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劳动者 来听这一双双手的故事

致敬劳动者 来听这一双双手的故事

图源视觉中国

#让劳动者上头条#劳动者的一双手,能够为我们的生活创造多少奇迹?春去秋来,他们用双手,打拼出了现在的生活,为社会的发展构筑了坚实的力量,也为我们的生活点亮了色彩。

4月30日,2020年杭州市五一劳动奖状(章)名单正式出炉,共有85家集体获得市五一劳动奖状,188人获得市五一劳动奖章。我们选了其中四位获奖者,做一组关于手的报道,以这种形式向新时代的劳动者致敬。

这双手常沾泥土:

春华秋实中,女农技师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36岁的吴燕君是杭州市植保土肥服务总站的农技人员,她的主要工作是做植物保护以及农作物病虫监测防控,这一干已是12年。

她的手上,总是沾染着泥土,还时不时和很多虫子“打打交道”,不过,各式各样的虫子拿在她的手里,却从来没有让她害怕过。


致敬劳动者 来听这一双双手的故事

季节的变化,对于农技人员来说,也是考验。


冬天里再冷的天,吴燕君照样穿梭在田间地头,光着一双手在地里翻查。


“工作中不太方便戴手套,时间长了,手上的水分很容易流失,也很容易长冻疮。”也因此,这双手有一块皮肤颜色有点不太一样,就是以前长冻疮留下的痕迹。


获评2020年杭州市五一劳动奖章,吴燕君还是挺高兴的,也真心感到荣幸,作为一名年轻的农业技术人员,她觉得这个奖既是鞭策也是肯定。

吴燕君的师傅洪文英说,有一年夏天,她第一次带吴燕君去蔬菜大棚做调查和监测。夏天的大棚里面温度很高,空气不流通非常闷热,呆个两分钟,汗水就哗哗哗下来了,吴燕君实在受不了了,就跑到外面透口气,再跑进去继续做监测,就是没有放弃。

这个踏实勤奋负责的女徒弟,让洪文英很是赞赏。


致敬劳动者 来听这一双双手的故事

“现在夏天还是要经常跑大棚,每次至少要在里面呆两三个小时,虽然热,但已经习惯了。”吴燕君说。

今年正月初三一大早,吴燕君从老家赶回了杭州,她知道在抗击疫情这样一个特殊时期,农技服务更不能松懈。

“整理数据是一个很浩大的工程,很多工作都是她一人包揽的,每次都是很认真完成,还会主动来询问有什么任务可以分担。”洪文英说,她的很多标记符号,别人都看不懂,只有吴燕君能够明白,“我们配合的时间长了,已经形成了这种默契。”

就这样,师徒俩默契配合,保障监测预警任务顺利完成,为疫情防控期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供应保驾护航。


致敬劳动者 来听这一双双手的故事

那时候,不少蔬菜基地的工人在外地一时回不来,人手严重不足,吴燕君所在的单位决定成立抢收采摘志愿服务队去帮助农民采摘,吴燕君想都没想,第一个报了名。


吴燕君负责给番茄整理枝条,一整天她站起蹲下,几乎没有停过,晚上回到家已经腰酸背痛。

和很多行业相比,农业工作的辛苦肉眼可见。

经常得风里来雨里去,还要下田进大棚,当初怎么就入了这一行?

吴燕君想了想,很认真地回答:这个工作很有意义的,能够了解农民的需求并且帮他们,能看到春华秋实,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成就感和获得感吧。”

这双手总在消毒:

肿瘤内科女医生,要给患者带去温暖和希望

张媛慧是杭州市肿瘤医院的一名肿瘤内科医生,她是一位80后。她的这双手,除了时常需要拿着一副听诊器外,还常常要为病人触诊,每一次位给人检查,换药,就得洗手,用消毒液消毒。


