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民谣听者有三,无助,孤独,平庸?你赞同吗?为什么?

寻找小老弟


一定程度上是赞同的。

无助。平庸。孤独。

似乎我都占了。

而民谣最为吸引我的,是它的沧桑感,故事性,浅淡的音律。

不同的音乐都有它自己的受众。

古典乐高雅,嘻哈rap随性不羁,流行乐简单好听,武侠歌曲磅礴大气。

其实音乐,无外乎人的具体情感的向外表达,那么,每一种音乐就承载了特定的情感。

你去看民谣,大多都是江湖艺人似的作者创作出来的,他们需要用简单的旋律去承载自己俗世漂泊的苦痛,他们需要用简单的词语去表达自己在人间的浮浮沉沉。

那么,喜欢听民谣的人,大都也具有类似的某种需求。

是共同的情感需求把创作者与倾听者联结到一起。

其他音乐种类都有自己的集大成者,比如莫扎特,贝多芬,国内熟悉的陈奕迅,王菲,华晨宇,毛不易,都各有风格。

而民谣,大多是某首歌很火,比如《董小姐》,《成都》等,很少见到谁能单凭民谣奠定自己在歌坛的地位。

因为民谣离生活太近了,离大部分芸芸众生的心太近了。谁没有无助过,谁没有平庸过,谁没有孤独过呢?

民谣不能像其他音乐种类一样进行成熟的商业化制作,它只能从一点一滴的生活里孕育出来。它只能从一颗又一颗饱经生活蹂躏的心间绽放出来。

民谣是从泥土里挣扎开出来的花,美虽美矣,但隐有刺痛。一种来自生活的活生生的痛。

音乐有其自己的使命。它诞生来到这个世上抚慰某些灵魂,这一功能是相同的。

不要用它来给别人贴标签,也别轻易相信所谓的音乐鄙视链。

民谣与我们,只是恰好相遇。



独己Alone


无助 孤独 平庸

不知为何,听摇滚也可以孤独平庸,听轻音乐也可以无助孤独平庸。

虽然民谣的无助平庸孤独多了份由贫穷引起的因素。

取决于人的心境吧,总觉得民谣多了份返璞归真。但就听的个人而言,我并不赞同。因为这是一般人普遍的状态。

就像我自己,也许在某个黄昏,夕阳西下,也许在某个夜晚,万籁俱寂,忽然就想听民谣了,仿佛顷刻间那前面多年的苦痛和经历都一席涌来,一起纷扰着自己。

想想自己总是觉得以后可以事业有成,不落得平庸俗套,可是终究走上了早就预设好的轨迹,无法挣扎。想着以后会找到自己深爱的人,幸福一生,可是却发现自己似乎失去了爱人的能力。以为自己是天纵奇才,其实不过是多了几点小聪明。

这个世界残酷又真是,理想不值一分钱,少年不过是纯洁好骗的家伙,热血更多只会换来莽撞与欠考虑。

我们便去民谣里寻找那份最初的洁白了。民谣的调调大多简单,歌词大多直白,吉他弹唱多半直击人心。

可是你却又不得不说的是,听多了一个歌手的民谣总感觉都没什么区别。

是啊,那直击人心的痛楚每个人都只有最深刻的一个,所以民谣歌手很难火很久,他们便很穷,让他们用理想去燃烧自己的痛苦,再绽放出妖艳玫瑰供你欣赏吗?

民谣天生就是贫穷的,贫穷必然是无助 平庸和孤独的。


食货录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21世纪开始,受唱片业的低迷影响,很多流行音乐的创作受到掣肘,特别是编曲。同时,经历了起起落落的音乐圈开始接受那些舒缓的、轻松的音乐作品,民谣就是一种。

我理解的民谣听者有三:有梦、敢想、能闯。这是一群怀揣着诗和远方且正在勇于行动的一群人,少而精,小且壮。是未来希望的忠实践行者,他们对于理想中的生活用努力和积极参与推进。他们一点儿也不"无助、迷茫和平庸",我不知道这标签怎么來的,可能是很多人还没了解民谣的精神吧!

听民谣的人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只不过这段故事旁人不愿听,他自己也不愿讲。所有的往事,所有的情绪又杂糅进了歌词里,飘到了远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