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给孩子的这项教育也必不可少!

  几天前,我家里爆发了一场没有硝烟得战争。

  起因是,wendy玩过家家游戏时,倒了一袋杂粮米。

  我在一旁码字,wendy在玩过家家,互不干扰。Wendy说,妈妈,我要用真的米做汤泡饭。我想了想说,好,然后去厨房拿了一袋杂粮,好像是高粱米之类的,Wendy爸爸单位发的,我们家一直不太爱吃,就给wendy做过家家用品吧,一小包大概一斤左右,对她说,你可以倒出来一点做汤泡饭。然后我就继续码字了,wendy自己玩的太嗨了,没注意到她把一袋子米都倒了出来。这时爸爸正好出来看到wendy的行为,生气地说到,你这孩子怎么玩粮食,这么浪费,你这是没教养!

  我一听也生气了,哪有说自己孩子没教养的呢?当着孩子面不想吵架,我说这米是我允许玩的,因为不吃也要放坏了,你要教育孩子懂得珍惜粮食,不要扯到什么教养问题!

  冷静下来,我明白,这件事我也有错,只顾着让孩子自己玩儿,却没有告诉孩子,粮食是我们的生命之源,要合理使用。

  孩子爸爸小时候家教严格,难以接受孩子霍霍食物,而我一贯地重视孩子在游戏中获得的感官体验。但孩子毕竟不是一两岁的孩子,她已经三岁半了,该给她讲一些关于粮食的故事了。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给孩子的这项教育也必不可少!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只要花钱就没有吃不到的食物。也许有人会说,《悯农》的观点过时了,孩子们不会再被忍受饥饿。那么,这组数据一定会让大家触目惊心。

全球有超过8.2亿的人正在忍受饥饿.

超过20亿人,无法正常获取安全、营养和充足的食物。其中,亚洲有5亿人营养不足,非洲是最严重的地区。

全球在收获后到零售前的供应链内所损失的粮食占到总产量的14%。

中国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率为11.7%,每天,数以万吨计的食物被从餐桌上丢弃。

  全球仍然有那么多人在忍受饥饿,食物仍然是并且始终是我们的生命之源。而我们浪费的食物,全部成为垃圾,在污染着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去年11月,带着wendy和家人在邮轮上玩了几天,一日三餐都是邮轮提供的自助餐,食物的种类丰富,世界各国美食应有尽有、琳琅满目.然而每一餐每位游客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浪费,游轮上共有数千名游客,这样一天下来浪费得食物就很可观了,那些食物都成为了垃圾,是不是都要流向大海?这样我深深地感到人类的罪恶。

海洋污染、生态环境破坏,这些都是我们人类一手造成,有一天,人类终将自食其果。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给孩子的这项教育也必不可少!

人们在自助餐厅享用美食


因此,节约粮食,不仅培养孩子的节俭意识,知道食物是来之不易的,任何事情都不是不劳而获的;也要孩子知道全世界还有那么多小朋友在忍受饥饿,懂得珍惜粮食。

  可是如今,面对家里挑食的小公子、小公主们,家长往往最关心的是,今天孩子好好吃饭了吗,营养充足吗?有追着喂饭的爷爷奶奶,有给孩子增加营养海淘奶粉、鱼肝油的妈妈。我们生活在城市中,几乎很难让孩子意识到,他吃的一餐一饭是辛苦得来的。

那么,怎么样才能让现在得孩子们懂得珍惜食物呢?

首先,让孩子参与制作食物的过程,对制作的食物的人表示感谢,注重仪式感。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给孩子的这项教育也必不可少!

wendy在做蛋糕

很多幼儿园里都有专门的食育课,就是秉持这样的理念。

  记得带wendy在一家华德福体系的幼儿园上过一个阶段的亲子课,每堂课都有一个环节,就是由老师带着小朋友和家长一起制作各种各样的点心,结合节气,包粽子、做莜面、冰皮月饼、做馒头等等,然后大家一起品尝。而在享用点心前,大家要围坐在桌旁牵着手,老师带着大家一起说:“感谢大家一起制作了美好的食物,愿天下每个人都有饭吃。”这种仪式感在我看来就很好,从食物的制作到最后的享用,既满足了小朋友对食物制作的好奇,提高了动手能力,也学会了对食物保有敬畏。

  在家中,也可以让孩子参与做饭的过程,帮助洗菜、择菜,大一些的时候也可以切菜、炒菜,我记得我8岁时会做西红柿炒鸡蛋了,自己辛苦做出的食物,吃起来味道也会不一样吧。

家长以身作则,吃好一餐一饭。

  在准备食物时,不必给孩子提供过多,超过她食量的食物。比如家中老人,总是怕孩子吃不饱,碗里盛饭都是满满的一碗,孩子常常剩饭。给孩子少量多次的盛,也可以让孩子自主选择吃多吃少。

  无论是吃正餐还是吃点心加餐,都尽量坐在餐桌旁认真地享用,不要边吃边玩,或者边看电视边吃,专心地吃,用心品尝美食的味道。养成健康得饮食习惯。我们可以准备漂亮的盘子吃水果点心,让小朋友从小就有认真对待食物的仪式感。

  带孩子去一些酒店吃自助餐时,家长也不要贪多,以身作则,勤拿少取,不浪费,不可多吃多占。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给孩子的这项教育也必不可少!


带孩子去田野、庄稼地、菜园去亲身体验种植的辛苦。

  豪门贵族霍启刚曾在微博晒出与老婆郭晶晶带着孩子一起体验插秧的照片,并配文感慨:“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每天都跟孩子念,但是真的知道背后意义吗?刚刚过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周末,跟老婆孩子一起去香港二澳村,体验插秧,领悟农民伯伯的辛苦。现在的孩子们成长在幸福的时代,没饿过肚子,挑食和浪费变成了习惯,他们更需要知道食物从哪儿来,学会珍惜,学会知足!跟家人一起的时间很重要,不如大家想想做一些有意义的活动!”

  不仅仅是珍惜粮食,这个豪门家庭,平日的生活用度也是一应节俭,郭晶晶参加活动,戴几块钱的头绳,经常去市场甚至地摊儿淘货,给儿子买的鞋也仅仅是几百块钱的运动鞋。而在前不久,他们夫妇却大手笔的向武汉捐款七千万元。这对父母对于子女的教育和格局实在是该令我们学习。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给孩子的这项教育也必不可少!

霍启刚、郭晶晶夫妇带孩子体验插秧


通过绘本、儿歌、动画片、小故事等学习渠道,了解粮食的重要性。

绘本:《大米是怎么来的》—水稻的栽培过程


农田里插满了水稻秧苗,这都是农民伯伯辛勤耕种的结果。

螃蟹们在帮助农民伯伯。

它们在水田里来来回回,用它们那强有力的钳子来除草。

嘎嘎嘎!鸭子们在帮助农民伯伯。

它们一边用脚除草,一边用嘴捕食虫子。蜘蛛们在帮助农民伯伯。它们在稻叶间编织起蜘蛛网,捕食粘在网上的虫子。……

还有谁帮助过农民伯伯呢?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禾苗是怎么一步步变成碗里的白米饭的吧。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给孩子的这项教育也必不可少!

绘本《大米是怎么来的》插图


儿歌:大米饭


大米饭,喷喷香。

小宝宝,来吃饭。

吃得饱,长得壮。

不把饭粒掉地上。

珍惜粮食,也是爱护环境,一点一滴,从小做起。

让我们和小朋友一起,珍惜粮食,爱惜环境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