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與《三國演義》是什麼關係?為什麼?

偉大的時代


《三國志》是正史,作者是西晉史學家陳壽

《三國演義》是元末明初小說家羅貫中創作的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

兩者關係:

《三國演義》是根據《三國志》記錄的歷史演繹出來的小說、故事。


《三國志》是中國二十五史中的一部,記載了由東漢末年一直到西晉統一中國期間的歷史,是一部正史。《三國志》與前三史一樣,也是私人修史。他死後,尚書郎範頵上表說:“陳壽作《三國志》,辭多勸誡,朋乎得失,有益風化,雖文豔不若相如,而質直過之,願垂採錄。”由此可見,《三國志》書成之後,就受到了當時人們的好評和稱讚。陳壽敘事簡略,三書很少重複,記事翔實。在材料的取捨上也十分嚴慎,為歷代史學家所重視。史學界把《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視為紀傳體史學名著。

《三國志》最早以《魏書》、《蜀書》、《吳書》三書單獨流傳。為了避免曹魏的《魏書》與南北朝時期北魏的《魏書》相互混淆,在北宋王朝在鹹平六年(1003年)將三書合為一書,最終成書。因此《三國志》是三國分立時期結束後文化重新整合的產物。此書完整地記敘了自漢末至晉初近百年間中國由分裂走向統一的歷史全貌。
《三國志》也是二十四史中最為特殊的一部,因為其過於簡略,沒有記載王侯、百官世系的“表”,也沒有記載經濟、地理、職官、禮樂、律歷等的“志”,不符合《史記》和《漢書》所確立下來的一般正史的規範。

《三國演義》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百年的歷史風雲,以描寫戰爭為主,訴說了東漢末年的群雄割據混戰和魏、蜀、吳三國之間的政治和軍事鬥爭,最終司馬炎一統三國,建立晉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國時代各類社會鬥爭與矛盾的轉化,並概括了這一時代的歷史鉅變,塑造了一群叱吒風雲的三國英雄人物。全書可大致分為黃巾起義、董卓之亂、群雄逐鹿、三國鼎立、三國歸晉五大部分。在廣闊的歷史舞臺上,表現了一幕幕氣勢磅礴的戰爭場面。作者羅貫中將兵法三十六計融於字裡行間,既有情節,也有兵法韜略。

《三國演義》是根據《三國志》記錄的歷史演繹出來的小說、故事,是文學作品。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說,是歷史演義小說的開山之作,也是第一部文人長篇小說。學習歷史當然要讀《三國志》;為了於消遣中獲取某些歷史知識看《三國演義》就可以。

演義與正史的最大區別就是,演義不是全部真實的,演義是小說。人人都說《三國演義》是七分史實,三分虛構。


嘿詩


首先明確指出的是:《三國志》為史書,是中國古代二十四史之一。而《三國演義》是小說,是文學作品,也就是現在人們通常所說的古代四大文學名著之一。

其次分別介紹一下這兩人部書的概況:

《三國志》為西晉陳壽撰,全書六十五卷,分魏蜀吳三志。紀傳體三國史。無表志。魏志前四卷稱紀,蜀吳兩志有傳無紀。對魏的君主稱帝,敘入紀中;吳蜀則稱主不稱帝,敘入傳中。魏吳兩國先已有史,屬於官修的有晉王沈《魏書》、吳韋昭《吳書》,屬於私修的有魏魚豢《魏略》,為壽書魏吳兩志的主要依據。蜀國無史,但壽本蜀人,又為史學家譙周弟子,蜀未亡時,即留心蜀國史事,故《蜀志》亦不遜於魏吳兩志。三志本獨立,後世始合為一書。以敘事較為簡略,南朝宋時裴松之為之作注,博引群書,註文多出本文數倍,保存的史料甚富。

《三國演義》全稱《三國志通俗演義》。長篇小說。元末明初羅貫中著。根據陳壽《三國志》和裴松之注以及范曄《後漢書》,元代《三國志評話》和某些有關傳說,經過綜合熔裁,再創作而成,今所見刊本以明嘉靖本為最早,分二十四卷,二百四十則。清初毛宗崗又作了一些修改,成為現在通行的一百二十回本。

《三國演義》故事起於劉關張桃園結義,終於王濬平吳,描寫了東漢末年和整個三國時代封建統治集團之間的矛盾和鬥爭。對當時動亂的社會狀況有所反映,暴露了董卓等反動統治者的某些罪惡,提供了關於封建社會中政治鬥爭和軍事鬥爭可資藉藉鑑的思想材料。

但書中通過尊劉抑曹等描寫,作現出作者對封建的正統觀念和立場,並對黃巾農民起義有所詆譭。該書用文字淺近的文言,結構宏大,人物眾多,情節曲折,是我國曆史小說中著名的作品。

通過以上介紹,可以肯定的告訴題主,先有《三國志》後有《三國演義》。《三國志》是由西晉人陳壽所撰,是一部歷史鉅著,當然成書於西晉。而《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約誕生在距今七百年前後,該書是一部歷史小說。

《三國志》與《三國演義》的關係,前者記述的是歷史。而後者是文學小說作品。它們之間的最大不同就是歷史所記載的人物、事件和所發生的時間地點絕大部分都是有據可查的。而文學作品作者可以根據個人的觀點和想象將其誇張或有意貶低。唯一相同的地方,就是歷史故事。(2020/08/16)


吉祥如意


三國志接近正史,演義添枝加葉,咵大其辭,成為戲文一般。既相符,有區別,寫書表千秋,讀者思萬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