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学生“敲打”老师究竟反映了什么问题?

自从疫情爆发以来,各地无数学生只能宅在家中进行网课学习,于是各种奇葩事层出不穷。

这不,广东潮州又来了新动态,一位在网课上问老师作业,结果被严厉批评,并被勒令写检讨。

事情并不复杂,这位学生在提问时不知出于什么考虑,在问题之后加上了两个敲打表情(头条找不到该表情,请多包涵),老师看到后很生气,批评他不尊重老师,而学生则辩解说他跟父母聊天时也是这么用的……

潮州学生“敲打”老师究竟反映了什么问题?

对于此事网友们的看法呈两极化,年纪大一点的人士大多认同老师的做法,觉得青年一代少了尊师重道,应该好好教育。而青少年则更多不以为然——

有人以为“敲打”在青少年中另有含义,其实并无恶意,老师不理解是代沟问题,是教育过程中的小问题,不必上纲上线。也有人认为老师不愿意去了解青少年实际情况,遇事自己想当然反应过激,学生没错是老师不对。更有人觉得,老师自己玻璃心,摆师道尊严的臭架子,为想象中的冒犯小题大做,不配为人师表……

其实正反双方都没有抓住问题关键,这件事发生在师生之间,但不等于说这个问题是教育过程中所特有的。

我们剥离两人身份,假设是两个关系不太密切的人在谈话,其中一人觉得对方说话冒犯了自己,因此表示不满。那么这时候说话者应该怎么应对呢?

LZ一贯是这么说话的,你TMD有意见?

潮州学生“敲打”老师究竟反映了什么问题?

这是要打架的节奏吧?

语言往往存在歧义,在交流中出现不同理解其实很正常,不能一厢情愿认为别人一定会理解你的本意。既然说话人本意是要向对方传递一定信息,那在对方发生误解时,就有义务进行解释。注意,是解释不是辩解。解释是澄清问题,并不强调对错;辩解则预设立场:我是对的,你有别的理解是你的问题。本来对方就因为觉得被冒犯而不快,说话人还要指责其理解能力,这无疑是激化矛盾。

回到原来的语境。当老师表示不满时,如果学生马上做出说明:我没有敲打老师的意思,是觉得自己笨应该被敲;相信老师能接受这种解释,不会不依不饶继续追究。按照最新消息,学生向老师道歉,老师也谅解了学生,这就是比较好的结果。

这件事本质上是如何处理交流中发生的误解,结果因为当事双方的特殊身份,完全带偏了关注点。

回到事件本身,老师批评的话说得有些重,但是语重心长,值得深思。我们固然不必将社会看得一团漆黑,但却要明白世界没有那么善意,不是每个人都会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立场上考虑问题的。很多冲突乃至流血事件起因都非常无谓,不过是一点误会,结果双方不屑于解释,最终酿成惨剧。

潮州学生“敲打”老师究竟反映了什么问题?

不注意小节,真会出大问题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