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些大學對外省只錄取一人,該怎麼保證穩進?

維奧


這種情況比較少,省外大學某個專業在你們省只招一個人的情況可能更多一點。

這種事情下,可以找出往年這個專業的錄取分數,與本科批次線做專業線差,看看今年的本科批次線加上專業級差能不能低於你的高考分數。如果連續三年都可以低於你的分數,那麼今年的被錄取的可能性會較大,最好能低5—10分左右,這樣更保險一些。

除了專業線差法,還有位次法也可以判斷。總之,多用計算方法檢驗,會更能接近真實結果。預祝你金榜題名!





高考志願武老師


想要提高報考的成功率,最簡單有效的辦法,就是參考過往三年這個學校在本省的最低錄取排名,然後對比你今年的高考成績在全省所處的位置。如果你的位置比往年的最低錄取排位名次高,就有很大機會被錄取。雖然說每年高考人數和高校招生計劃數的比例會有所變化,但其實最近幾年的浮動並不會太強,你當年高考省排位置比過往3年的最低錄取排位高的越多,錄取成功率就越大。最極端的情況是,假設你考了600分,省排名在2200左右,可你卻跑去報一所切線分為430分、省排在80000名以後的二本批次學校,那麼基本上沒有人是你的對手。就算這個學校只招一個人,我也可以保證你能穩進,除了有另外一個考601分的“傻子”跟你搶這個名額。

當然,我們已經說了上述的這個例子肯定是過於極端的,正常600分以上的學生肯定是要考一所名牌大學。所以我們要討論的重點是,無論你的成績如何,怎麼樣才能發揮分數優勢,挑選到性價比最高的大學。即便這一所大學或者幾所大學在你們省只招一個學生,你也有希望被錄取。

  • 先說一個例子:

幾年前,我曾經幫一個學生報考高考志願,這是一個文科的孩子。分數高於本一線30分左右,最後被一所211大學的法學專業錄取,這個專業在她們省只招2個學生,她便是其中之一。她當年的高考分數,比這所學校的大學最低錄取分數線多了1分,算是非常幸運的。

我簡單總結一下當時的報考思路

  • 首先,因為每一年高考的難度不一樣,所以參考分數的意義不大,關鍵要看省排名。我們選取的可以衝刺的目標大學,過往3年的大學最低錄取省排名,一定不能比考生當年高考的省排名高太多,這是第一個條件。

  • 其次,參考一下當年全省“一分一段”數據,看一下每一分大概有多少人,如果你要衝刺一個好專業的話,那麼要把專業梯度分考慮進去。把最喜歡的專業放在第一個,這樣可以在所有被提檔考生中建立分位優勢。

  • 第三,因為本一批次有6個志願,假設我們把前面4個都拿來衝,後面留2個保的。雖然省外招生名額少,即便所選的學校每個專業甚至學校本身只招1個名額,但是4個學校加起來就有4個,採用疊加的方式解決。

以上三點,是當年報考時所採用的策略,供參考。本二批次的話有10個志願可填,所以大可拿出6個以上來衝刺好大學,最後留2~3個省內的學校穩和墊就好。省內高校對本省份的招生人數比較多,只要當年的省排位在報考院校往年最低錄取排位以上,幾乎100%會被錄取,不用擔心滑檔問題。如果想衝好的大學,就參考大學的最低錄取省排位,如果想衝好的專業,就參考專業的最低錄取省排位。相對來說,大學的最低錄取省排位會比這個大學好專業的最低錄取省排位更低一些,因為還有其它低分的冷門專業存在,而且專業招生人數肯定比大學招生人數少。


挑選一所好學校,並不只是算分差和位次的簡單遊戲

這幾年每年給學生指導高考志願填報的時候,事後總有家長跟我說,“誰誰誰家報的志願特別厲害,孩子考了580分,結果580分一分也沒有浪費”。

其實我不喜歡這樣的說法,高考志願重點參考的要素有三個:①城市、②大學、③專業。

對於最頂尖的好學生來說,一定是城市優先,比如可以考到清北復交這四所最頂尖學校的學生,基本上就是考慮去北京上學或者去上海讀書。往下看一點,把華東五校的另外三所南京大學、浙江大學、中國學科技術大學和文科第一的中國人民大學一起加進來,那就是大學的維度。雖然說最頂尖的大學都在中國最發達的城市裡,但畢竟考大學,考的還是學校,而不是城市。對於成績較好的學生來說,大學的重要性會比專業更高的原因在於:綜合實力強的學校,即便某些學科的起步較晚,但學校可以吸引到的師資人才和投入的硬件設施,也要比一般的學校強很大。所以,不止是通識性更強的文科生會偏愛優先考慮大學,很多理科生也會選擇名牌大學作為本科起點。而如果是成績稍弱的學生,基本上200名以後的大學,學校的綜合實力差別並不明顯,這時候挑一個應用性強一點的專業學習,掌握一門賴以生存的手藝,比學會思考未來和人生更重要一些。