致敬劳动者 来听这一双双手的故事

张媛慧说,一天下来,数不清要洗手多少次,消毒液也要喷很多次,所以手一直挺干的,工作的时候,她基本不涂护手霜,因为刚刚涂上,马上就得洗掉了。“其实,我觉得我的手一点不好看,特别是到了冬天,手上全是干皮,还经常干裂。“张媛慧笑着说。而她就是用这双手,给无数患者带去了健康和希望。


张媛慧说若非不得已谁都不想来医院的,所以“说话声音温柔点,性格耐一点,是一个医生能给病人的第一份安慰。”

她的“铁杆粉丝”不少,有一位80多岁的老奶奶,家住医院附近,每半个月就要到医院来开一次药,每次来,都认准了要找“小张医生”。“她年纪大了,腿脚也不太好,经常是自己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过来的,我也会和她说,你可以要你的孩子来帮你开药,但是她和我说,不行,我就是想来看看你。”张媛慧说。

因为奶奶年纪大,张媛慧每次都会帮奶奶跑腿,把挂号配药等事情全部办好,奶奶在诊室里,也会像献宝一样夸张媛慧,“小张医生最好了,就像我亲孙女一样,我每次来都一定要找她帮我看。”


致敬劳动者 来听这一双双手的故事

今年2月,张媛慧作为杭州市肿瘤医院援鄂医疗队“六朵金花”的队长前往武汉。


对于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来说,心理上的压力有时候比身体上的痛苦更加煎熬。她在治疗的间隙,常常会和这些病人聊天。她加了自己所在小组负责的每一位患者的微信。不管白天晚上,休息还是上班,只要病人有需要,想要倾诉,都会在线和病人保持沟通:“和他们聊得多了,患者的心结也慢慢解开了。”


致敬劳动者 来听这一双双手的故事

有一位病人住院时天天哭,后来和这位浙江来的温柔女医生也成了朋友。“她喜欢歌唱,出院那天专门用手机录制了一首歌曲送给我们,听了也很感动。”张媛慧说,在武汉的时候,病人也非常关心他们,“他们经常会提醒我们要做好防护,出院的时候,有些人还盛情邀请我,以后去武汉一定给我当导游,包括回到杭州后,他们也经常发微信来,告诉我他们现在的状况。”


张医生说,也许这真的就是过命的交情。而这,也将是她一辈子的财富。

这双手黝黑稳定:

握方向盘18年 他开的公交车零事故零投诉

应杭总是把制服穿得笔挺,折折衣领,扯扯袖口。他说,这是自己对18年公交车司机这个身份的尊重。

2020年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88人中,就有应杭。

这是一双常年握着方向盘的手,纹路很深,除了肤色黑了点,和常人的手无异——以前公交车没有助力泵,需要司机双手很费劲地打方向盘,应杭的双手也曾经布满老茧,只是现在方向盘有了助力,操作轻松不少,老茧也少了。

致敬劳动者 来听这一双双手的故事

“黑是黑了点,太阳晒的呀。我感觉这段时间还白了点呢。”因为这三个月,他暂时离岗了。

从1月31日开始,杭州公交集团承担重点区域旅客到达火车东站后的接驳任务,一支全新的抗击疫情应急司机小分队成立。

公交集团第三汽车分公司的司机应杭,成了这支6人小分队的队长,将疑似乘客从东站接驳到各个酒店隔离检测,成了他每日的工作。

1979年,应杭出生在北方。父亲是知青,给他取了单名一个“杭”字。18岁的时候,应杭真的来到了杭州。“那么一辆大车,换挡那么帅气,我就想着自己要是能当公交车司机就好了。”

致敬劳动者 来听这一双双手的故事

年轻的应杭,性格挺内敛,他将大把时间都投入到了业务上。

起步、停车、引导,这看似简单的重复性工作,在他看来,还是很有讲究的。

比如说行车过程中,乘客最反感的就是急刹车和猛踩油门。正因为知道这个,应杭特别注意驾驶时油门和刹车切换的分寸感。遇到不好的路况,握紧方向盘,紧盯前方路况,尽全力保持车辆的平稳。车子起步之前,他都会从后视镜中观察乘客的状态。当一车人都处于相对比较平稳状态时,他才会缓慢启动车子。

