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夏目漱石隐晦文学艺术,及其裹挟的利己主义文化

夏目漱石是日本头像被印在钞票上的“国民大作家”,其文素以流畅明快、幽默如万泉自涌、酣畅淋漓著称。后期几部作品《彼岸过迄》、《行人》、《心》将触角从社会转而指向人的内心,以隐晦而含蓄的故事叙述方式揭露近代人的内心世界,不安、烦恼和苦闷尤其着重剖析了人的“自我”、自私而又不敢面对真实自我的伪和谐形态。

《心》这篇小说主要写的是:“我”认识了一位先生,很快便和先生夫妻俩结成了忘年交,在“我”回家伺候病重父亲期间,先生给“我”寄了寄长信,信中讲述了“先生”在大学时代与朋友K一同爱上房东漂亮的独生女儿。“先生”设计使K自杀,自己如愿以偿。但婚后时常遭受良心和道义的谴责,最后也自杀而死。

小说以徐缓沉静而又撼人心魄的笔致,描写了爱情与友情的碰撞、利己之心与道义之间的冲突,凸现了日本近代知识分子矛盾、怅惘、无助、无奈的精神世界,同时提出了一个严肃的人生课题。这部长篇可以说是漱石最为引人入胜的作品,至今仍跻身于日本中学生最喜欢读的十部作品之列。

整个故事的行云脉络其实主要是围绕着几个人物的利己主义展开推进。在看似细碎的文字中随着故事的发展,主要人物的真实面纱以其人性的多面便慢慢凸显而出。

《心》:夏目漱石隐晦文学艺术,及其裹挟的利己主义文化

一、叔父伪善裹挟的利己主义,是先生窥见人性黑暗的伊始

先生的父母几乎是同一时间死于风寒,母亲临走前指着已快20岁的先生对叔父说:请关照这个孩子。在父母心里,包括在先生眼里,为人正直的叔父是唯一值得信赖的亲人。叔父也在先生父母面前拍着胸口应允下来,一定会替还尚在读大学的侄子保管财产、打理家业。

信的开始,先生用了不少笔墨强调叔父的人品以及厚实的经济基础,意在渲染人性的不可捉摸。

有着和睦的家庭,夫妻恩爱,儿女双全,还有一家有稳定收入的公司,在先生面前也是一个和蔼可亲的亲人形象,以至于让先生一度有着父母仍健在的错觉:生活无忧, 不谙世事。这样一副岁月静好的假象,在随后突然而至的丑恶形成强烈的对比,带来视觉和感官的震撼。

正在先生无比信任和依赖叔父时,他却逐渐曝露了其想侵吞家产的野心。叔父先是以“快些娶媳妇回到这里来继承父亲死后的家业”为由三番五次劝先生结婚。在遭到拒绝后,叔父开始更直接表露野心:让先生娶他的女儿为妻,也就是娶自己的堂妹。这让本身对精神有很高追求的先生无法接受,坚决拒绝,并立马回校,以示逃避。叔父便从此视我为仇人,不但没了往日的亲切,还意图减少我的生活费用。

事实摆在面前,先生不得不从人性最坏之处揣摸叔父的心绪,与他进行了一次谈判,结果叔父当场翻面,还设法侵吞了先生父母留下的大部分财产。年轻的先生血气方刚,当即也跟叔父断绝了关系,带着尽力抢回的一些财产跑出来独自生活。

这看似是个很平常的为家财翻面失和的亲情故事,夏目漱石在叙述其间穿插着先生的思索以及对“我”的剖解分析,因此便生动而深邃起来,令人不觉进入其角色。

你大概还记得,一次我对你说过世上没有天造地设的恶人,而大多是同善人在关键时刻摇身一变生成的,所以马虎不得。……我以憎恶的情感看待这个叔父,把他视为普通人突然见钱变坏的一个典型,视为世上不存在堪可信赖之人的一个例证。

在这段叙述中,一个受利己主义者侵害,纠结、痛苦、猜疑的先生形象刻画得生动而形象。也为先生之后的悲剧人生埋下了源头和伏笔。

《心》:夏目漱石隐晦文学艺术,及其裹挟的利己主义文化

二、先生对房东母女的猜疑是利己主义的萌芽,设计令K绝望轻生是其演变的反噬

独立出来的先生在一个军人的遗霜家里租了一个单间,生活起居由房东照顾着。她有一个和先生同岁的漂亮女儿,开朗又大方,令先生逐渐为其倾心。房东不但对先生的饮食起居非常用心,还一再摄合先生和女儿。这让先生突然猜疑起来,房东俨然成了那个为了家财而三番五次逼他与堂妹结婚的叔叔。

