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怎麼治好了娃的分離焦慮?其實很簡單

相信這兩天有好多寶寶被送進幼兒園了吧?是不是分離焦慮這兩天也開始顯現了呢?下面就來看看我們的育兒乾貨吧!

孩子分離焦慮,我們要給孩子帶什麼?

在很多幼兒園的入學指南里都有一個很有效的東西:全家福照片。

我是怎麼治好了娃的分離焦慮?其實很簡單

對大多數孩子來說,全家福是很有效的一件安撫物。

那他到底有多有效呢?看看孩子們有多依戀他。

在幼兒園午睡的時候,有很多新入院的孩子摟著全家福一邊哭泣一邊睡了。還有些情緒嚴重的孩子,看著全家福哭的說不出話來,老師說給爸爸媽媽寫封信,小情緒就慢慢平靜下來了。有的孩子,更是照片不離手,吃飯的時候拿著,上廁所拿著,玩耍的時候都不能離開視線。

為什麼全家福照片是最有效的安撫物呢?

因為照片起到了“情感替代品”的作用,能重新建立起孩子和父母的 聯結。3歲的孩子,剛剛離開家裡的熟悉環境,要適應幼兒園的陌生環境,照片能幫她找到那種依戀感。

如果幼兒園不反對,孩子又沒有其他特別明顯的依戀物,那麼一定建議給孩子帶上全家福照片!

還有些小細節:首先就是全家福照片不要金屬的、也不要方方正正的相框。

我是怎麼治好了娃的分離焦慮?其實很簡單


那種銀色的、古銅色的金屬相框真美啊,可是千萬不要往幼兒園帶!你知道孩子都會對相框做什麼事嗎?是抱著睡覺啊、抱著吃飯啊,是把相框當媽媽了。

幼兒園之前就有個孩子抱著相框睡覺,結果睡沉了,再一轉身的時候,額頭磕到了相框的尖角上,立刻起了一個紅擦痕。

而且,金屬的玩意兒太沉,孩子也拿不動。初到幼兒園的前幾天,孩子基本是抱著相框到處移動模式,最好帶一個輕一點的,好拿的。

去網上搜一搜,硅膠或者塑料材質的、圓角的、沒有尖利突出的、小尺寸、自重輕的相框,是最適合孩子帶到幼兒園去做安撫物的。

我是怎麼治好了娃的分離焦慮?其實很簡單


還可以帶什麼安撫物?

部分孩子有自己獨特的安撫物,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媽媽應該早就發現了。通常是孩子玩的時間最長的、抱著一起睡覺的、旅途中一起帶著走的東西。

我是怎麼治好了娃的分離焦慮?其實很簡單

不要用大人的眼光去看孩子,應該去好好尊重孩子的安撫物,無論這個安撫物看起來有多麼奇怪。在幼兒園工作了一段時間後,我發現孩子們依戀的東西都五花八門。

孩子小R,開始時拿著一個毯子到處拖著走。孩子還沒焦慮呢,父母先焦慮了。“這個能行嗎?這麼大的毯子,孩子就天天拿著走?拌摔了怎麼辦?“ 無論孩子選擇什麼安撫物。Let it be.“

所以,每一個孩子需要的安撫物不一樣。如果你吃不準,可以把全家福照片、孩子總玩的玩具、睡覺經常抱著的毯子或者毛巾、他經常讀的那本書,在送入園的那一天都帶上,讓孩子自己判斷留下哪一個。

如果孩子哭著說所有的都要留下,也沒關係,就依了孩子,然後和幼兒園老師詳細溝通一下,孩子最常依戀的是哪一個,再把剩下的東西拿回家。

入園安撫物也是一個暫時的東西,等孩子度過了入園適應期,這玩意兒就被孩子拋在腦後了。

在剛入園的時候,孩子們一個個哭著抱著安撫物入睡,也就過了一兩個月吧,已經想不起來全家福照片這種東西了。相框開始在孩子的櫃子裡接灰了,這種情況下,媽媽就可以把全家福拿回家了。

我是怎麼治好了娃的分離焦慮?其實很簡單


總結一下:最好給孩子帶全家福照片,這是一個很好的情感替代品。

然後帶上孩子平時的安撫物,無論看起來有多奇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