益匪淺)

2

生性涼薄的人,做事有原則

古人云:寧向直中取,不向曲中求。

一個人做事有原則,才會身正心安說話有底氣。

《後漢書·楊震傳》中有這樣一個“暮夜卻金”的故事:

從小就熱愛學習的楊震是一個很有原則的人。他直到五十多歲,才出來做官,後來升遷至東萊太守。

上任途中,路過昌邑縣,他曾推薦過的秀才王密,正好在此處做縣令。王密知道後,便在晚上帶了十斤黃金來想送給楊震。

楊震自然是拒絕了,王密卻說:“暮夜無知。”

這樣的夜晚,只有你知我知,其他人都不會知道的。

但是楊震義正詞嚴地說:“怎麼就沒人知道了?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聽了楊震的話,王密羞愧地離開了。

看上去,楊震很不近人情,但正是這樣的堅守底線,讓他的官位越來越大,做出的貢獻也越來越大。

堅守原則的人,從來都會讓旁人覺得“生性涼薄”,但這樣人,坦率做人,才是真君子。

就像《呂氏春秋·去私》裡所講的祁黃羊,在晉國公要他推薦有才幹的人時,他既會推薦自己的兒子,也會推薦自己的仇人,因為在他的心裡,只想誰適合做這個官,而不是誰和自己親近。

因為心中無畏,所以不會活在別人的眼光裡,生性涼薄,才能為自己的生活做減法,不輕易迷失自己。

“生性涼薄”的人,請深交一輩子!(受益匪淺)


3

生性涼薄,是對自己的負責

有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個信者在屋簷下躲雨,看見一位禪師正在撐傘走過,於是就喊道:“禪師,普度一下眾生吧!帶我一程如何?”

禪師道:“我在雨裡,你在簷下,而簷下無雨,你不需要我渡。”

信者立刻走出簷下,站在雨中說:“現在我也在雨中,該渡我了吧!”

禪師說:“我也在雨中,你也在雨中,我不被雨淋,因為有傘,你被雨淋,因為無傘。所以不是我渡你,而是傘渡你,你要被渡,不必找我,請自找傘。”

禪師說完便走了。

禪師的做法,猛然看上去很薄涼,但其實是掌握好了與人相處的分寸。

能幫的忙我會幫你,不能幫的忙,我也不會委屈自己來討好你。因為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1995年的春晚上,郭冬臨在小品《有事您說話》裡,演得就是一個打腫臉充胖子的熱心人。

大冬天的,他會帶著小馬紮和被子連夜去幫別人排隊買火車票,出了人力不說,還搭進去了兩百塊錢。

不止這一件事,動不動就答應別人事情的他總是顧不上自己家裡的事情,最後讓自己苦不堪言。

這就是很多人會感到生活累的原因,話好說了,人便難做了,幫別人做的多了,對自己的事情就難免會疏忽。

“生性涼薄”的人,請深交一輩子!(受益匪淺)


4

莊子說:“物物而不物於物。”

與其為了面子委屈自己、委屈家人,不如涼薄一點,不為別人的目光委屈自己;

不因別人的事情消耗自己,不必對所有的事情保持熱情,也不必對所有的人示好,遵從我們的內心,為我們的人生負責。

人生就是一場修行,修的就是一顆心。

生性薄涼,篩選掉不值得的人和事,才是一個人成熟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