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链来了,5G还有用吗?

Trulangpo


星链来了,5g照样大规模的使用,只是有了星链,那些大山,荒漠,海洋里等无法铺设光缆和地面基站的地方,能够通过星链更好的进行网络通信了!

至于,密集的城市区域,用星链上网通信可能都可以把它的网络挤爆了!

有人这样计算过,星链计划每颗卫星设计峰值的带宽为20G(bps),按马斯克发射4.2万颗卫星计算的话,那么星链计划的总带宽为84万G(bps),如果按当下5g上网宽带峰值1g算的话,可以同时满足84万人上网!

所以看这容纳量在全球人数面前也太微不足道了!

即使大家不会同时这么高带宽上网,那么咱就按一些平均带宽需求来算的话,这星链满负荷也只能满足同时几千万人的上网需求!这放到一个大城市里,分分钟给你卡掉线了!

再来看看当下5g,它是要建设成覆盖30亿人的规模,这星链要达到这个规模要发射多少卫星?要投资多少的金钱?还要多久才能建好?

针对星链计划,马斯克也比较机智,自己也曾这样说,星链计划就像一个位于外太空的巨大无线路由器,如果计划完成,在全球任何一个偏远地区都会有卫星提供的网络服务!

由此可以看出他也在强调偏远地区的覆盖,可以说星链在偏远地区的作用会大一些!在大城市不太实用了!

综上可以这样说,星链对5g的使用并不会造成什么冲击,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作为5g的补充的!


一哼二哈


应邀回答本行业问题。

星链和5G不冲突,而且星链也可能无法正常的商用。而且即使星链可以正常商用,也主要是面对一些高端用户,普通个人用户也使用不起。

星链计划的成本其实是非常高的。

星链计划,一改再改,现在的计划是发射42000颗卫星完成全球的覆盖。即使按照目前的一箭六十星的状态,也要发射700次才能完成。

而目前星链卫星的设计寿命只有5年,也就是每5年就需要把这么多的卫星再发射一遍。卫星发射的成本、卫星的成本、维护的成本,以及补卫星的成本,这都会导致星链计划的成本高昂。

而且,马斯克的星链卫星的单星容量其实也不高,只有20Gbps左右,也就是相当于目前5G基站的一个AAU,大家可以在脑海里想象一下,某个运营商建设了42000/3=14000个5G基站,可以给用户提供1Gbps的下载速率,那么可以提供给多少个用户呢?

为什么现在运营商要建设这么多的5G基站,在城市中心建设一个高高的类似电视台的基站不就完事儿了?那么容量呢?

成本高,容纳的用户数量少,这就决定了马斯克的星链计划,也必然是一个昂贵的商用项目,而不是和现在某些人想象的什么免费的卫星WiFi。

5G是做为公共移动通信网络存在的,用户的使用费用很低。

5G和以前的1/2/3/4G一样,都是陆地公众移动通信系统,需要建设大量的基站。而为什么需要建设这么多的基站,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为了提供给大量的普通用户使用,做为一种普遍服务使用。5G和星链相比,服务的对象就不同。5G是给大部分用户使用的廉价的移动通信业务。


可能也有一些人说什么现在的5G我也用不起,这是有可能的。但是连5G都用不起的,就不要去想什么星链了,你一年的电话费都不够星链一个月的费用。

也就是一些有钱人,在缺少5G覆盖的区域(在欧美大部分运营商根本就不去那些偏僻的地区建设基站,大部分欧美的基站就是在城市区域),以及无法建设5G基站的区域提供替代性的服务。

对于飞机、游轮这些交通工具上使用星链提供服务,还是有一定的商业价值的。

星链计划的终端也是特制的。

星链计划,手机等终端无法直接使用,需要外接一个专门的星链终端,而且需要放置在无阻挡的室外区域,这样才能正常的工作,这种终端的大小类似现在户户通的小锅。

现在的星链计划,和最初马斯克吹牛的也不一样。

以前之所以被称为星链,那是因为星链的卫星之间可以通讯,是做为替代骨干网的一种模式存在的。星星之间的高速无线通信,可以替代现在的骨干网的光纤,给一些光纤覆盖率不高的国家使用。但是现在的星链计划,星星之间的高速通道暂时还不存在,需要建设大量的地面站去进行中转,这也使得用户如果想要使用星链上网的话,就需要靠近这些的地面站,否则的话你的时延会大的可怕,也就基本无法使用了。


总而言之,马斯克的星链计划,和5G根本就不是一个东西,星链替代不了5G,它无法和5G一样提供普遍性的服务。而且,星链你计划是否可以商用也是一个大大的疑问,就目前来看,只发射了422颗卫星,连42000颗卫星的零头都不到。

以上个人浅见,欢迎批评指正。喜欢的可以关注我,谢谢!

