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檔高分紀錄片,讓我們看到天堂的模樣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這首連中學生都會背誦的古詩,是東晉詩人陶淵明的不朽名篇,亦是中國文學史上田園詩歌的代表作之一。

這檔高分紀錄片,讓我們看到天堂的模樣

陶淵明像


陶淵明中國文人精神的一面旗幟,宋朝大文豪蘇軾曾贊陶淵明:

“欲仕則仕,不以求之為嫌;欲隱則隱,不以去之為高。飢則扣門而乞食;飽則雞黍以迎客。古今賢之,貴其真也。”

而對於我而言,少年時,“五柳先生”只是課本上一個“性嗜酒”的糟老頭,而長大後再讀陶潛公的文章,則深覺其筆墨之沖淡高古,形意之疏野超逸,實是現代人取之不盡的精神寶藏。

這檔高分紀錄片,讓我們看到天堂的模樣

中學課本中的《五柳先生傳》


有時候我會想,如果陶淵明活到現代,會是什麼樣子?

最近的一部紀錄片給了我一種答案——《文學的日常》

這檔高分紀錄片,讓我們看到天堂的模樣

《文學的日常》海報


《文學的日常》是一部展現當代作家精神風貌的人文紀錄片。節目藉由一位朋友拜訪知名作家的形式,通過作家與朋友兩天的對談、走訪、體驗、觀察,體現名人作家對時代及生活的認知與解讀。

整部紀錄片走訪了包括麥家(《風聲》、《人生海海》)、馬原(《岡底斯的誘惑》、《拉薩河女神》)、阿來(《塵埃落定》、《空山》)、馬家輝(《龍頭鳳尾》、《愛戀無聲》)在內的多名作家,帶著觀眾一起走入他們的日常生活。

而全片的第一集,就讓我看到了“現代陶淵明”的樣子——作家馬原。

這檔高分紀錄片,讓我們看到天堂的模樣

馬原和小兒子


出生於1953年的馬原,在嚴肅文學已然快絕跡的今天可能知名度已然不高了,但對於70、80的一代人來說,與餘華、蘇童、格非、洪峰被共稱為中國文學“先鋒派五虎將”的馬原,曾是中國現代文學的一面旗幟

這檔高分紀錄片,讓我們看到天堂的模樣

先鋒派五虎將


在新媒體崛起的今天,馬原很多時候是成為了一個營銷號雞湯故事裡的人,人們對他的認知主要有兩點:第一,這人得了癌症,沒怎麼治還活了十來年;第二,這人跑到山裡隱居,還蓋了座書院。

這檔高分紀錄片,讓我們看到天堂的模樣

馬原在網絡上的“傳說”


到底真實的作家馬原是什麼樣的呢?

《文學的日常》帶著觀眾走近馬原,第一站,是馬原“隱居”的家,雲南南糯山的姑娘寨——“姑娘寨”亦是馬原小說的名字。

這檔高分紀錄片,讓我們看到天堂的模樣

馬原的家


最先能讓觀眾感受到的一點,相當世俗——馬原很有錢。

不錯,深山之中的一座樸素的“別墅”,乍看之下與奢華無關,但其周邊地理之偏移、山水之奇妙,要在這樣一個地方修一小片莊園,雖算不上天價豪宅,亦不會是一筆小的開銷。

成功的寫作生涯給了馬原可觀的財富,但卻絕不僅僅於此,看著他在水邊餵魚的自在模樣,和朋友談論茶葉與山泉的怡然自得,足見其精神世界遠比周身的物質更加富足。

這檔高分紀錄片,讓我們看到天堂的模樣

馬原以文豪之名命名房間


馬原自忖在文學路上受過眾多蜚聲世界的文學家的影響,所以他在自己的家裡,用“雨果”、“托爾斯泰”、“大仲馬”這些大文豪的名字來命名每一間屋子,把自己的這一片小天地,裝點成了一個文學的烏托邦。

最引人注目的則是馬原的書房,閣樓之上一片寬闊的圓廳,陽光可以四周照射進來,裡外兩層,足以擺下十五個書架。

這檔高分紀錄片,讓我們看到天堂的模樣

馬原的書房


這檔高分紀錄片,讓我們看到天堂的模樣

馬原在書房


博爾赫斯說“我心裡一直都在暗暗設想,天堂應該是圖書館的模樣”,而馬原的書房,就讓我看到了天堂的身影,站在自己的書房之中,馬原笑得得意而滿足。

同樣是雲南,同樣是深山之中,我個人的經歷,雖不能與馬原相比,也有幾分相似之處。

我讀研的時候,合作單位派往的實驗基地恰也在雲南的一座山上。彼時所居之所自是比不得馬原的莊園那樣亭臺樓閣,只有一整排的實驗室和中試車間,周邊地帶雖不像馬原家那樣荒僻,但也只有一座彝農村莊在前而已。

這檔高分紀錄片,讓我們看到天堂的模樣

筆者曾在雲南山中進修過的研究所門口


彼時每月只有幾天能下山回到市區裡,大部分時間待在山上,物質條件自不能與學校裡相比。

但實驗基地的門衛是一對勤勞踏實的農村夫婦,二位長輩帶著我們幾個年輕研究人員,利用實驗室周遭的一片林地,種起了一些簡單的瓜果蔬菜。

這檔高分紀錄片,讓我們看到天堂的模樣

筆者曾在雲南山中進修過的研究所實驗室


從小在城市長大的我頗覺新鮮有趣,實驗之餘幫著刨土挖坑,樂此不疲,而當吃上自己種出來的白蘿蔔、辣椒和番茄等蔬菜時,那種口感和體驗著實美妙無比、回味無窮。

彼時只覺得迴歸自然的生活很適合現代都市人作為放鬆和調劑,但當看到馬原從山野之間發掘出新的精神世界之時,也不得不感慨,有的人是假文藝,有的人是真文學。

馬原還帶著朋友走訪的自家周邊的幾個地方,其中一個地方令我尤為注意,那就是始建於1939年的勐海茶廠

這檔高分紀錄片,讓我們看到天堂的模樣

始建於1939年的勐海茶廠


愛喝普洱茶的朋友不會不知道“大益茶”的招牌,而勐海茶廠就是大益茶集團最古老的初代廠房。

這檔高分紀錄片,讓我們看到天堂的模樣

大益茶勐海茶廠出品的“七子茶餅”(親測好喝,不是廣告~)


如今的勐海茶廠早已另覓新址,馬原家近處的這一片廠房也早已荒廢,但縱是殘垣斷壁,依然可見當初法式新潮的雙層建築結構,也能感受到大半個世紀前留學生和國內志士聯手創辦這一民族企業的昔日榮光。

這檔高分紀錄片,讓我們看到天堂的模樣

勐海茶廠舊址


這檔高分紀錄片,讓我們看到天堂的模樣

俯瞰勐海茶廠


雖是無人看管的廢墟,但馬原其實未能進入到廠內一探究竟,不過,正是這種“得窺而不得入”的狀態,才使得馬原對這座茶廠產生了一份神秘感。

“我這個人一直關心自然,我信神,信鬼,信命,關注這個世界的神秘部分。”這是馬原說的話,而很多時候,文學家正是靠著這樣一份活躍的想象力,來聯通有限的物質世界和無盡的精神空間。

這檔高分紀錄片,讓我們看到天堂的模樣

好的文學,起的就是巫師的作用。


站在茶廠的邊緣,馬原對朋友說:“好的文學,起的就是巫師的作用。

《文學的日常》於上週已在網絡視頻平臺開播,一集播出後評分高達8.7分,每週四更新,對文學和作家感興趣的朋友不要錯過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