一个偶然的情况,使我突然怀疑太太说不定以叔父那样的用心促使小姐接近我。这样一来,原本看起来和蔼可亲的夫人,突然在我眼里成了狡猾的阴谋家。

这一部分描写先生的各种猜疑和像狼一样提起的警觉,将受到侵害后的习惯性怀疑人生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不断怀疑、又不停推翻,想靠近却又迫不已要浑身长满刺。

一方面是对房东的提防,一方面又是对她女儿无法抑制的爱意。先生在心里一遍遍自我编撰着即将被迫害,一直被阴谋包围的处境,不管怎么想都觉得合理。将原本想请求房东将女儿许配给他的心一再搁浅下来。

这时,先生的好友K遇到前所未有的生活困境,因他执意向佛,养父母再不愿给予他任何生活费用,亲生父亲也甩手不管。生活宽裕的先生想方设法帮助K,把他带进自己的租房,在生活上极力照顾他。在先生满怀忧郁和孤独的正当口,K的弱势给了他排泄寂寞的出口,但后来发生的事,是他所始料未及的。

向来一副生人勿近的k既然也爱上了房东漂亮的女儿,为此痛苦纠结,一度想鼓起勇气向女孩儿表白。先生这下便慌了,原本是在嘴边的一块肥肉,因为不敢相信天下掉馅饼的好事,还在犹豫到底要不要咬,结果马上就要被K给一口叼去了。先生心里慌成了一团,在内心打起了激烈的斗争。

夏目漱石缓急有序的语言描写中,故事情节在先生和K的几次谈话中慢慢向前推进。先生嘴上与K的假意推心置腹,内心一刻也不停地痛苦纠结、慌乱、谋划,一个极端的利己主义便跃然纸上。这像一个天大的讽刺,又是一个无可厚非的人性黑暗面。

先生设计从K的心里夺走心爱的姑娘后,K看到了先生的丑恶一面,想到自己的懦弱和对友情的至纯依赖,一切都被现实无情地揉虐。K于一个黑夜绝望自尽,只留下只言片语的遗书。先生发现K轻生后,第一时间是飞扑过去拆开遗书是否有提及自己的一些不堪:

我不顾一切地撕开信封。然而我预料的事里一句也没有写。我本来猜想信上不知排列多少使自己难堪的词句,害怕给夫人和小姐看了受到两人莫大的轻蔑。

从冷眼旁观叔父的利己丑恶嘴脸到为了生存、为了夺爱而曝发起来的极端自私,这个过程就像一块洁白的布帛被墨水浸染的过程。先生将内心最不耻的自私和贪婪最后演变成了在自己身上发挥到极致的利己行径,揭露了他后半生在悔恨和痛苦中深陷的内因。

《心》:夏目漱石隐晦文学艺术,及其裹挟的利己主义文化

三、家人的日常与对待生死问题的态度,揭露日本大部分农村人们的狭窄利己形态

我毕业回乡后,父母执意要大摆宴席,把大学毕业看得同娶媳妇一般重要。而我却非常不愿意看到农村人奔着吃的目的来的样子,父亲却说:

他们若不能如愿以偿,便立即说三道四,和东京不同,乡下嗦事多。

意在说是为了堵住悠悠众口,而当下话锋又一转:

也还有父亲的面脸

完全没有在意过我的意愿,而是都奔着脸面和排场而去。这让我一直以来在先生身上看到的那种超然于世的表象有了强烈的对比。人性冷淡的反面是利己形态,在农村的表现就更为直接,一切事物都是直面自身利益。

在家呆了一段时间,父母见我的工作还没着落,并开始催促我给先生写信:

你时常先生先生称呼的那位——求求他怎么样?毕竟这种时候。

在父母眼里,朋友都是能用得上的才叫有用。

父亲病重之后,我犹豫再三不知是否可以给哥哥和妹妹发个电报,让他们回来看一眼父亲。因为哥哥工作忙,妹妹有身孕,父亲的病如果不到刻不容缓的地步,也就是还没到快死的时候,最好还是不要去打扰他们。

这让人看了不由心里一阵悲凉,生儿养儿一场,培养成人成长,离家各自奔赴前程,老父老母也便成了最大的累赘,最后一面也就是送他们上路之时。作者在冷峻的笔锋下并未透露其个人观点,但在平静如水的叙述中却渗透着强烈的无奈和痛苦之感。或许这就是所谓的人生,代代更迭,却谁都不能也不会为谁而停留,再亲的人也都有间隙,都无法避免利己思想。

