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动不动就发脾气?重视“逻辑脑”培养,让小魔头秒变乖乖娃

一个四岁左右的小姑娘正为了一个布娃娃跟妈妈讨价还价,妈妈用商量的口吻说:

“上星期刚买的那个和这个是一样的,今天咱不买了。”

孩子用双手拉着妈妈的一只胳膊摇晃着哀求:

“这个娃娃裙子上有蝴蝶结,我想要!”

妈妈依旧不松口:

“家里的娃娃一大堆,哪一个也没见你玩……”

妈妈一句话没说完,女孩哇地一声哭起来,顺势跪在了地上。

旁边有人笑着打趣,妈妈的表情很尴尬:

“这孩子越长大越有脾气,真是太难治了!”

这是我在商场里看到的一幕,其实在公共场所,这样的场景并不少见。最让妈妈头痛的是,孩子动不动就发脾气、大哭大叫、跺脚、扔东西、打人,在很多人眼里,这样的孩子就是个任性的小魔头。可从儿童发展心理学角度看,却标志着孩子的执拗敏感期到了。

孩子动不动就发脾气?重视“逻辑脑”培养,让小魔头秒变乖乖娃

儿童的执拗敏感期其实是孩子无力面对现实的一种表现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人的一生中需要度过三个叛逆期:执拗敏感期、儿童叛逆期和青春叛逆期。执拗敏感期是人生的第一个叛逆期,到了两三岁,孩子往往变得性情急躁,什么事情都要按照自己的意思来,常常让大人伤透脑筋,于是这个时期也被称为“可怕的两三岁”。

执拗敏感期是人生的必然阶段,是孩子成长的标志。孩子在生命之初和妈妈是一体的,到两岁以后自我意识开始萌芽,强烈的好奇心促使他们要迅速地扩展活动范围,而不成熟的心智却导致他不能更好地表达自我。这时,孩子的内在需求与个人能力产生矛盾,让他觉得发脾气是解决这件事最好的方式,除此之外想不出其它办法。

如果孩子的逻辑脑比较发达,具备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样的情况下,能想到更多解决办法,他就不会用发脾气或者暴力来宣泄情绪,就能顺利度过儿童执拗敏感期,让“小魔头”秒变“乖乖娃”。

孩子动不动就发脾气?重视“逻辑脑”培养,让小魔头秒变乖乖娃

巧妙地解决问题,离不开逻辑思维和逻辑脑

人的一生都在不断地遇到问题和解决问题,大浪淘沙的胜出者往往是善于解决问题的人。“一切胜利都是思维方式的胜利”,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不谙世事的小孩子。

有网友讲过这么一件事。有一次,网友带着她4岁的女儿在楼下玩新买的滑板车,邻居家5岁的小男孩骑着一辆豹纹小车子过来了,小男孩想玩女儿的新车子。于是,两个孩子就有了下面一段对话:

小男孩:妹妹,我可以骑骑你的新车吗?

女儿:不行,这是爸爸刚给我买的!

小男孩:我的“猎豹”给你骑,好不好?

女儿:我不要,你的不是新买的。

小男孩失望地骑着自己的小车走了,兜了几圈后他又凑到网友女儿身边,讨好地说:妹妹,咱们比赛好不好?

网友的女儿很高兴地答应了,两个人开心地围着活动场地转圈儿,不一会儿女孩渐渐落后了,又过了一会儿,两个人交换了车子继续骑。

孩子动不动就发脾气?重视“逻辑脑”培养,让小魔头秒变乖乖娃

网友站在一边不动声色地看着,忍不住在心里感叹:这孩子可会想办法,到底骑上别人的新车子了。

我们从开始捋一遍:小男孩想玩女孩的新滑板,第一次要求遭到拒绝,他没有不高兴也没找旁边的奶奶求助,而是尝试另一个办法“用自己的猎豹交换”,结果又被拒绝了。这时他失望极了,但还是很冷静,一边玩一边又想出第三个办法。他不哭不闹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不得不说,这个小男孩解决问题的能力超强,逻辑脑发达,逻辑思维能力让人佩服。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来,千万别以为你的孩子还小,重视逻辑脑的培养,才是引导孩子内心强大的正确姿势。

孩子动不动就发脾气?重视“逻辑脑”培养,让小魔头秒变乖乖娃

一个孩子拥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多重要?

美国著名心理学教授默娜•B•舒尔博士是儿童发展心理学专家,专注儿童行为研究25年,他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孩子能够学会处理典型的日常问题,他们就不大可能会冲动、麻木、自卑、好斗或者反社会。

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曾发布一份《中小学生自杀现象调查分析报告》也印证了默娜博士的这个观点,报告中的数据来源于对近几年57例中小学生自杀案例的分析。报告中所列出的中小学生四个自杀原因中,“逃避性自杀”高居榜首。

孩子动不动就发脾气?重视“逻辑脑”培养,让小魔头秒变乖乖娃

这些案例中,造成悲剧的往往是看来很小的事,比如成绩下滑、作业没完成、在外面受了欺负等。去年4月份,江苏一名9岁的小男孩,因为撞碎学校的消防栓玻璃自杀,在留给奶奶的遗书里明确表示跳楼是怕“被惩罚”。让人心疼的是,仅仅是一块玻璃的事,“死”竟成了孩子想到的唯一解决办法。

而另一组心理学调查数据显示,那些善于独立解决问题的孩子,当事情不如愿时,善于从多个方面思考,愿意跟人分享和交流,极少攻击性。他们的思维更开阔,所以无论是在现在的学习上,还是在未来的人际关系和事业上,都普遍表现得更优秀。

孩子动不动就发脾气?重视“逻辑脑”培养,让小魔头秒变乖乖娃

如何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维方式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妈妈用爱心和耐心,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点滴渗透。

第一,引导孩子独立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当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很多家长会急于出面解决,把答案告诉孩子或自己把事情办了。家长这么做一是心疼孩子,二来怕麻烦,可从长远来看,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剥夺了孩子的锻炼机会。时间长了,以后遇到问题会习惯性求助。

家长不但要告诉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要引导他自己能想的,就应该自己积极思考。当孩子遇到问题,先问他一句“你认为这事应该怎么办”,让他自己找到答案,事后跟他一起复盘,总结经验教训。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孩子养成思考的习惯,逐渐形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孩子动不动就发脾气?重视“逻辑脑”培养,让小魔头秒变乖乖娃

第二,诱导孩子展开联想

平时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联想意识,比如在给孩子讲绘本的时候,要讲的是关于西游记的故事,开讲之前可以问他“还记不记得前几天看的孙悟空那个动画片”,两人一起先把故事回忆一遍。讲完绘本之后,再让他找出两个故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启发孩子的独立思考。

对稍大些的孩子,在他做完了一件看似有意义的事的时候,要引导他把他的思考过程讲出来。比如:他用积木搭了一座大楼,让他说说这个地方为什么这么搭,他是怎么想的;他自己踩着小凳子够到了放在写字台上的绘本,为什么不爬到沙发上拿下来。

孩子动不动就发脾气?重视“逻辑脑”培养,让小魔头秒变乖乖娃

结语

孩子的成长是个静待花开的过程,家长要学会像园丁一样默默耕耘,因为孩子的未来就在你的付出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