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後期,如果司馬家族不反,曹魏政權會不會統一三國?

歷史緣來有此


直接決定西晉王朝,一統天下的,其實有兩派人,一派是滅亡蜀漢的人,代表人物是鄧艾、鍾會。一派是滅亡東吳的人,代表人物是羊祜、王濬以及張華。

所以說如果司馬家族不反曹魏,只要看看這兩派人馬能否在曹魏得到重用,那麼就能夠得知,曹魏能夠一統江山了。

鄧艾是司馬懿一手提拔,鍾會家族深受曹魏大恩。

  • 鄧艾是司馬懿的鐵粉。

的確是司馬家族的鐵桿粉絲,為什麼呢?因為他是司馬懿提拔上來的。過去鄧艾只是一個屯田的軍官,壓根就沒什麼權力。

他比較好學,尤其是對地理知識,簡直到了痴迷的程度。不過就算你是千里馬,如果沒有遇到伯樂的話,一切也都沒有任何價值。

冬十月,艾自陰平道行無人之地七百餘裡,鑿山通道,造作橋閣。山高谷深,至為艱險,又糧運將匱,頻於危殆。艾以氈自裹,推轉而下。將士皆攀木緣崖,魚貫而進。先登至江由,蜀守將馬邈降。蜀衛將軍諸葛瞻自涪還綿竹,列陳待艾。艾遣子惠唐亭侯忠等出其右,司馬師纂等出其左。忠、纂戰不利,並退還,曰:“賊未可擊。”艾怒曰:“存亡之分,在此一舉,何不可之有?”---《三國志》

鄧艾是遇到了伯樂,他的伯樂就是司馬懿。此前鄧艾還在搞屯田的事務,完全看不出有發家致富的可能。

可是他向司馬懿提出了一系列主張後,得到了司馬懿的信任。首先就是開鑿河渠,興修水利。其次則是在淮北、淮南實行大規模軍屯。

司馬懿對此非常滿意,從此開始重用鄧艾,所以說如果司馬懿不掌權的話,那麼鄧艾也就沒有出人頭地的機會。那麼他日後也就無法從陰平小道殺過去,滅亡蜀漢王朝。

  • 鍾會家族世代都是曹魏臣子。

在討伐蜀漢的大軍之中,主帥並不是鄧艾,而是鍾會。作為曹魏重臣鍾繇的兒子,鍾會在曹魏地位也是相當高的。

因為非常聰明,20歲的鐘會就出道做官了。等到司馬家族奪取了曹魏權力以後,鍾會主動投效到了司馬昭帳下,成為了他的心腹。

鍾會成功幫助司馬昭,粉碎了曹髦妄圖奪權的計劃。由此可見,鍾會是個不折不扣的叛徒,此後入蜀的表現也證明了這一點。

如果司馬家族沒有反叛的話,鍾會依舊可以得到提升,以他鑽營的表現,加上豐厚的家底,爬上來是早晚的事情。

鍾會帶著20萬大軍入蜀,成為了牽制姜維8萬人馬的重要力量,為鄧艾偷襲蜀中做出了不小的貢獻。所以即使司馬家沒有造反,鍾會依舊可以這麼做。

  • 小結:由此可見,一比一打平手,未必能滅蜀。

司馬家不奪權,雖然鍾會依舊能夠成為領軍統帥,可是鄧艾就沒辦法被提拔上來了。鄧艾要是不從陰平小道偷襲的話,那麼滅蜀的計劃是很難實現的。所以未必能夠滅亡蜀漢。

羊祜是曹魏嫡系,王濬和張華都深受司馬炎厚恩。

  • 羊祜是夏侯霸的女婿。

在滅吳的戰役之中,前期所有的工作,都是羊祜一個人在做。他作為荊州都督,對東吳觀察研究了十多年時間,為晉武帝滅吳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夏侯家族和曹家一直以來是不分家,因為曹操的老爸曹嵩是夏侯家的孩子,只是過繼給了曹騰做養子,所以說曹操既是曹家人,也是夏侯家的人。