《心》:夏目漱石隐晦文学艺术,及其裹挟的利己主义文化

四、从文中几大隐线鉴赏文字隐晦表达艺术

夏目漱石一改以往作品的幽默叙事风格,笔触转为隐晦形式的表达,在文中呈现抽丝剥茧的朦胧和畅快之感。主要表现在几大隐线中所暗喻、以其埋伏笔的几个情景中:

①神秘的探墓

在与先生的交往过程中,那个位于杂司谷墓地的一个坟墓就成了彼此讳莫如深的话题,尽量避而不谈,但却是每一次探讨人性时无法忽略的存在。我初次跟随先生前去墓地时,他表现的慌乱和抵触便在读者心里埋入了追根问底的种子。

穿行在墓地时,面对我一副无知的欢天雀跃,先生冷不丁来一句:

你还没认真考虑过死这件事情吧?

一句看似平常的问话,其间却包含着对我当时表现的不满情绪,再联合后来他信中的内容,了解神秘墓地的主人和过往时,才明白这其中还包含着一层意思,那就是:死是个严肃的话题,它带着不可逆的残酷,留下永不能抹灭的伤痛和遗憾。

②先生谈话中的暗示

得知我父亲得了严重的肾病时,先生突然关心起我的家产问题,并且一再强调这种病是很难预料病人什么时候过世,让我最好尽快把家产划分清楚。

乡下人反而比城里人还要坏。还有,你刚才说了,你的亲戚里边,好像没有可算是坏人的人便你是认为世间存在坏人那种人的吧?世人不会有像是从坏人模子铸出来的坏人,平时都是好人,至少是普通人,而到了关键时刻,就摇身变成坏人所以才可怕。大意不得。

廖廖数句话语其实已经把他自己的遭遇讲给了我听,那些看似不像坏人的普通人在关键时候,在利益面前会突然变得让你无法相信的坏。比城里人还坏的人其实是暗指像先生叔父一样的人,劝诫我大意不得,似乎也是对往日自己的大意有所悔意。

每次探索人性的时候,满怀心事的先生都会在言语中告诫我不要对这个世界抱有太纯洁的企望,因为人性的多面是你无法想象的。

直到看完全文后,读者似乎才明白,其实我和先生的相遇,相知,到最后的坦诚过往,就是先生对自我半生的追悔和倾诉。现在的我便是昔日那意气风发时犯下大错的先生。

《心》:夏目漱石隐晦文学艺术,及其裹挟的利己主义文化

③太太的片言只语

对太太的描写,作者可谓是惜墨如金,对其外貌也只用了“漂亮”两个字,在我和先生的交往过程中,太太就像个背景板。太太是先生故事里的主要角色,也是推动故事不可或缺的一个人物,而作者却像是有意要忽视似地将其只用廖廖数笔交往而已。

但当你细细琢磨她的片言只 语,你便会有种细思极恐的感觉,原来,她才是最厉害的人,是隐藏最为隐秘的利己主义者。

我和太太第一次谈论先生时,我假设说,如果先生比太太先走一步,她会怎么样呢?

太太的回答极其隐晦,但她的自信和坦然却是能让人一眼看穿:

我想任何人都不可能像我这样使先生活得幸福,所以才能这么坦然。

在说起先生为何好像对世人世事都抱有一种厌烦的情绪时,太太突然透露:

先生有一个大学时代非常要好的朋友突然死了,不知为何故。

着重点了一下很“奇怪”,便又佯装什么都不知。纯洁无知到这种地步,莫非是常人,两个男人在她眼皮底下争风吃醋,她怎么可以一点都没有察觉。正是她这种无辜和无知,令先生对她爱怜倍致,至死都要保守着那个不再是是秘密的秘密,就怕伤她分毫。

报纸上登出天皇驾崩的消息时,先生看了心情更是消极,太太突来一句看似无意的话:

那你就去殉死好了。

终就还是将一生无为,早已令太太生厌的先生推上了自绝的道路。

小说中这几大隐线的设置非常巧妙,含而不露,发人深思,细析其细微处便感一波胜似一波的冲击之感。这便是夏目漱石平实笔触暗藏的汹涌,在人物的言语,以及其举止皆埋下伏笔,可谓是最平白无奇,而又是最刺激的推理小说。

结语:不管是叔父的贪婪无情,还是先生的自私狭隘,抑或是太太极其隐晦的私心,都是人性的阴暗面,真实却难以直视。夏目漱石并未对其中任何一个人给出看法或观点,而是以隐晦的笔触将人性的利己一面冠以艺术的面纱。这是善的用意,并且文中也不乏人性的闪光点,如我对先生的真挚情感,先生初始时对K的无私照顾,房东太太的和蔼与善良。这便是人性的多样化,作者在剥析人性黑暗面的同时,亦不忘给予读者温暖和企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