遇上需要帮忙的老人,他都会解开安全带,下车帮助,并嘱咐“不急,慢慢来”。碰上想要超车的,他总是慢一慢,让一让,“作为公交司机,无论是谁的失误,影响到自己出了意外,那受牵连的会是整车的乘客,这样的风险,一点都不能冒。”多年来,应杭一直保持着“零事故、零投诉”的纪录。

致敬劳动者 来听这一双双手的故事

他还先后在2015年、2016年连续参加了浙江省汽车驾驶员(大客车)职业技能竞赛,分别取得了第七名、第三名的好成绩,他还是2016年市公交集团年度职业技能标兵(带头人)。

而疫情期间,加入应急小分队,他也没有丝毫犹豫。过去这3个月,每天,他早上报到的地方,从公司换成了火车东站。

应杭头一次穿上防护服,戴上护目镜,开着只载着三四个人的公交车,穿梭在马路上。出一趟车,应杭就要用消毒液将整车消毒一遍,尽可能角角落落都能消毒到。

下了班,应杭一个人住在外面,和家里人隔离开来,爱人每天送个饭就走。

这双手厚实灵巧:

最年轻的管理者 摩托生产全流程都会做

在机器轰鸣声的车间里,工人们各司其职。马龙正在检测一辆即将运往英国的四轮摩托。

他的手胖嘟嘟的,加油门的时候力度控制得很到位。打开前盖,他检查电线,又听听电瓶的声音。手指始终很灵活。

致敬劳动者 来听这一双双手的故事

“我们平时都会戴手套,因为手汗可能会对零件有影响。”他的双手厚实灵巧,“不像劳动者的手吧,不过我确实是劳动人民。”

他是浙江春风动力有限公司的一名员工。12年,他从零基础的普通学徒,做到了如今的管理者,管理着400多人。

可是,手上的活一点也不生疏。“我是工人出身,操作不能忘,这是根本。”秉着这样的想法,他成为了2020年杭州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致敬劳动者 来听这一双双手的故事

1990年,马龙出生在四川巴中的一个山村里。家里有一辆老式的摩托车,爸爸经常骑着车带着他。那时,他的梦想就是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摩托车,崭新的,不会发出嘎吱嘎吱声音的那种。

2008年,大专毕业的马龙一个人来到了杭州,进入了春风动力,从最基础的装配员做起,将车架、发动机、主电缆组装起来。

车间工人很苦。每天早上8点到岗,工作到傍晚5点,有时候还要加班到晚上9点半。

流水线上的工作基本上都是站着的,每2小时可以休息10分钟。马龙几乎每天都主动加班,认真对待任何一个细节,尽量让手上的活细点再细点。遇上困难,他主动请教老师傅,手把手地学。他也会自己研究,买些专业书来看。

付出终有回报,渐渐地,马龙做装配员越来越得心应手。他向领导申请,想去体验体验其他岗位。三年多的时间里,他还做过调试员、返修员等。一辆摩托车如何出厂,马龙慢慢都清楚并且掌握了。

致敬劳动者 来听这一双双手的故事

从组长、班长、工段长,再到现在整个公司最年轻的管理者,马龙还是那个马龙,但他知道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也可能是因为压力越来越大,他的体重也随之增长,头发也掉得厉害。每天早上7点半就要到车间,制定好一天的生产计划,完成一些行政工作之后,他就泡在车间里了。

今年因为疫情,马龙是2月5日回到杭州的,2月13日正式上岗。那时候,车间里的工人到岗率只有10%。人手不够,只能放慢进度。马龙回归一线岗位,跟着大伙儿一起加班加点。

“摩托车依然是我的一个梦想。”30岁的马龙准备再去考个摩托车维修高级工的证书,他说他这辈子估计就和摩托车绑在一起了。

(据钱江晚报,原文标题《一双手的故事》,记者詹程开、杨茜。编辑吴佳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