夏侯淵是曹操的兄弟,夏侯霸是夏侯淵的兒子,夏侯霸的女兒,嫁給了羊祜。所以說羊祜是夏侯霸的女婿,也就是夏侯淵的孫女婿。

祜卒二歲而吳平,群臣上壽,帝執爵流涕曰:“此羊太傅之功也。”因以克定之功,策告祜廟,仍依蕭何故事,封其夫人。策曰:“皇帝使謁者杜宏告故侍中、太傅鉅平成侯祜:昔吳為不恭,負險稱號,郊境不闢,多歷年所。祜受任南夏,思靜其難,外揚王化,內經廟略,著德推誠,江漢歸心,舉有成資,謀有全策。昊天不弔,所志不卒,朕用悼恨於厥心。”---《晉書》

有這麼一層關係在裡面,那麼我們就能知道羊祜對司馬家族最初是什麼態度了。當司馬懿和曹爽爭權的時候,羊祜是兩不相幫,不願出山。

司馬昭掌權以後,羊祜也是拒絕了他的提拔,在家留守了十多年時間。一直等到司馬炎上臺以後,羊祜才是真正開始發力了。

他被司馬炎任命為荊州都督,總領荊州地區的軍務。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羊祜開始研究起了滅吳的計劃。

以羊祜和夏侯家族的關係,再加上他本人的才華。如果司馬家族沒有反叛,其實他也是有機會成為荊州都督的,曹魏滅吳也是有希望的。

  • 王濬和張華,沒有司馬家的提攜,可上不來。

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這裡所講的就是王濬帶著大軍順著長江攻打東吳的場景,由此可見,攻打東吳的主力,其實就是王濬從益州帶來的這支水軍。

在曹魏政權還在的時候,王濬的地位並不高,一直處於混日子的狀態。可是司馬家取代曹魏以後,王濬逐漸開始發力。

先被任命為巴郡太守,後來又被提拔為廣漢太守,晉武帝時期,王濬平叛有功,被封為有實權的益州刺史,那可是真正的封疆大吏了。

在晉武帝的支持下,王濬在益州拼命建造大船,以此作為滅亡東吳最好的工具。此後王濬成為了攻打東吳最重要的一支力量。所以司馬家不篡曹魏,王濬估計也沒什麼希望被提拔上來。

張華是支持晉武帝伐吳的重要大臣,也為晉武帝伐吳提供了很多建議。在伐吳的過程中,張華主要負責後勤糧草的供應。

及將大舉,以華為度支尚書,乃量計運漕,決定廟算。眾軍既進,而未有克獲,賈充等奏誅華以謝天下。帝曰:“此是吾意,華但與吾同耳。”時大臣皆以為未可輕進,華獨堅執,以為必克。---《晉書》

張華本身是沒有做官的,在朋友的推薦下,他才得到了司馬昭的重用,擔任了中書郎的職位。司馬炎稱帝以後,張華的春天總算來了。

他被司馬炎封為了黃門侍郎,關內侯。因為他超強的記憶力,成為了晉武帝的得力幫手。此後甚至被封為中書令,成為了名副其實的西晉丞相。

如果沒有司馬昭的話,可能就沒有張華的未來。張華要是沒上臺,那麼支持晉武帝伐吳的就會再少一個人,伐吳的機會就更渺茫了。

  • 小結:羊祜對王濬和張華,一比二的關係。

這三個人對伐吳的成敗,同樣都很重要,缺一不可。所以司馬家如果不篡曹魏的話,那伐吳成功的希望十分渺茫。

總結:司馬家一統天下,是有優勢的。

司馬懿提拔了鄧艾,司馬昭提拔了王濬和張華,這三個人在一統天下的大業上,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

