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努力成績越差?家長應該懂動機適度定律,幫助孩子尋找平衡點

鄰居有一個正在上初三的孩子,為了應戰初中,家長給他報了很多的補習班,最近這一個月,孩子挑燈夜戰月考,就是為了得到一個好成績。

這天我和她在樓下遇到了,我問鄰居:“你們家陽陽最近學習很用功啊,成績能上重點吧。”

陽陽媽媽有點為難地說:“最近不知道是不是壓力太大,月考的成績不太理想,然後孩子又要強,昨晚又熬夜了。”

越努力成績越差?家長應該懂動機適度定律,幫助孩子尋找平衡點

陽陽媽媽說,上了初三以後孩子的動力就很強,補習班是他自己要求要上的,每天熬夜也沒有人逼他。陽陽的媽媽勸陽陽好好休息,孩子還不當回事。

雖然陽陽的學習動力很強,但是成績沒有太大的進步,反而有點倒退,原本孩子耳朵成績在年級一百多名,如果想要進重點高中,陽陽要進前一百才能和尖子生拼一下。出於這個目的,陽陽卯足了勁,要在初中的最後一年拼一把。

可惜事與願違,陽陽很努力了但是差了點,甚至成績有倒退的情況出現,那麼究竟是為什麼孩子越努力,成績越不理想呢?

高期待父母養出強動機孩子,但是結果不如意

學習動機和學習效率的關係

1.倒U型曲線

在心理學上有一個特別有名的曲線,那就是動機效率曲線

越努力成績越差?家長應該懂動機適度定律,幫助孩子尋找平衡點

從這個曲線中我們可以看出來,並不是動機越高,效率就越好。在心理學實驗中,我們發現,動機是一把“雙刃劍”,在某個階段,動機越高,效率就越高;但是動機如果過高,效率就會走下坡路。

陽陽的成績不理想,很可能就是因為他的動機過高,處在了曲線的下坡路,導致了學習成績的下降。

2.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操作與激動水平之間的曲線關係,隨著操作的難易和情緒的高低而發生變化。操作困難的代數問題的最佳狀態,處於較低的激動水平;操作初步算術技能的高峰處於中等水平;操作簡單反應的高峰,處於較高的激動水平。

我們能夠從中總結出一個結論:

1、各種活動都存在一個最佳的動機水平。

2、動機的最佳水平隨任務性質的不同而不同。

3、在難度較大的任務中,較低的動機水平有利於任務的完成。

為什麼會有動機越高效率越低的情況出現?

1.焦慮

動機過高的孩子會給自己加上很多的壓力,壓力過大孩子會有焦慮的情況出現,而焦慮是一種瀰漫性心理狀態,孩子很難調節這種難以捉摸的心境。

越努力成績越差?家長應該懂動機適度定律,幫助孩子尋找平衡點

過度焦慮會讓孩子有不良的反應:

  • 1.思維相關:精神渙散,注意力難以集中,記憶喚醒水平低,記不起來背過的東西,思維停止等;
  • 2.情緒:煩躁,易怒,易激惹,心情平靜不下來;
  • 3.生理反應:流汗過多,心率加快,呼吸困難等。

特別重要的是,孩子在考試的時候經常會出現這種情況,一旦在考場上有了這種情況,孩子的成績肯定會受到影響,成績下降在所難免。

2.孩子不清楚動機和效率的關係

從耶克斯-多德森定律中我們能知道,不同難度的學習任務要有不同的動機水平,在孩子完成不同的學習任務的時候要會調節自己的動機。

越努力成績越差?家長應該懂動機適度定律,幫助孩子尋找平衡點

但是孩子不清楚,家長和老師會鼓勵孩子努力學習,但是同樣也不知道要怎麼和孩子解釋這種科學規律。不知道這一點的孩子不知節制地逼自己學習會有反效果。

孩子應該如何調節?

亞里士多德說過:“凡善於考慮的人,一定是能根據其思考而追求可以通過行動取得最有益於人類東西的人。”

耶克斯-多德森在提出這個規律的時候同樣也給出了適應規律的兩點方法:

1.準確的評價任務的難度

評估任務難度需要有參考,孩子最好找幾個目標學生,然後在對比自己和他們之間的差距究竟在哪些方面。

例如孩子排名在150名。那麼就和100名的同學相比,評估自己和他在那個科目有差距,先從差距最小的那個科目開始努力,逐漸接近自己的目標。

越努力成績越差?家長應該懂動機適度定律,幫助孩子尋找平衡點

孩子要學會統計,最好是畫出自己的各科的成績曲線,讓自己評估自己跟目標的任務難度。每一次進步都要納入考量。

2.確定合理的目標和期望

目標不能太過不切實際,倒數第一要成為年級第一是有很大的難度的,目標要一步一步地來,一口氣吃不成一個胖子,孩子在制定目標的時候一定要理智。家長在發現孩子有不切實際的願望的時候要提醒一下孩子。

期望也不能太高,孩子可能會有這種心理過程,訂了一個合理的目標,但是總是覺得自己可以更好,想象著自己能在考試中奪得頭籌。過高的期望會讓孩子打擊自己已得的成績。

越努力成績越差?家長應該懂動機適度定律,幫助孩子尋找平衡點

家長還能做什麼?

1.提醒孩子做好目標

很多時候,孩子的目標只是一個籠統的概念,比如,我要考一個好成績,或者我要在考試中贏過某人,弩鏢不清楚,不具體,孩子就不知道該如何努力,學習是學了,但是不一定會有效果。家長要和孩子打商量,制定出一個具體清晰的目標,具體到每一科考多少分,或者成績的排名要比上一次多幾名。

孩子的目標過於“遠大”的時候,家長要叫孩子腳踏實地,根據自己的成績制定目標,不能出現,倒一想考第一這種目標。和孩子一起制定目標是為了讓孩子進步的,不是為了打擊孩子的自信心的,所以家長要控制住孩子異想天開的想法。

越努力成績越差?家長應該懂動機適度定律,幫助孩子尋找平衡點

2.緩解孩子的焦慮

家長在發現孩子有過高的動機導致的焦慮的時候,要提醒孩子注意休息,如果孩子讀書入了魔,那麼家長要會拉著孩子出去放鬆一下自己,勞逸結合才是學習的最佳方式。

3.提高對自己的要求,降低對孩子的要求

結語:

艾略特說:“理想與現實之間,動機與行為之間,總有一道陰影。”

動機領導者行為,會對行為產生影響,動機是一把“雙刃劍”,孩子可能回你因為用不好熱受傷,家長要注意觀察孩子的情緒和狀態,讓孩子剋制住自己的情緒,在學習上更上一層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