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

诚如文末提到的一句: 人生有时无意间拿起的一本书就可能彻底改变了人生。回顾我的成长经历,确有其事,以《一切从大学开始》和《大学生》为缘起,16岁,我才开始领悟自我雕琢,如今算来已有20年。今时,无意间在微信读书中结缘此书,或许是我下一次更彻底的转变之契机。

这些年来,通过自身经历和对各种人生哲学观点的汲取,我自创了一套名为“5-4-3-2-1”的人生目标、框架建构、方法论、行为准则和价值观。读完本作后我发现竟有许多都是本文所倡导的,想来定是我这些年汲取了阿德勒心理学派的思想所致。同时,我早已发现自己的“5-4-3-2-1”理论体术强、内功心法弱,今日算是找到了源头—修炼内功心法的要诀。

文章开头反复劝诫不要以因果律来看待今时今日的自己与过往所经历的种种,而应该明白未来每一天,包括此时此刻都全在于自己手中。这一点我深表赞同,而且恰好前几个月还与小表弟专门讨论过。年初看过美国作者写的《乡下人的悲歌》,其实也是如此,不要总说环境和过往经历塑造人,还是要多思考自我实现。

书中以哲人和青年的对话逐步深入到究极哲学问题,非常棒的写作手法,很便于各层次读者阅读。此刻我更愿以提纲挈领的方式描一下主线,便于日后时时观照,是以总结我的理解如下:

被讨厌的勇气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人生并没有普遍性的意义,每个人对人生的意义是自己赋予自己的。既然没有普遍性的意义,既然是自己赋予自己的,那自然也就没有必要比照着别人来过一生。自己一辈子要怎么过,全在于自己的决定。

  • 工具箱: 聚焦于此时此刻

如何才能幸福?

只有能在人际关系中获得贡献感,才会有幸福。

可要注意,贡献并不是以行为主义来看待,而是以存在主义来看待,不是非要做出实质行动才叫贡献。

  • 工具箱:他者贡献
  • 工具箱钥匙:自我接纳、他者信赖

什么是自由?

拥有被讨厌的勇气,这就叫自由。

在人际关系中,没人能做到使每个人都满意,人只能做好自己的分内事,别人怎么看待你完全强求不了。所以要获得自由,就是要不在乎别人的眼光,认真去面对自己的人生三大课题“工作、交友与爱”。

  • 工具箱:课题分离

如何解决烦恼?

一切烦恼都源自人际关系,要消除烦恼只能从改善人际关系开始。书中提到,你有一把小剪刀,实在不想处理的人际关系,你可以选择剪断。同时也告诉我们,当以有差别但平等的心来看待世界,当以建立横向关系的共同体、伙伴关系来对待关系链,烦恼就解开了。无论他人如何对待你的行动,你只要自我心境明亮,烦恼也就不会沾身。

自我实现不等于自我超越于他人,这是一种竞争心态,极端情况下就是视他人为敌。为了自我实现去寻求他人认可,那更是歧路,一旦受挫,就可能走向自暴自弃、自我矮化的道路。

以亲子关系为例,自我实现不是为了得到父母的认可,而是自己喜爱去做。哪怕是受挫,也知道并不会因此受到责难,而是会得到鼓励和帮助,这样成长的子女才会更乐观开朗。提供鼓励和帮助的父母,既不会遭受责难批评式父母所面对的子女“报复”行为,也不会遭受褒奖型父母面对的子女“畏难而退”行为。

  • 工具箱:共同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