所以如果司馬家不掌權,我們很難得知,是否會有相應的其他人才,被挖掘出來,來幫助曹魏一統天下。或許江山一統的時間,會再往後拖延吧。

《晉書》

《三國志》


江湖小曉生


實際上,恰恰是因為司馬家族動了謀朝篡位的“小九九”,才導致三國統一的進程滯後了不少。倘若不是“四馬分曹”打亂了曹魏王朝的發展軌跡,光憑蜀漢和東吳這兩個地方割據政權的勢力,根本無法與曹魏並存半個世紀之久。

曹魏國力遠勝蜀吳,天下歸魏實乃大勢所趨;

我們常說,三國時期是“魏蜀吳三足鼎立”,其實這就太抬舉蜀漢和東吳了。因為,與坐擁中原的曹魏相比,僅得益州一隅的蜀漢和控制東南的東吳,充其量不過是偏安一隅的地方割據政權而已,兩者即便湊在一塊,其國力也還是遜色於曹魏。

從疆域上來看,在東漢三十州中,僅曹魏一家便獨佔了九個(司隸、徐州、青州、豫州、冀州、幷州、幽州、兗州、涼/雍州)。而實力次於曹魏的東吳,才大致控制揚、梁、荊三州,其中揚、荊兩州北部,有部分州郡還是控制在曹魏手中。至於蜀漢則混得更差,僅控制益州一隅之地。

從人口規模上來看,曹魏擁有440餘萬人,東吳擁有250萬人,而最弱的蜀漢其人口還不足百萬。也就是說,蜀吳兩國人口相加,也還是比曹魏人口少了100萬左右。

由此可見,曹魏的綜合國力對比於蜀吳兩國,可是佔據著很大的優勢。因此,三國時期的格局並非“魏蜀吳三足鼎立”,而應該是“蜀吳聯合,以抗強魏”才對。所以,天下歸魏其實是必然結果,跟“司馬家族反不反”沒有必然聯繫。

然而,司馬家族雖並沒有改變曹魏統一天下的結果,但卻很大程度上延後了其統一天下的進程。

因為,曹魏皇族本身並不昏暗,開國的魏文帝曹丕及之後的魏明帝曹睿,都是文韜武略的明君。即便是被司馬家族架空後,曹魏皇族也有一位滿腔熱血的高貴鄉公曹髦,他不甘淪為傀儡,有冒死“撥亂反正”的決心和勇氣。

倘若司馬家族不是從一開始就打著謀奪曹魏江山的算盤,而是盡心輔助曹魏幼主,盡力報效朝廷,曹魏王朝便不必被內部鬥爭和殺戮所耽誤,可以加快消滅蜀吳,統一天下的步伐。

可惜,司馬懿不光狼子野心,而且還心狠手辣。他不顧曹操、曹丕、曹睿三代君主的知遇之恩,奪權專政,架空宗室,欺壓曹魏幼主。

當初,司馬懿在發動高平陵政變時,曾以洛水為誓,承諾只要曹爽服軟投降,則只免去他的官職,寬恕其一族及黨羽。結果,司馬懿事後卻背信棄義,以謀反的罪名將曹爽全族誅殺殆盡,還將其黨羽何晏、丁謐、鄧颺、畢軌、李勝、桓範等一眾臣僚,全部斬盡殺絕。

而通過血腥政變奪權的司馬懿,之後更加瘋狂,開始對曹魏內部反對自己的勢力進行瘋狂的鎮壓和殺戮。王凌、令狐愚因不滿司馬懿專權獨斷而起兵,司馬懿率軍討伐,王凌事敗,服毒而死。然而,司馬懿並不滿足於軍事上的勝利,居然還挖開王凌和令狐愚的墳墓,將兩人剖棺暴屍三天。一系列所作所為,令人髮指!

司馬家族在曹魏內部掀起了一系列政治鬥爭,致使曹魏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深陷內耗漩渦之中,無法將精力和重心放在對蜀吳的攻勢上。這無疑使曹魏統一天下的進程被動延後,從而導致三國並存的局面進一步延長!



