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如何看一些学者也来争做网红?

定远2000


这是由互联网和自媒体的崛起造成的。

在没有互联网之前,信息的传播主要靠传统的广播、电视、报纸、期刊、书籍等等传统媒体来进行,那时候的媒体属于高门槛的专业机构,少数人掌握着社会舆论信息传递的权利,社会大众属于信息的受众,新闻事件的旁观者,通常没有或鲜有表达观点、提出建议以及展现自我的话语权。

然而,伴随着互联网以及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和不断进步,作为新媒体的“两微一端”迅速兴起并快速普及,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联系方式和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彻底变化。

与传统媒体相比,基于互联网的自媒体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

1.信息传播范围广。传统媒体为主的年代,信息传播渠道掌握在少数专业人员手里,媒体精英化,这导致信息传播的范围相对有限。而互联网改变了这种状况,手机的普及,信息技术的进步,使得社会进入了自媒体时代,每一个普通人都可以通过一部手机成为一名记者,在各种平台上通过写文章、发视频、发照片等方式传播自己的信息,表达自己的观点,运营自己的品牌,发出自己的声音,也可以通过手机来接受互联网传递出来的各种信息,自媒体平台已经占据了许多人的日常生活,成为人们日常获取信息的第一方式,媒体进入平民化大众化时代,使得信息的传播范围非常广。

2.信息传播速度快。传统媒体传播信息需要经过采编、排版、印刷、播发等诸多环节,需经过相当长的时间。而自媒体却具有很强的实时性,能够随时随地在网络平台上发布信息资讯,并在短时间内传遍整个网络,传达到每一个受众那里,信息传播的速度非常快。

3.交互性强。自媒体开通有直播、评论、转发、点赞、关注等功能,信息发布者与观众可以进行双向交流,大家通过相互点赞、评论等,互动性非常强,在互动中接触到不同的思想,学到了很多方法,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感情,达到深度联结。

4. 影响力大。由于自媒体信息传播范围、广速度快,人与人之间交互性强联结程度深,使得其影响力特别大,一个热门事件可以迅速受到广泛关注和推动,一个热门人物也一样可以迅速被广泛认识,成为网红,受到关注。

5.经济回报高。在流量为王的时代,很多平台为了吸引流量,都设置了经济鼓励措施,在平台上注册账号、发文章发视频达到规定条件,可以赚取一定的报酬。一个拥有巨量粉丝的网红可以获得相当丰厚的经济回报,迅速富起来,成为百万、千万富翁,这些年自媒体造就了一个又一个富豪神话,使得其成为很多人创业成功的新途径。

作为专家学者来讲,他们的责任和义务是开展学术研究和理论探索,并把拥有的学术观点、掌握的专业知识、研究的理论成果向社会大众传播,实现学术的交流,知识的普及,理论的推广,成就自己的学术成就,为人类文化发展和文明进步作出应有贡献。这些工作过去主要靠传统媒体来实现,现在自媒体越来越显示出相比传统媒体的巨大优势,其信息传播的广泛性快速性,使得专家学者们的专业知识和学术研究成果可以更快、更广地得以传播和普及,提高交流推广的速度和效率;其较强的交互性可以使这些专业知识、研究成果得以和大众更多更深入的进行进一步讨论;其强大的影响力可以使专家学者们得以被大众广泛所认识、熟悉乃至喜爱、关注,增加他们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其经济激励措施又使得专家学者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丰厚的经济回报,因为专家学者往往都被大众所爱戴甚至崇拜,在自媒体平台上受到追捧关注,收获巨量粉丝,可以为他们带来不菲的报酬,这些报酬即解决了专家们的生活问题,可以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准,改善生活水平,又可以为专家们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经济保障。多全其美,多方受益,学者争做网红,何乐不为呢?


芙蓉国


其实,学者来争当网红没有什么坏处,如果有真才实学的学者成了网红,至少可以传播一些有用的知识,如果这学者是一个正直的人,而且热爱祖国,那就能传播正能量,对国家对社会对网民,都是有益而无害的。

现在,很多学者名人,一不小心就成了网红,我个人认为,钟南山就是现阶段最著名的网红。网红有两种,一种是传播正成量,不计报酬的,一种是以捞金为目的,不择手段的。

真正的学者,一定是有社会责任的;学者争当网红,虽然有争议,也无法掩盖市场的需要。中国是一个崇尚名人的社会,名人效应在当今的社会被无限地放大,现在的年青人都很焦虑,都需要心灵的按摩,学者网红的出现,正是时候。

学术娱乐化,艺术通俗化,在网络的引领下,已经深入人心。在大经济时代,学者下海已经不奇怪了,当初就有教授放下教鞭去卖安利呢?利益的驱使没有什么不可以的,只要是凭过硬的学识去赚钱,没什么丢人的,知识就是用来造福社会的。

我认为,学者争当网红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总比那些低俗的搞怪,甚至不惜裸露身体的网红要好得多,虽然我们不缺少心灵鸡汤,但学者网红带给我们的毕竟是一些干货。

学者为什么会成为网红,是因为他们抓住了当今社会的两大痛点,那就是国人的焦虑与认识落差,网络平台上的媚俗,甚至是低级趣味的东西,已经不能满是网民的心里需求,人们就希望出现一些高层次的东西,如是,学者网红就应运而生了。

我认为学者争当网红,是非常好的一件事,对提高国民的素质和素养有具大的极积意义,如果有更多的学者霸屏,引领网民,传播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中国科技文明的发展,一定会更快更强。




独吟黄昏


其实每一个人内心中都希望自己是一个“名人”“红人”,而恰恰网络成就了很多人的这个“梦想”。而一些学者也为什么来赠“网红”呢?我想可能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理由。

一是学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个普通的人,他们也有大众的心理。“人怕出名猪怕壮”的旧思想早已随风而去,想成为一个“红人”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大众心态。

二是学者的成果也需要通过网络让大众认知。学者的成果肯定想大众的认可才能成其为成果,而一旦成为“网红”,他的成果就可以迅速得以传播,而让大众认知或者接受。

三是某些学者想成为“网红”可能是一种营销手段。一些学者可以借网络的传播广泛性,通过成为“网红”来推销他的作品,借以“聚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