更深度的報考方式,完成了從衝大學到衝專業的轉變

無論某個大學在你們省只發佈一個招生專業,或者只招幾個學生,每年高考志願填報的時候,考生和家長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如何成功選到自己滿意的學校和專業”。

國內的高考志願填報,經歷了從報考專業到報考大學,再到報考專業的一個過程。究其原因,主要還是因為家長和學生對重點學校屬性和專業本身的理解並不是很到位。

1、衝刺好大學

客觀來說,平行志願填報政策出來之後,大多數學生和家長雖然也知道專業的重要性,但還是會想方設法去衝一所好大學,與所謂優勢專業相比,大家更相信大學品牌的實力。尤其對於那些高考分數較高的學生來說,往往更看重的是大學和城市兩個因素,報考時總是會戰略性地選擇將專業置後考慮。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對於高考成績在本一線以上和在本一線附近徘徊的學生來說,能上985,不選211,能上211,不選普通大學,一度成了一種報考思潮。加之滑檔是一個誰也不能保證克服的難題,【☑ 服從調劑】成為必填選項,這也間接導致了“專業匹配率”的下降,報考的專業往往跟最後錄取的專業差別很大,很多學生到大學之後非常不適應。比如一些選擇計算機、電氣工程等理工熱門專業的學生,最後被數學、信息管理、環境保護等偏冷門專業錄取;一些選擇金融工程、精算學的學生,最後被稅收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錄取。這些都是非常典型的因為衝的過高,在選擇服從調劑後被安排到其它專業的報考失敗的例子。

2、衝刺好專業

對不少專業領域的傳統名校來說,雙一流的推出是一個好事,學校的王牌專業或評定或自定,都成功入選了世界一流建設學科,等於是給了大學的名牌專業進行背書。如果報考法學,211的中國政法大學是可以跟985的中國人民大學相媲美的。在雙一流的高校裡面,還有25所是非985非211的雙非高校,這也讓考生在報考某個以專業學科實力見長的學校時,更加有信心,讀書時更加自信。比如南京郵電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入選了雙一流學科,所以這個學科下面的不少細分和相關專業,自然會得到考生的青睞和重視。雖然南京郵電大學是一所雙非高校,但是很多考生還是會選擇電子信息工程、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等專業的時候,會報考南京郵電大學,而不是盲目地去衝一所985大學。當然,也因為社會對專業認可的回溫,南京郵電大學的電子信息類及相關專業的最終的專業整體錄取分,甚至會比很多985大學的學校最低錄取分高不少。從報考策略的選擇上看,近年來不少考生和家長,會選擇參考專業的最低錄取排名,而不會像過去那樣只是參考學校的最低錄取排名。

文末小結

總的來說,不浪費一分的衝刺方式,我認為針對的應該是好學校和好專業,而不僅僅只是針對好學校,畢竟學好專業知識才是大學學習本身所追求的最終目的。所以關於題設中“如果有些大學對外省只錄取一人”這個說法,我更喜歡指的是衝上某個好專業。報考省內院校,雖然名額很多,但分數相對也比較高。而報考省外有一個好處,就是在你的成績並不算高的時候,可以通過“批次錯配”(很多省外的學校對本省學生是按照本一批次招生和錄取,但為了吸引更多地方的生源,在某些省份是按照本二批次進行招生和錄取)的方式,爭取到一些高質量的學校。比如福建的高生,報考黑龍江大學的分數,往往比省內很多獨立學校還要低,還可以選到不少好專業。如果你喜歡哲學、經濟學的話,報考黑龍江大學絕對不會錯。要是能夠適應氣候和飲食問題,對於低分段考生來說,這就是很大的機會。但如果你真的對專業要求不高,而就喜歡衝一衝211的話,那麼像海南大學(儋州校區)這樣的211大學,過去幾年在福建招生都是以本二批次進行招生錄取,這也是很好的機會。


八閩狀元郎


考個本省狀元最保險[我想靜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