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两次评议罗荣桓是老实人的背后深情

毛泽东两次评议罗荣桓是老实人的背后深情

文/何立波

在共和国的十大元帅中,第一个病逝的罗荣桓非常受毛泽东的赏识。从1927年秋收起义开始,罗荣桓就追随毛泽东闹革命,而毛也对罗非常信任和器重,多次委以重任。毛泽东一生中仅写过两首悼念亲友的诗词(《蝶恋花•答李淑一》与七律《吊罗荣桓同志》),其中悼念罗荣桓一首,情谊绵绵,由此可见毛泽东与罗荣桓非同寻常的关系。

1936年红军长征胜利后,罗荣桓进入刚刚组建的红大学习。开学时,毛泽东来到学校参加了开学典礼并讲了话。在参观学员的宿舍时,他风趣地说:“你们这真是原始天尊的弟子啊!”接着又回头问罗荣桓:“你们何时下山啊?是等修炼好了,还是等天下大乱再下山啊?”罗荣桓回答:“我们学到了马列主义真经,练好本领就下山。”毛泽东在红大讲授了他正在撰写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是十分重要的经典军事著作和哲学著作。罗荣桓结合自己的战斗经验,学习了这一著作和其他政治军事课程,思想上得到很大的提高。进军山东时,罗荣桓随身携带的就有毛泽东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这本油印的讲稿。在讲稿上,他多处圈点批注。这本书对罗荣桓的影响极大,毛泽东所阐发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方法,罗荣桓终生信奉不渝,把它作为一切行动必须遵守的原则。

1937年7月1O日,在罗荣桓奔赴前线之际,毛泽东派警卫员把罗荣桓的新婚妻子林月琴叫到他的窑洞,很和蔼地同林拉起家常,使林刚来时的紧张和拘束感一扫而光。接着,毛泽东亲切地向林月琴讲起了罗荣桓的经历和为人。毛说,荣桓曾先后在长沙、北京、青岛、广州、武汉等地求学。1927年在武汉大学入了党。在大革命失败后,他受党派遣,到鄂南从事农民运动,组织了通城农民暴动,带了通城、阳崇农民自卫军1OO多人赶到江西修水,参加了湘赣秋收起义。几个团一开始都打了败仗,后来便从文家市向湘赣边界的罗霄山脉进军。到三湾改编时,有些人在艰苦的斗争中动摇了,有的甚至不辞而别。荣桓坚定地留了下来,被任命为我军第一批连党代表之一,上了井冈山。古田会议以后,我(毛泽东)提名荣桓为红4军前委委员并建议任命他为第2纵队随党代表,后又任红4军政委。


毛泽东两次评议罗荣桓是老实人的背后深情

罗荣桓、林月琴和孩子们。

讲到这里,毛泽东说:“为什么让他当党代表呢?就是因为他老实。”提到老实,林月琴向毛泽东说起罗荣桓曾经向她讲过的一段亲身经历。通城暴动后,农民自卫军见他是个有文化的大学生,便推举他保管自卫军装在一只皮箱里的现金。队伍从通城向修水转移的途中,感到十分吃力。这时,有两名农军战士走过来对他说:“先生,你辛苦了,我们来帮你提吧!”不由分说就把箱子夺了过去,罗荣桓看这两人是队里的战士,使松了手。等到宿营时,那两个人连影子也找不到了。丢了全连的家底,罗荣桓懊悔不迭,此后办事就很谨慎。

罗荣桓后来在与林月琴谈及此事时说:“走进革命队伍里的人也并不是都是来革命的,混饭吃的、找出路的,大有人在。”多年后,罗荣桓还常提此事,说当年是秀才造反,脱不了书呆子气,要成为革命者不经过磨炼是不行的。

毛泽东听了林月琴说起此事,笑道:“你看,从这件事上,他这个老实人也悟出了一条真理呢!所以他对是和非、正确和错误鉴别得特别分明。”毛泽东还告诉林月琴,第四次反“围剿”以后,罗荣桓被调离部队改任总政的巡视员和动员部长,仍然老老实实为党工作。毛泽东说:“荣桓同志是个老实人,可又有很强的原则性,能顾全大局,一向对己严,待人宽。做政治工作就需要这样的干部。当然,老实人免不了受人欺负,这也没有什么,历史总会正确评定人们的功过是非。在世界上要办成几件事,没有老老实实的态度是不行的,我们共产党人都要做老实人。”

从毛泽东那儿回来,林月琴向罗荣桓讲了毛主席接见的情景。罗荣桓是不习惯流露自己感情的,他把毛泽东的关怀和赞誉深深埋进心底,加紧了奔赴前线的准备工作。分别的那天,罗荣桓才对林月琴说:“我走了,你留在延安好好学习、工作。我们都是共产党员,记住毛主席的话,永远做老实人,忠诚于党的事业。”


毛泽东两次评议罗荣桓是老实人的背后深情

再一次评论罗荣桓是老实人是在解放后了,1958年3月的成都会议,在林月琴的陪同下,久病的罗荣桓出席了。罗参加了一次会议后,毛泽东就指示他,会中可以退席,不要勉强坚持下去,可以在宿舍看看文件。有一天,林月琴陪罗荣桓在院内散步,看到毛泽东也在散步。当时,正在除“四害”,到处都在轰赶麻雀。但罗荣桓下榻的金牛坝招待所内无人驱赶,因此许多麻雀都飞到招待所里来,嘁嘁喳喳,十分热闹。罗荣桓、林月琴和毛泽东打了招呼后,毛泽东挥了挥手说:“你们看,麻雀都到这里来避难了。麻雀还有个避难所,比我们当年下井冈山对还好一点。那时我们连个避难所也没有了。”毛泽东说到这里又看看林月琴说:“还是我说得对吧,我们这位病号可是老实人呀!我喜欢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看来,毛泽东仍然记得他1937年同林月琴的谈话。

本文为《党史博采》原创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侵权必究

维权支持:河北冀能律师事务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