這些歷史要讀


先直接說答案,無論司馬家族反與不反,最終三國都必將走向統一,司馬家族篡魏後,加速了統一的進程而已。

下面,掌心先從宏觀層面,說說為什麼三國必將走向統一,主要是基於兩個方面。

一方面證明王朝正統性的需要。

在封建社會,一個政權能否長期穩定地存在,證明政權合法正統是最重要的。

曹魏王朝雖然是獻帝禪讓得來的,程序到位,手續完備,但如果不能真一實現華夏大一統,那個也只是自嗨而已。畢竟還有蜀漢,東吳兩個自稱為帝的政權存在。

這一點非常像戰國時期,雖然七個諸侯國都自稱為王,但如果不能統一,那就只能算作諸侯國,所以七國都時刻想著兼併統一,以到達周天子的地位,這才算是真正的王朝。

正如 《三國演義》第一回道:

“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週末七國分爭,併入於秦。及秦滅之後,楚、漢分爭,又併入於漢。漢朝自高祖斬白蛇而起義,一統天下,後來光武中興,傳至獻帝,遂分為三國。”

所以無論是曹魏政權,或者是後來的司馬政權,甚至蜀漢、東吳,無不是以實現最終統一為目標,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確保的皇權的合法正統性,才能確保江山永固。

另一方面是華夏文化的向心力。

周代建立了以周王為天子代表政權主權,各諸侯分封建國的王朝體系,封土建國制,經過幾百年的兼併和交流,形成了華夏文明的共同認識,這一共同認識就是以後幾千來,必然走向統一的核心紐帶。

到了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中央高度集權的大一統秦王朝,統一了文字、道路、度量衡,統一實現郡縣制,奠定中國兩千餘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

近現代史學先驅柳翼謀道:“始皇時代之法制,實具偉大之精神,以一政府而統制方數千裡之中國,是固國家形式之進化,抑亦其時思想之進化也。”

大一統的華夏文明是分久必合的內因。

上面是從宏觀層面講了,為了必然會走向統一的內因,下面再具體分析三國最終的必然性。

一是力量對比。

曹魏政權代漢後,由於佔據中原,得經濟、政治、文化,和統治面積、人力資源等各方面的優勢,又經過幾十年的穩定發展,國力已經非常強盛。

據《三國志》記載,在晉統一三國時,魏蜀吳三國的人口和兵力數,魏國103萬戶,總兵力約50萬;蜀國28萬戶,兵力10萬;吳國52萬戶,兵力23萬。

東吳雖然也得到了發展,但由於蜀漢長期堅持北伐,造成國力嚴重衰退,三足鼎立的政治平衡格局被打破,這為三國最終統一,創造了重要條件。

人口和軍隊數永遠是一個國家獲得戰爭勝利的根本保障,最終司馬政權依靠人口和軍隊的壓倒性優勢,取得最後勝利。

二是人心向背。

三國自公元220年曹丕稱帝建立曹魏,至公元280年西晉滅東吳,統一中國,分裂了60年,這期間三國之間徵連連,用兵無數。

甚至上溯到公元184年黃巾之亂起,長期的戰亂,民生凋敝。曹操曾在詩中寫道,“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就是當時民生的真實寫照。

一個統一穩定的王朝已經是人心所向。

換句話說,如果司馬家族不反,三國最終也會走向統一,統一三國的也許是曹魏,也許是東吳,也許是蜀漢,只不過是時間長一點而已。

司馬家族取代曹魏,建立晉王朝,繼承了曹魏的政治, 軍事、經濟等各方面的優勢,同時以司馬師、司馬昭、司馬炎為代表的新勢力,其政治統治力顯然強於已經走向沒落的曹家王朝,更加壯大了統一三國的實力,從而加速了三國的統一進程。

以獨特視角品讀歷史,用淡泊心態談笑古今,掌心讀歷史歡迎各位看官繼續關注點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