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半城”的藏书楼

清末上海船王、钱业巨头郁泰峰是何身价?从其“郁半城”的外号便可知一二。生于1789年的郁泰峰称得上是“富二代”,其父郁馥山在申城经营沙船业字号赚取“第一桶金”,他继承父业以沙船业的同业组织上海商船会馆为核心,大力拓展航线,形成南货北运、北货南运的繁荣局面,又涉足金融、文教、城建、商市以及慈善等领域,长袖善舞,八面威风。这时,郁家拥有近200条沙船和100余家钱庄、商号、典当等企业,堪称沪上首富。

“郁半城”的藏书楼


颇值一书的是,郁泰峰打理钱业的当口还做过一件特别“牛”的事。1856年,经朝廷批准,他与同行合作制造机铸银圆,也叫银饼,分一两、半两两种规格,开创中国钱币史上商铸银币之先河。

上海老城厢小南门内,有一条长500多米、富有明清建筑特色的乔家路,据闻明代科学家徐光启、抗倭将领乔一琦、海派书画大家王一亭等名人,均出生或居住在这条路上,可谓巷短缘长,人杰地灵。郁泰峰的郁家大院,即在乔家路东端与巡道街交接处,沿天井、大厅步入第二进内宅,有一处两层楼两厢房的建筑,正是当年名闻大江南北的“宜稼堂藏书楼”。

郁泰峰虽然富贵逼人,却自奉节俭,崇尚文化。1853年秋,小刀会占领上海县城长达一年半,沙船航运业遭遇重重困境,他除了维持日常经营之外,主要精力用于收藏宋元佳本,先后收得“艺云书舍”、“水月亭”、“小读书堆”、“五砚楼”及黄氏“百宋一廛”之藏书,请人校勘收集到的残本、抄本,并动笔撰写了一些序文及札记,刻印出书,诸如校勘重印宋代秦九韶、杨辉的《算经》、宋代萧常和元代郝经两家的《续后汉书》,刻印元代文学巨匠戴剡源、袁清容的文集等,均为重要且罕见的文献。郁泰峰先后斥资10万两白银,搜集历代名著典籍约50万卷,又在大宅内建造“宜稼堂藏书楼”,从浩繁卷帙中遴选出精品书籍,编成《宜稼堂丛书》,共6种,64本,计229卷,藏书之富称雄一时,被世人赞叹“功德无量”!

时称“三进九庭心”格局的藏书楼建立后,“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留下了一连串名家足迹:时任江苏巡抚的李鸿章,每次来沪造访,总不忘到藏书楼“打卡”,寻觅新购珍本,爱不释手之余,还向主人开口借阅、索要书籍;湘军将领、洋务派代表人物左宗棠也曾光顾此间,浏览藏书,钩沉索隐,留下了“五风十雨岁则熟,左图右史身其康”的书联;时任上海候补道的丁日昌,经常来“宜稼堂”查阅典籍,从不敢开口索书,有时只能偷偷地将心仪的书籍掖在袍子里带走,“窃书不算偷也”;申江名士、洋务派学者王韬也经常来郁家大院拜会郁泰峰,成为莫逆之交,《王韬日记》中有很多章节记述了他俩交流读书心得的片断……

这栋历经二百年风雨侵蚀的江南大宅,不仅保存了价值连城的古籍善本,还掩护过不少革命志士。抗战前夕,民主人士、出版家邹韬奋为躲避蒋介石特务的搜捕,曾和夫人沈粹缜一起秘密来郁家大院养病。解放战争时期,郁家后人利用大院内部结构复杂、曲径通幽的特点,为中共地下党刻制、印刷红色宣传文件。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郁泰峰撒手尘寰,藏书逐渐散佚,大多流入南北知名藏书家手中。所收汪氏“艺云书舍”之卷册,大部被北方藏书第一世家——山东杨氏“海源阁”所接纳,其他宋元旧本、名抄精校,入藏丁日昌的“持静斋”,还有一些精帙散编,则归于清末学者陆心源的“皕宋楼”。(黄沂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