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基金淨利大降3成,長城雙動力全倉科技股倒在半山腰

長城基金淨利大降3成,長城雙動力全倉科技股倒在半山腰

作者:齊向陽

出品:全球財說


隨著上市公司年報披露近尾聲,多家基金公司2019年的成績也得以被披露。在權益類基金的業績強年,多家基金公司的主營業務和淨利潤同比雙升,但是也有基金公司的情況與之相反。長城證券的年報顯示,公司參股子公司之一長城基金營收和淨利潤雙下滑,營收同比下降0.15%,淨利潤同比下降-30.39%。長城證券參股基金公司不止一家,還有一家同樣位於深圳的景順長城基金公司,景順長城基金公司2019年的營收和淨利潤同比雙增,分別增長了55.8%和60.57%。

長城基金不僅經營業績不佳,今年以來,在年初至今的權益類公募基金業績排行榜上,存在著去年業績不錯而今年收益歇菜的基金產品例子,裡面就包括了長城基金公司的老字號基金長城雙動力(200010)。截至4月24日收盤,雙動力2020年的淨值增長率僅為-16.86%,按照WIND的分類排名,該基金在995只基金中僅排在了第994位。

從基金一季報重倉股來看,長城雙動力第一季度悉數換倉科技股,但是最終錯過了最好的時光!


一季度調倉與市場形成“錯位”

從長城雙動力基金一季報來看,該基金在今年首季將火力完全集中在了科技股上。去年四季報時,基金的十大重倉中還有恩捷股份、長春高新、格力電器、貴州茅臺、通策醫療等非科技股,這五隻股票中不僅有核心資產類的標的,同時還有醫藥類的板塊。

而這樣的調倉似乎與市場正好形成了“錯位”。

如果基金經理不調倉而沿襲去年四季度分散化配置思路的話,今年的收益或許將會在去年全年大約40%的基礎上再上臺階。在四季度的重倉股中,貴州茅臺股價近期創出歷史新高,市值也突破1.56萬億 ;長春高新、通策醫療兩隻醫藥股也在抗疫過程中股價飛昇。

可惜沒有如果。從基金一季報的重倉股來看,基金經理已經將十大重倉悉數調成了科技板塊。

該基金一季度前三大重倉股分別是中興通訊、立訊精密、烽火通信。從第一季度新進重倉名單的股票來看,烽火通信、中科曙光、北方華創、生益科技、天孚通信、韋爾股份、歐菲光均是2020年基金經理新挖掘的重倉品種。

受到新冠肺炎在國際傳導的影響,科技概念股在前期積累了巨大漲幅後3月以來高位回調,2019年一往無前的上衝勢頭不復存在。第一季度的第十大重倉股歐菲光,從年初至今的漲幅僅為-11.22%。

對這樣的調倉思路,基金經理在季報中表述:“受新冠疫情蔓延等風險事件的影響,2020年一季度全球市場出現了劇烈震盪,A股也受到衝擊,但相對外圍表現較強。在一季度,本基金減持了部分受國內疫情直接衝擊較大的消費等相關個股,增加了以半導體為代表的電子板塊、以信創產業、雲計算等為代表的計算機板塊的科技股,並大量增持了以通信行業為代表的、受益於國家未來新基建建設的相關標的。”但是,從後來的市場表現來看,基金經理對行情和板塊的預判出現了較大的失誤。

而將重倉股切換到科技股的思路在去年已有顯現。去年三季報時,該基金尚沒有體現出特別明顯的科技股風格,當時持倉還是以核心資產為主,特別是白酒股五糧液、貴州茅臺、瀘州老窖均入選十大重倉行列;但是在基金四季報中,除去貴州茅臺和格力電器兩杆白馬藍籌大旗未倒外,其餘基金重倉股幾乎均調換到當時大熱的科技板塊之中了。或許是因為調倉較慢的緣故,去年年終排名時,長城雙動力雖然也收穫了超過4成的淨值增長率,但是它在同類產品中的排名僅排在中游。而現如今的狀況,該基金的業績和排名更加大踏步倒退。

同時,從基金一季報披露的規模數據來看,長城雙動力的最新規模也較上一個季度進一步縮水,最新回撤至兩億的門檻之內,處於袖珍化生存的狀態。

從產品的現任基金經理來看,長城雙動力的現任基金經理是龍宇飛和尤國樑,由於尤國樑擔任基金經理的時間剛滿半年,因此長城雙動力可能更多地體現了龍宇飛的選股思路。不過,龍宇飛的任職經驗也並不算豐富,最新顯示的任職時間也不過是大約兩年多的時間。


人才短板凸顯

長城雙動力的尷尬現狀也折射出公司發展中目前面臨的問題,在各家內地公募基金逐漸比拼權益類產品的時代,公司的人才短板逐漸成為關鍵的問題。

從長城基金公司官網資料顯示,公司目前在編的基金經理達到21人,投資總監是老將楊建華。作為從業時間超過15年的基金經理兼公司高管,他目前仍然在管的基金產品也達到4只,包括了三月中旬剛剛募集成立的長城價值優選混合,在其他基金公司早都已經是年輕基金經理打天下的時代,楊建華仍然親自衝鋒在一線或許也是公司人才匱乏的一種表現。

但是,楊建華今年3月份掛帥的基金新品長城價值優選也未能成為公司爆款,數據顯示該產品募集規模為11.64億元,今年超過50億的權益基金新品已經出現了多隻,一日募集賣光的產品也不止一次出現,這也導致長城基金在爆款遍地的時代相形見絀。

從公司權益類基金經理的現狀來看,除去資格最老的投資總監楊建華外,目前的中堅力量應該就是研究部總經理何以廣。這位擁有清華大學核博士學位的高材生目前在長城管理著四隻產品。不過,與其他公司明星基金經理帶菜鳥的基金經理配置模式不同,何以廣的四隻基金均為他一個人獨自管理。這或也說明他尚未達到明星掌門的“咖位”量級。從去年的業績來看,三隻有業績數據的產品全年的淨值增長率均在40%一線,基本位列同類中游或者中上的位置,沒有同行科技股高手成績炫目。同時,三隻產品的規模均較為一般,長城中小盤一季度末最新的規模也不過3.04億。

考慮到楊建華和何以廣的現實情況,長城基金才會出現安排龍宇飛和尤國樑兩位缺乏經驗的基金經理共管老基長城雙動力,該基金最新的淨值增長率已經跌至-16.86%,業績警鐘已經鳴響!

品牌管理方面該公司也存在問題。針對該公司針對長城基金公司的現存問題,《全球財說》向該公司發出求證函,但該公司並未閱讀就刪除了郵件。

長城基金淨利大降3成,長城雙動力全倉科技股倒在半山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