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帶你一起讀《智能社會》[5]

——自然賦予的智力平等

  • 拉出1000個人,這裡面肯定有和牛頓、愛因斯坦智力相同的人。


226:帶你一起讀《智能社會》[5]


——社會認知造成的智力不平等

1、把群體貢獻與能力賦予到個人身上

教科書:蒸汽機是瓦特發明的。

實際上,蒸汽機是地理大發現與海運革命引發結構性危機的產物。

226:帶你一起讀《智能社會》[5]


1) 木材危機

如上圖,地理大發現造成造船、冶煉鋼鐵需要旺盛的木材,從而引發英國出現:木材危機。

木材危機導致木材價格暴漲8倍,導致普通人冬季取暖出現問題。

8倍是什麼概念?2001年至2008年,石油價格由每桶十幾美元,暴漲至147美元,油價開始暴漲,大部分車主會有體會。

普通人取暖開始出現問題:英國人開始被迫選擇大家不喜歡的煤炭——煤炭開採始於古羅馬時期。

但在木材供給充盈的時代,人們並不喜歡燒煤炭,因此,儘管英國的煤炭幾乎可以露天開採,卻一直被閒置,被認為一文不值。

另一個原因:在古代,煤炭的運輸成本極高,而木材在可以順水漂流,主要消費地倫敦在下游。

226:帶你一起讀《智能社會》[5]


紅色區域是英國煤炭分佈

全部在中部,儲量龐大

2) 煤堆上的蒸汽抽水機

所以當倫敦市民大規模使用煤炭的時候,煤炭的價格還是很便宜的。

不過一種貨物一旦供不應求,價格也就上去了。英國中部,乃至更北方的蘇格蘭煤產區的礦主們發現,來自倫敦的商人越來越多,隨手撿來的煤礦已經無法滿足南方大城市市民如飢似渴的需求,便開始提價。煤炭這種原本不名一文的特產,擁有了令人羨慕的利潤空間。

如果按照正常的市場經濟邏輯,煤炭價格的上漲會吸引更多逐利的資本家和產業工人到來,把產能拉回去,從而平抑物價。

但事情還沒有這麼簡單。

19世紀的英國,已經進入了黃金時代的後期,雖然坐擁大量殖民地,號稱“日不落”,但本土資源匱乏已經讓英國明顯顯出了後勁不足的疲態。國家有大量軍艦和殖民地官員要供養,與法國、德國、美國這些老對手的競爭又無日無之,王室只能設置各種各樣的苛捐雜稅為國庫籌措錢糧。

國家對企業用人的薪金徵稅,對供養工人的食品徵稅,對當時最重要的交通動力源馬匹徵稅,對馬匹所需的套頭鞍具乾草也徵稅,甚至對大家要使用的道路也徵稅。蘇格蘭政治家托馬斯·格雷厄姆這樣形容:“(幾十年來)不管是人力還是馬力的價格都翻了不止一倍……

於是,在煤堆之上——幾乎沒有成本的煤炭;

在煤堆的鋼廠之上(鍊鋼要煤炭)——廉價的鋼材;

在人力畸形貴,能源和材料超級便宜的特殊環境,蒸汽抽水機被紐科門,在1712年創造出來,

放在今天看來,紐科門蒸汽機簡直就是一個噩夢。

這臺蒸汽機是紐科門自己在車間焊出來的,外觀奇醜無比,裝置還特別大。機器運行也很讓人頭疼,它只能做前後運動,而且活塞運動會有卡頓,只能用於煤礦抽水,更復雜的工作就無法勝任了。其能量效率只有可憐的1%,也就是加進去的煤炭的化學能裡只有1%被轉化成了動能,工人還需要不停往裡加水免得機器過熱。

226:帶你一起讀《智能社會》[5]


在這個超級鋼鐵怪物運轉60多年後,修理這個怪物的學徒工,瓦特才產生了改良蒸汽機的願望。

1790年,瓦特改良的蒸汽機獲得成功。

3) 集資-運河熱-運輸效率提升,商品價格結構性下降

煤炭的旺盛運輸需求,開啟運河建設熱潮。

運河網建成,使整個英國的運輸成本大幅度下降,鋼鐵、煤炭等大宗商品價格的價格在非礦區價格下降。

鋼鐵、煤炭等大宗商品價格結構性下降,才能是普通人敢於思考改良蒸汽機。

改良蒸汽機的目的是賣給紡織行業,紡織業高速發展的原因是英國的整體效率超越其他地區,可以大量出口。

同時,傳統的金融中心,歐洲歷史上最大的地震——里斯本發生超級大地震爆發(1755年),服裝和其他需求突發性增長。

..........

4)總結

創新都是被逼的,英國人也並沒有傳說中的創新的自覺。沒有木材危機,根本就不會有後續的創新。

紐可門、瓦特、包括髮明火車的喬治·斯蒂芬森,實際都是大量工作在一線的普通工人,少年時期都沒有受到系統教育,成年後是靠自學的技術與知識。

他們學習的目的是解決能夠為他們帶來收益的問題,而不是知識本身。

即,這些發明家他們獲得的工程師頭銜和現在的工程師頭銜完全不是一個意義。

我們往往認為:這些人因為是工程師,所以發明了XXX。這個認知路徑等於把大部分人排除在創新思考之外。

但實際上則是,他們因為看到市場需求,而改良了特定工具;特定工具在特定環境持續改良,逐漸脫離原有軌道,奇蹟誕生。

因此,奇蹟並非個體努力的結果,而是群體創造的組合。

我們理解的未知往往是一體的、抽象的。如,沒有上過大學的,往往認為大學生是什麼都懂,但真實情況是大學生是高度分科的。每個大學生只在他熟悉的學習領域更專業。也就是說沒有上過大學的人往往將大學生群體的能力賦予到個體大學生身上,或者崇拜,或者鄙視。崇拜是他以為大學生什麼都懂,鄙視是因為他發現大學生和自己崇拜的對象相差甚遠。再比如,我們談銀行,往往把銀行視為一家。但實際銀行則是4000多家獨立、自主經營的法人單位。我們談外資,往往把外資視為一家,往往把外資整體的能力賦予某家身上。這種思維的慣性使我們大腦中的世界只是真實的、客觀的世界的一部分。

各種衝突和不妥協,包括所謂文明衝突,更多是由於這種思維慣性導致的。

...............

——發現自然賦予的智力平等,是擺脫現實世界不平等的起點

  • 他們可以,我們更加可以,因為我們有充足的智力庫。
  • 因為我們更加可以,所以,我們不再一味急於追趕和模仿他們,盯著別人的優勢,以自己的劣勢去PK別人的優勢。
  • 因為我們不再急於追趕和模仿他們,我們會看到我們的優勢。我們的優勢被充分挖掘,各個領域的自由度獲得飛躍,我們的智力庫自然被打開。
  • 我們的智力庫被打開,他們的優勢領域將不復存在。

與未來南轅北轍的犬儒認知

  • 我們沒有創新能力,我們需要美國人的創新能力;
  • 我們沒有創新的基因,我們需要西方的.....;
  • 我們的文化有問題,導致....
  • 我們.........
  • 犬儒主義認為:文化、基因、歷史比自然賦予的智力平等重要!

讓犬儒主義聽命於我們的唯一辦法

  • 開啟公共網絡,開啟創新,讓我們的創新成為客觀歷史,
  • 客觀歷史與過去是他們捍衛的對象,因為他們的收益源自解釋成功經驗。
226:帶你一起讀《智能社會》[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