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喝粥喝牛奶,你給孩子選對奶了麼?

“早餐不要喝粥”,這幾乎成了最近的流行語。的確,白粥裡主要是碳水化合物,而一份營養的早餐除了碳水化合物之外,還需要蛋白質和纖維素。


牛奶中富含蛋白質,又是兒童和成人所需鈣的優質來源,的確值得被推薦到日常早餐中去。


不過,很多家長表示,孩子不喜歡喝純牛奶,喜歡喝“有味道”的奶。這可難壞了這屆爸媽!有家長髮來一些產品的照片讓我幫著分析能不能給孩子吃,於是,我總結了這篇,希望可以幫助到更多的家長。


當我們在超市裡拿起一個奶製品,不要只看包裝表面,也不要相信廣告語。要把包裝翻過來看背面,這裡面的“坑”通常會比較多,我來教你注意以下七點:


一、儘量買配料裡第一位是【生牛乳】的奶製品


配料裡的成分代表了這個奶中的實際成分,含量最高的成分排在最前面,按照排名,含量依次遞減。


假如你買到的“奶”的配料中第一位只是“飲用水”,說明這個並不是用牛奶製成的。


市面上很多乳飲料就是這種,這種產品營養素含量比較低,給孩子喝這類產品,其實還不如喝粥呢。


二、儘量不要買【額外添加糖】的奶製品


剛才說到了配料第一位是水的產品,很多生牛乳排在第一位的奶製品,配料第二位成分往往是白砂糖。類似的產品我們不妨叫它“糖水”。


不喝粥喝牛奶,你給孩子選對奶了麼?


這種額外添加的糖對孩子來說沒有益處,對牙齒也不好,不建議選擇。


白砂糖也是很多酸奶中必添加的成分,因為原味酸奶的口感比較酸,如果不額外添加糖會讓人難以下嚥。


所以選擇酸奶時,也建議儘量選擇低糖的酸奶。或者我們可以自制酸奶之後,額外加入水果來改善口感。水果中的糖是天然糖分,比額外添加的白砂糖健康的多。


三、儘量不要買配料過於複雜的產品


配料表裡成分越多,不代表營養越豐富,正相反,說明裡面含有的添加劑越多。


也不要過於追求酸奶中粘稠的口感,粘稠是因為添加了明膠,果膠等這類增稠劑,並不代表營養豐富。


不喝粥喝牛奶,你給孩子選對奶了麼?


不過,這類添加劑倒是都符合食品安全的,原則上講,正常添加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大家也不必一味的排斥,有對比地選擇即可。


四、不要過於迷信益生菌的作用


益生菌能給人體帶來的實際益處,目前在學術界尚無定論。而且大部分的益生菌會被胃酸滅活,真正能夠到達腸道的益生菌數量有限。


益生菌的生存條件也比較苛刻,含有活菌的產品通常需要冷鏈配送,從車間到我們家裡這個過程,只要稍有疏忽,都會對活菌的數量造成影響。


不喝粥喝牛奶,你給孩子選對奶了麼?


五、儘量選擇【蛋白質】含量高的產品


蛋白質是奶製品的主要營養素,這通常在奶製品後面的營養標籤中有體現。普通的純牛奶蛋白質含量差別不大。


但是很多含乳飲料中的蛋白質含量特別低,而能量卻較高,這些能量都是裡面的糖分“貢獻”的。


給孩子喝牛奶的主要目的是補鈣和蛋白質,有些高鈣牛奶中會額外添加鈣,對有額外補鈣需求的孩子來說,也可以選擇。


六、喝果味兒牛奶不如多吃水果


果味牛奶中的水果味兒和顏色大多來自食品添加劑和人工色素,不要指望喝了果味牛奶就一下子解決了牛奶和水果的問題。


這類牛奶通常含糖量較高,不是最佳選擇。


七、早餐奶和學生奶不見得是早餐最佳選擇


很多產品打著早餐奶和學生奶的旗號,讓家長們誤以為這一定就是最適合學生早上喝的東西了,其實不然。


這類奶中大多會添加糖分和其他添加劑,而且蛋白質含量和鈣含量也要明顯低於純牛奶。


正常純牛奶每100毫升通常含有蛋白質3.2克左右,而大多數的早餐奶每100毫升的蛋白質含量不足2.5克。


不過這類產品通常口感不錯,而且排在第一位還是生牛乳,比那些“糖水”還是要強一些。


看來看去,牛奶中只有鮮牛奶是性價比最高的選擇了,配料雖然單一,卻是對孩子來說最有用的成分。


並且不含添加劑和糖分,免去了很多擔憂。蛋白質和鈣含量豐富,這一點其他的乳製品無法超越。


一些家長喜歡家庭自制酸奶,只放鮮牛奶和益生菌。吃的時候再給孩子拌點水果進去。既有蛋白質和鈣,又有維生素和纖維,還不含額外添加的糖,也是不錯的選擇。


而且酸奶機也很便宜,幾十塊錢就能搞定。不過,家庭自制酸奶需要額外注意操作衛生以及器具的消毒,否則容易混入雜菌,引起孩子拉肚子。


說回到早餐,一頓豐富的早餐不只有牛奶。通常還需要谷薯類,肉蛋類,豆類,果蔬類這四大類食物中的至少三種,單單把粥替換成牛奶遠遠不夠,其他方面也要合理搭配才能滿足孩子的營養需求。


最後,給家長們留一道思考題:奶製品中額外添加的糖分除了可能造成兒童齲齒外,還可能會對兒童帶來哪些健康風險?歡迎你留言告訴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