认同我的看法的请点个赞再走,再次感谢!


通信一小兵


马斯克的星链几乎不会对5G产生任何影响。

首先,星链能否如期建成,实现其现在发布的完整方案,都存疑。星链计划的方案其实仍还在不断的研究和补充中,现在最新的说法是采用4万多颗低轨道卫星通信,轨道高度500公里左右。

这么庞大的卫星通信系统,建设周期可能要很多年,而且这么复杂的通信系统技术上还不成熟,要在建设过程中持续不断的解决技术难点,因此星链系统能否成功,或是正式的商业运营时间,都难以确定。可以预计的是,肯定还会很久远。

其次,星链和5G是两码事,即便是星链能运行起来,对5G的影响也是很小的

星链

存在问题:

从技术及运营上看,该系统至少存在如下三个很难解决的问题:

1、数万颗卫星不但要和地面中继站通信,卫星之间还要通信和互相协同,这么巨大的通信控制和协同工作量是天文数字。

2、手机不可能直接和卫星通信。这么远的距离,即便手机能接收到卫星信号,卫星也接收不到手机的信号,如此一来就必须有专门的地面中继站。至此大家明白了吧,仅有一大堆卫星还是不够的,不还是要建设大量的地面站吗?这和地面的5G基站有何区别?

3、数万颗卫星的运行控制、调度,系统极为巨大。卫星寿命一般5年左右,损坏及更新补发每年下来竟然要近万颗,这可真是个超级大工程。要知道目前全世界各国在运行中的卫星总共也不过2000多颗!庞大的运营费用能保证盈利吗?

其实除了上述技术性和运营问题,还有个几乎确定的不可解决的问题:各个国家对无线电频率的政策管控。数量庞大的卫星及大量地面中继站,各个国家都会批准吗?这么密集的通信系统,信号干扰和其它各种系统的冲突如何解决?

其实,星链规划的这数万颗卫星,尽管从惯例上讲卫星是谁先发射谁就可以占据相应的轨道,但是星链的卫星太多了,会严重影响和干扰人类其它的活动。比如天文观测,其它的卫星发射和运行等。而且这么多低轨道卫星时刻都在全球各国的头顶上,这些卫星会不会有军事任务搭载?

这么多顾虑、不确定性下,星链的未来根本就是还未可知。

事实上还存在星链系统的通信容量不足问题。尽管有这么多卫星,计算一下就可知道每颗卫星覆盖的面积过大。地球的表面积总计约为5.1亿平方千米,因此每颗卫星需要覆盖的地表面积约是1.2万平方千米!在这么大的面积上,5G基站可能至少需要数千个以上,如果是城市区域则甚至需要数万个5G基站!你该知道了这星链能提供的容量相比于5G是多么有限了吧。

优点:

基于卫星通信系统天生的优势,星链系统覆盖能力确实高。但是很难满足城市或自动化工业密集区域的高并发密集通信需求的。

咱们再来看看5G。

5G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简称。5G具有双向高速度、低时延、支持高并发持续连接的能力,是未来数十年的人工智能+物联网时代的信息高速公路。

优点:

5G系统已经形成了国际标准,而且所有国家都有成熟的电信运营商以及丰富的2G、3G、4G运营和建设经验,可以说5G系统的建设是毫无风险的,已经在紧锣密鼓的建设和运营中了。

而且5G国际标准经过了全球领先的通信设备厂商、运营商、科研机构的长期研究和充分论证,其性能是满足下一代通信要求的,性价比很高。

5G也有缺点:

基站覆盖距离短,基站数量需求庞大。所以偏远地区、海洋很难覆盖。

结论:

即便是星链系统成功建设起来,5G当然还有用,照样还是能达到既定设计目标。

当然这两个系统如果同时存在,倒是有互补的作用。即5G继续负责城市、道路、工业区域等的密集、高速、低时延移动通信需求。而星链可以负责农村、偏远地区、海洋及空中的飞机、海上的轮船的通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