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養生是怎麼回事?

zz曹浩軒




經常喝茶,是否可以養生?

在我看來,飲茶一事的確可以幫助身體“養生、保健”,當然前提是“正確飲茶”。

  • 增加飲水量:

這是喝茶給我們帶來的“最實質性好處”,很多人存在“飲水不足”的問題,靠“茶+水”的配合可以美化白開水的味道,以此增加每日的飲水量。

飲水量的刻意增加,必然可以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加速排便,維持健康體溫,預防相關乾燥表徵,是一件好事。

  • 淨化口氣:

這同樣是一則“實質性好處”。有些人存在“口臭”的小毛病,適當飲茶,用茶葉的清香來彌補口臭味道,也是不錯的事情。


  • 飯前適當飲“淡茶”,還能增強食慾:

茶葉中含有一定量的鞣酸、茶鹼等物質,飯前攝入可以增強食慾,讓我們變得更愛吃飯;在乾燥且溫度較高的春夏季節,這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 代替吸菸、飲酒等不健康習慣,修身養性:

生活中有很多“不健康的生活習慣”,但卻有很多人依然再堅持,例如吸菸、飲酒、久坐等習慣。用飲茶這件事代替他們,對身體是一種收穫,對健康是一種負責,實為“善舉”。

當然,請明確,喝茶不能治病,它不是藥物:

茶葉,只是一種飲品,它不存在任何治病的“功能”,飲茶和降血壓、抗癌等詞語並沒有關係。茶葉中的某些成分在動物實驗中的確體現出了降血壓、抗氧化等一些作用,但動物實驗中投放的“某種功效物質的劑量”很大,普通人靠喝茶並不能攝取等量的“功效物質”,所以“治病理論”根本不成立。



飲茶,是件好事,但要注意細節:

  • 喝“淡茶”:

越濃的茶,口感一定會更加“刺激”,但其中所含的鞣酸、茶鹼等物質的量也會更大,飲用後會對胃腸造成更大的刺激,甚至會導致出現胃疼等問題。

而且,濃度過高的茶飲口感不佳,苦澀感會讓心情變得不美好。

飲用淡茶水,不給身體增加額外的刺激;將飲茶當成一種愛好,拒絕過分吹捧。

  • 注意“飲茶時間”,比較推薦“飯後飲用”:

綜合來看,推薦大家在飯後飲茶,避免由於空腹飲茶給胃腸增加刺激,增加“醉茶現象”的發生風險。

飯後半小時,泡一杯溫茶,促消化,美化心情,不失為“飯後的一種享受”。

  • 注意飲茶溫度,適中才安全:

泡茶溫度不做強調,但“飲茶溫度”需要嚴格注意。喝接近於體溫的茶飲,最高溫度不建議超過65攝氏度,不給身體增添麻煩。

喝茶,一種“愜意的養生方法”,推薦嘗試,但不可盲目“行動”。科學看待,適當飲茶,希望每一個人都可以從飲茶之事中獲取“幸福”。



王思露營養師


喝茶養生已經是中華幾千年的智慧結晶,但也並不是所有的茶適合所有的人,也要根據飲茶人的自身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茶飲。

例~寒性體質的人就不適合喝屬性寒涼的茶飲,比如菊花茶;熱性體質的人,就不太適合喝發散辛熱的茶飲,比如薑茶……

還有,也要根據一天不同時間點,喝什麼茶也有不同,總之,一定要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茶飲,才能起到真正的養生作用!


菊子姐聊健康


茶葉有豐富的內含物質,喝茶的時候,敏感的舌頭能迅速將茶湯裡的滋味傳達給大腦,這樣我們就會產生滿足或者享受的感覺。但是,舌頭所嚐到的滋味究竟是什麼物質呢?

茶湯中的呈味物質歸納起來可分為:糖類、氨基酸、酚性物及其氧化產物(主要為茶多酚)、嘌呤鹼(以咖啡鹼為主)、有機酸和茶皂素等。其中以茶多酚、氨基酸和咖啡鹼對茶葉品質影響最大。茶葉滋味是人的味覺器官對茶葉中呈味成分的綜合反應。因此各種呈味成分含量多少,彼此之間比例的改變都會影響茶湯滋味。

澀味——酚類物質及其氧化物

茶湯中的酚類物質以兒茶素含量最高。酯型兒茶素呈苦澀味,收斂性強。一些茶湯入口引起的澀味主要是因為酯型兒茶素與口腔黏膜蛋白質反應形成不透水物質,引起收斂。從感官的角度講,澀味也是刺激觸覺神經末梢產生的。

苦味——嘌呤類物質(咖啡鹼為主)

茶葉中含有的嘌呤類物質中咖啡鹼是主要呈味物質,咖啡鹼呈現苦味。由於其遇熱易揮發性,因此在茶葉多次沖泡過程中含量呈明顯下降趨勢。咖啡鹼由於具有刺激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同時對活躍大腦皮層細胞、刺激胃液、膽汁分泌都有作用,因此形成是人們對茶葉嗜好的主要物質。

茶湯中花青素也是苦味的來源成分,花青素在茶湯中含量超過它的閾值時茶湯有明顯的苦味。150毫升茶湯含有15毫克花青素時,就有明顯的苦味。紫芽中含有1%甚至更多的花青素,夏茶由於受強光照射,花青素含量高,多紫芽,也是夏茶多苦澀,品質差的原因。

鮮味——氨基酸

綠茶滋味要求醇和甘爽,其中甘和鮮爽的口感都與茶葉中的氨基酸有關。茶葉中的氨基酸種類很多,呈現的特點也不盡相同。其中含量最高的是茶氨酸,這也是茶葉中獨有的一種氨基酸。茶葉中含量較高的氨基酸主要有穀氨酸、天冬氨酸、精氨酸、谷酰胺、天冬醯胺等。就每一種氨基酸的味質特點來說,並非所有氨基酸都呈鮮味,大多數氨基酸是呈甜味或苦味。

據有關資料報導,L型氨基酸大多數呈苦味,少數呈甜味或鮮味;D型氨基酸均呈甜味。自然界中構成蛋白質的氨基酸都是L型的,因此,茶葉中蛋白質水解得到的氨基酸給予茶湯的味質多為苦味。茶葉中游離氨基酸的構型雖難斷定,可以肯定它給予茶湯的味質決非僅為鮮味,也有苦味和甜味。這些不同味質經過不同的配比和綜合作用,便構成了茶湯的各種不同味感特點。

甜味——糖類及其他物質

茶湯中呈現甜味的糖類主要是茶葉中含有的單糖和雙糖等可溶性糖,糖類的含量並不高,但由於人類味覺器官對甜、苦味道的不同感受閾值以及不同味覺的感受位置,茶湯中少量的糖在人們感受到輕微苦味之後反而呈現較強的感受,甜味與苦味的協同作用產生品茶時的愉快感受。茶湯中還含有一定量的果膠和酚類物質的糖苷也對茶湯滋味的形成起作用。水溶性果膠可以使茶湯產生厚、醇的口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