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孩子,从自己开始

改变孩子,从自己开始


关于子女教育的问题,大部分的家长们都有一个强烈的愿望——把孩子改变成自己心目中的样子。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家长总是想要求得一个方法,一个让孩子立马变成自己心目中样子的方法。



的确,父母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优秀,我也不例外。但是,在希望孩子变好的同时,我们需要明白一个道理:教育孩子就像治病,需要对症下药。所话说,方向不对努力白费。如若我们不知道孩子出现问题的症结所在,即使用再多的良药也无济于事。孩子是我们生的我们养的,出现问题,我们更多的应该是找自己身上的问题,而不是找孩子身上的问题。



改变孩子,从自己开始


  • 自信心过强,不懂变通教育。


很多父母会用经验主义来说事,原先一些父母喂孩子吃饭时总会把饭咀嚼一遍再喂他们,这样既不卫生也不利于孩子对的口腔发育。对此,很多儿媳妇会跟婆婆在关于孩子喂饭上闹矛盾。儿媳妇会觉得婆婆老传统,还在用过去传统的不科学的旧方法。婆婆则认为,自己过的桥比儿媳妇走的路还多,儿媳妇的丈夫还是她这样带大的。对此两个人就像有着深仇大恨一样,你看我不爽,我看你不悦。大家都深爱着怀中的宝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呢?那是因为观念不一样,都各自奉信着自己的行为标准。



那现在反观一下你自己,你何曾又不像你的婆婆那样,用你的观念左右着你的孩子呢?你想跟婆婆一争高低,你想战胜婆婆,你想让婆婆难堪,难道你的孩子都不想战胜你么?



所以,在教育孩子方面,自信是好的,有丰富经验也是好的,但是要随着社会的变化去学习更为科学的教育方式。这样才不会在经验主义的道路栽跟头,把自己碰的鼻青脸肿。



改变孩子,从自己开始


  • 控制欲过强,想要改变世界。


两个人在一起谈恋爱时,觉得对方啥都好,就算看到彼此身上的缺点,也感觉不是什么大问题,可以接受。但是结婚后,就会发现自己忍受不了对方身上的那些缺点,感觉看哪儿都觉得不是很舒服,以至于我们想要改变对方。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是如此,我们会发现,宝宝刚降临的时候举家欢庆,但是宝宝哭闹不止时我们的情绪就会变得异常烦躁。为什么?因为他们没有按照我们想象的样子发展啊!于是我们会想方设法,让孩子按照我们的意思去成长。当孩子没有足够力量反抗时,或许会按照我们的意思来。但当他有一天觉得自己有能力反抗时,就会像夏天的雷雨天气——雷电交加并伴着狂风暴雨。



狂风暴雨之后,不是你被他战胜,就是他被你战胜。但不管谁被谁战胜,都是表面上的,心理谁也不服谁。



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你以为你是掏心掏肺的对他好,他却觉得你是用尽各种办法束缚他。你争我斗,谁也没能成功改变谁,到头来弄得彼此遍体鳞伤。



改变孩子,从自己开始


  • 关注度过强,把控孩子全局。


现实中有很多父母过度关注孩子,把孩子的一切都包办代替,单亲家庭尤其严重。离异或丧偶后的一方,会觉得对不起孩子,想要通过各种形式的照顾来弥补缺失的另一半爱。初心是好的,但是没有过多考虑孩子需不需要。过度的关注与爱,反而成了孩子成长中的绊脚石。北大才子吴谢宇为“爱”杀母,神童魏永康因生活无法自理被中科院劝退,这些都是轰动全国的活生生案例。还有好多孩子在父母的过度包办下,取得了很高的学历,貌似很成功。但孩子完全没有自己的思想,工作需要征求父母的意见,恋爱需要取得父母的帮助。三十几岁的人,如若连最基本的生活自理和规划都没有,以后如何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立足?试问,你能照顾他一时,能照顾他一世吗?



放手吧,学会放手,学会“狠心”,孩子才会长得更加结实,才会练就一身本领,才会凭借自己的本事立足于这个社会,才会让你晚年享受天伦之乐。



改变孩子,从自己开始


孩子健康与否,跟我们当父母的有很大关系。你帮他撑起了一片蓝天,他从此就看不到天空的颜色;你帮他遮挡了风雨,他从此便不知何为风雨;你帮他汲取养分,他从此便不知何为扎根。爱,没有错,错的是表达爱的方式。如若因为爱,而使用了不恰当的、不科学的教育方式,爱就不是爱了,而是碍了。



教育孩子本应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如若当你发现处处充满苦恼时,请记得停下脚步,想一想是不是自己的教育方式出现了问题。想改变孩子,请先从改变自己开始!



改变孩子,从自己开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