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时期少儿图书零售市场“一枝独秀”还是“风光不再”?

2020年第一季度整体图书市场形势受到疫情严重影响,整体零售市场同比出现负增长,其中实体店渠道下滑明显,网店渠道小幅上升。那么近几年备受业内外关注的少儿图书零售市场究竟如何,能否在高压形势之下“一枝独秀”?或者“风光不再”“就此陨落”?谜题即将就此解开......

2020年第一季度少儿图书零售市场下滑明显,呈现负增长态势,各细分市场增长速度也出现明显下降,可见突如其来的疫情对于图书市场的影响十分剧烈,即使对此前始终保持高速增长的少儿图书也不例外。与此同时,少儿图书在整体市场中所占的码洋份额进一步扩大,2020年第一季度码洋比重接近30%,达到历史最高值。

疫情时期少儿图书零售市场“一枝独秀”还是“风光不再”?

疫情期间实体店下降情况更为明显。实体店渠道的少儿图书销售原本可以借助店内销售和店外活动等方式,但疫情使这些都化为泡影,实体店渠道呈现出接近60%的下滑(几乎与实体店整体市场降幅一致),是整体少儿零售市场下滑的主要原因。

疫情时期少儿图书零售市场“一枝独秀”还是“风光不再”?

少儿图书市场网店渠道同比增长虽然继续保持较高增长速度,但较去年同期而言,同样出现相对明显的增速放缓情况。作为重要销售方式的网店渠道,也未能一举托住少儿零售市场全面增长的大旗。

疫情时期少儿图书零售市场“一枝独秀”还是“风光不再”?

相对而言,特殊时期对于少儿读物的需求与往常有所区别,面向低龄儿童的图书表现更好。低龄段图书依然呈现同比正向增长,尤其是卡片挂图、低幼启蒙以及游戏益智类;而市场份额较大的少儿文学、卡通漫画绘本以及少儿科普百科类的增速都明显收缩,甚至出现负增长。

疫情时期少儿图书零售市场“一枝独秀”还是“风光不再”?

从少儿各细分市场均可看到同期新书动销品种数量的明显收缩,尤其是少儿文学动销新书品种数量仅为去年同期的1/3左右。卡通漫画绘本和少儿科普百科的新品数量也仅占往年动销品种数量的一半。这是由于疫情特殊时期,出版机构调整了新品面世的节奏和投入,以适应实体店渠道新书发布缺失、网店发布新书直接按照较大折扣销售造成利润降低的窘境。

疫情时期少儿图书零售市场“一枝独秀”还是“风光不再”?

2020年第一季度少儿市场参与出版竞争的出版社一共有540家,前10名领先出版社的整体市场集中度下滑明显,延续近几年领先机构的市场集中度持续下降的态势。与此同时,领先社新品投入数量下降明显,但是整体动销品种数依旧保持增加。

疫情时期少儿图书零售市场“一枝独秀”还是“风光不再”?

近年来,少儿畅销书对市场贡献愈发集中。在疫情期间所呈现出的同期对比结果,也是在不断加剧市场头部品种的影响力。所谓的“二八原则”在图书市场中早已发展成“以一当十”,大量品种在市场中成为“长尾”部分。

疫情时期少儿图书零售市场“一枝独秀”还是“风光不再”?

2020年第一季度的少儿畅销书也基本保持着经典产品优势的特点,持续畅销多年的图书依旧在榜热销,例如《夏洛的网》、《了不起的狐狸爸爸》、“小猪唏哩呼噜”系列和“米小圈”系列等等。一季度的少儿畅销书主要聚焦相对低龄段的学龄儿童的阅读需求,中小学尚未正式复课,满足学生发散式的阅读需求成为最集中和明显的诉求。同时,疫情影响使得少儿图书的销售更为偏向网店,随着物流的恢复正常,网店渠道的销售相较实体店先一步回归正轨,更加大了以线上渠道营销为主的图书的热销,如“大头儿子小书坊.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系列等。

针对疫情时期,在此特别梳理了书名关键词包括“病毒”或“细菌”的少儿图书,共计有219种图书在一季度有动销,其中前10名图书主要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原有产品借助疫情话题重新进入消费者视野,例如各种不同版本的《细菌世界历险记》;另一种则是出版机构紧急出版的疫情相关少儿读物,例如《写给孩子的新型冠状病毒科普绘本》,精准出炉,销量也尤为突出。

疫情时期少儿图书零售市场“一枝独秀”还是“风光不再”?

近年来,少儿图书市场秉持着图书零售市场“宠儿”的身份一路走来。相信随着整体图书市场环境的恢复和改善,加之出版机构有意识地强化机构品牌和用户经营,消费者对图书的鉴别能力自然会不断提升,未来少儿图书市场依旧会不断地成长壮大。

截至2020年1月1日,开卷全国图书零售市场观测系统采样已经覆盖全国10000余家实体书店和网上书店。2019年累计监控码洋717.2亿元,监控动销品种208万余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