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成语的由来,谈谈你们的见解?

晓伟的生活


《鸣沙石室佚书·太公家教》中云:"弟子事师,敬同于父,习其道也,学其言语……忠臣无境外之交,弟子有束修之好。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其意思是说学生侍奉老师,要像对待父亲一样尊敬,要学习老师的文化知识和为人处世的道德修养,还要学习老师说话的方式和技巧……忠臣不能有境外的私交,学生要主动给老师以束修(束修:十条一捆的肉干,为一份薄礼,后用以指代给老师的财礼)的好意。哪怕只当了你一天的老师,也要终身受到像自己的父亲那样的敬重。此乃极言师徒情谊之深厚。


何为优秀的老师?除了教育,更需要教化。所谓“化”,就是所有人跟你在一起都会不知不觉地受到你潜移默化、无形的影响。你周围的人自己主动去改变自己,而不是你硬性的规定,不是你逼迫他,不是你立下规矩要求他,也不是你要考核他。他跟你久了以后,慢慢变得跟你一样,这就叫“化”。“化”是很难的,要“化”就得以身作则,起表率作用,如果只是不断地口头上讲大道理,即便是苦口婆心,也仅仅只是教而已。

人们常说“经师易得,人师难求”。“经师”是指严肃、严谨、严格地对待教育教学工作,不“误人子弟”的合格教师,他们把教师职业作为一种谋生手段。而“人师”则是以自身人格魅力塑造学生的人格,以自己的德、才、情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终生受益的影响和感化。所以经师兼人师才谈得上教化学生,也才是真正的好老师。


逆维思维


提倡尊师重教。


廊桥诗梦


我是梅落肩香,很开心有机会参与探讨“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个话题。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出自《太公家教》,这句话的意思是:即便是给自己做了一天的老师,也应一辈子像对待自己的慈父一样敬重老师。

我认为,“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应该以两种理解方式:

一种是在封建社会,封建思想影响下,讲究尊师重教的古训,老师是绝对的权威,“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也就是“师道尊严”的体现。

另外一种是教师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以无私的奉献精神,深深的感化并温暖了学生,从而树立起“慈父”的形象,获得了学生发自内心的敬爱,真正做到了“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在新课程的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被定义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而不是学生思想行为的控制者、精神的主宰者。教育工作者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用毕生的心血和智慧,培育出一代又一代的优秀人才,是学生的榜样。作为学生理应虚心向教师请教,感恩并尊重教师辛勤的培育与付出,秉承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美德。

最好的师生关系应是平等、友爱、民主的,这是新时代发展要求下“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一种理想的存在形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