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有多么重要?

杂拌故事铺


古人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古人认为,人要光宗耀祖,出人头地,就要安心读书,人世间最高贵的就是读书、有文化。

古时候,生产力低下,科学技术不发达,一切活动都是靠劳动力。找人靠吆喝,没有今天的手机方便快捷;出行靠走路,没有今天的飞机高铁,耗时又耗力。出了当官,都是纯粹的体力劳动。所以,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知识改变命运”。当今社会的现实写照。当今社会,技术越好,速度越快工资越高。文凭越高,工资越高。

文凭是要读书去考的。技术可以从书中去找寻、去学习,然后在实践中提高。

所以,读书很重要!


顶顶田


耕读为本,千百年来的古训,万千家庭的育子经验。且不说书犹药也,仅仅“耕读”二字并列,足见古人已经把读书提升到了与耕田种地打粮食同等的重要地位了,是养身立命安家的武器。

历经沧桑,岁月已告知我们读书是生活的必须,不再讨论该不该读的问题,而是更多研究如何读的问题 。笔者是从事职业教育的老师,自然常常会听到家长学生抱怨白读了了几年,一个中专生还在和没读书的人抢岗位:读个书有什么用?听到这些言论,我第一反应是,书更应该读了,不然,爷辈父辈子辈孙辈因书少造成的礼节、理解、审时度势总是慢人半拍的恶序循环。还在跟不读书的人抢岗位,不是读书没用,而是你没认真读书、假读书没有形成帮你改善生活品质的有用技能,只是浪费了时间。不认真读书、假读书真的不如不读书。进入智能时代,你不读书知道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你连存款取款就不会,卖白菜的生意也就会很吃了的。

好读书,读好书,但绝不能成为书呆子,要积极去读生活之书、历史之书、实践之书,在技能的世界里与书为伴,散发书香!


职教一线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

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1

这两天,忽然打开自己的股票账户,感觉自己十几年的成绩,竟是一个接近剃光头的水平。

心中很有一番感慨。

市场上机会不可谓不多。可自己抓到了几个?

市场上风险不可谓不大。可自己真的能成功规避大跌对资金的腰斩、剃头吗?

关于如何操作的方法车载斗量,自己这十几年来,也学习了不少方法,可真的有自己的方法体系、独门绝技吗?

细说起来,导致失败的原因可能有千万个。

但概括起来,无非是两个:

买到好股票时,不肯守,本来可以赚得更多的,但只吃到三、五点。

买到跌的股票时,已经到了止损点,但舍不得出来,小亏成了大亏,最后腰斩出场。

还有其他的原因吗?

恐怕没有了吧。

股票操作失败,根本不是什么全新的错误导致的,而是这两个错误以不同的面目,在不断地重复而已。

2

每一个失败的人,细究其原因,其实都是相同的错误在不断地重复而已。

因此,这一段经文是孔老师讲的最重要人生开示。

看起来,是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时说的,其实是讲给所有的学生听的,也是讲给我们今天所有的人听的。

能理解这句话,算是在学道、学问上入了门。

如果这句话,听到了,理解了,但不按这个话去做,无论你的文章写得几好,话讲得再漂亮,也一点用都没有。你什么利益也得不到。

这一段话的意思其实很好懂。

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弟子,谁是好学者?”

孔子对哀公说:“有名叫颜回者,好学。他不迁怒,不贰过。不幸,他已短命而死。如今已无这样的人了,亦未闻有如此好学者。”

粗略一看,不迁怒、不贰过这两条,跟我们今天说的学习,没有什么关系。

那是因为,今天讲的学习,学的是知识,是记问之学,是应用科学,是术的范畴。

而孔老师讲的学问,是做人的德行,是修身之法,是性命之学,是道的境界。

这么一说,大家就明白了:看一个人有没有道行,在德行修养方面能不能提升,关键要看这两条:不迁怒,不贰过。

3

先说“不迁怒。”

关于迁怒,有两个不同的解释,意思都很好。

一说是怒气不断地升高,越来越生气。

这种情形,普通人都有的,哪个也免不了。

不迁怒的意思是,颜回也有生气、不高兴的时候,但他是学道之人,能在生气时,以忍辱的工夫加以制止,让情绪稳定下来。

传统文化讲:转烦恼为菩提。就是特别烦恼时,能转念一想,想明白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道理,想明白因缘生法的道理,想明白一切法、毕竟空、不可得的道理,顿时烦恼消、智慧长,不生气了,怒气也没有了。

可见,这个转才是真本事,能如此,就是不迁怒。

另一说是朱子讲的:“迁,移也。怒于甲者,不移于乙。”

这种情形现实中也是有的,和老婆吵架没吵赢,结果把孩子打一顿,这叫迁怒于人。

但颜回作为孔老师的高足,如果是仅仅做到了这一条,恐怕不会得到老师的赞扬。

但我们普通人在修学过程中,一定要牢记这层意思。

因为,如果自己若是迁怒于人都不能免,这就是十足的小人作派,修身之差、德行之亏可见一斑。

4

这段话中,最关键的是“不贰过”这一条。

过,是无心所犯的过失。

过与错不同,错是完全没有做好、做对,要严重得多。

过就要轻微一些。但颜子对这些过失,一经发觉,即不再犯。

这是非常厉害的功夫。

我们平常做人做事,都过得十分随意,对于对错很麻木,没有往心里去。因此,我们的修养、德行,很难有提高。

根本原因就是同一个错误天天犯,还不知不觉。

若能洞悉自己的对错,有一条改一条,改一条就固定下来,永不再犯,这才是真正的修行,才有望取得成就。

说了这么多,有人可能要问了,这跟好学有关系吗?

前面讲了,学道之人目标是提升德行、成圣成贤,而好学之人,就必须从不迁怒,不贰过这两个方面着手。

说实话,舍此成圣无他途。

而且,还要明白是的,不迁怒不贰过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正是由于好学才知道这两件事的重要性。因此,好学是不迁怒不贰过的前因,不迁怒不贰过是好学的成果。

只有做到了这两条,才能称得上是好学之人。

5

说到底,迁怒也是一种过。

不贰过才是这句经文中管总的思想。

如果我们真的能把这个思想在生活中、工作中、事业中落实、做到,我们取得的成就一定不会小。

比如,这两天,我就深刻地反省自己的操作失败的教训,总结了新的操盘方法,该止损时绝不手软,因此对未来发展重拾信心,算是在不贰过上迈出了一步。

我有了一种阳光满地的幸福感。

我还说的是,不贰过的核心是先要自己认识到过。

千万莫小看这一点,很多人对自己的认识是不深刻到位的,尤其是对自己的不足,根本就看不到。总认为自己完美无缺、全是优点,所有的错都是别人的。

这样的人,跟他讲什么不贰过完全是痴人说梦。

要知道的是,传统文化把这种人称为小人。无论他的名声有多大、官位有多大。

对这种人不要去批评,他不仅听不进去,还会和你对骂的,批评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

因此,圣人只批评贤者、从不责备小人,道理就在这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