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的這些神操作,正在摧毀娃吃飯的積極性!

小朋友吃飯挑食,喜歡吃的無限吃,不喜歡的就挑出去。給東西吃會說“我不要!”。因為家裡的老人有時候的一些語言和行為方式,真的會成為孩子“好好吃飯”的殺手!不僅會扼殺掉小朋友的吃飯慾望,還會造成小朋友挑食!

首先說說老人為什麼喜歡寵孩子

家長的這些神操作,正在摧毀娃吃飯的積極性!


因為溺愛孩子跟教育孩子相比,太容易了。順著孩子,孩子開心,大人省心;教育孩子,要給小孩設立規則,讓小孩走向自律,擁有將來在社會上獨立生活、爭取一席之地的能力,是一個需要有精力、體力和智力的工作。至於將來小孩的成人成家,自然由孩子的父母來操心。

到了老人家呢,甲乙雙方的位置就變了,大家給小朋友營造的氛圍是:

家長的這些神操作,正在摧毀娃吃飯的積極性!

我是核心,你們圍著我轉,那我的需求我的喜好,理所應當被滿足。

然後來列舉一些老人們的神操作:

“寶寶就愛/不愛吃XX了”

老人一看小朋友喜歡吃什麼,就一邊把這種食物往碗裡夾,一邊說:“寶寶最愛吃這個了!

要不就是小朋友覺得某個事物口味不感冒就會留到最後,老人也會說:“寶寶不愛吃XX啊”

家長的這些神操作,正在摧毀娃吃飯的積極性!

其實小朋友當時愛吃或者不那麼愛吃某樣事物,純粹是看心情,或者這個事物料理的好不好吃,並沒有對食材本身帶有什麼看法。

但經老人這麼一說,反而強化了“愛吃”和“不愛吃”的概念,讓小朋友忽然意識到,自己對事物是有偏好的。一來二去,本來吃嘛嘛香的小朋友,也開始挑食!

愛吃的食物也是!孩子只是多吃了兩口,就直接被定義為“愛吃某個事物”,之後源源不斷的強化,就讓孩子真的以為自己愛吃什麼了。

家長的這些神操作,正在摧毀娃吃飯的積極性!

不斷給孩子夾菜

一到老人家,老人難掩對孩子的喜愛之情,總尋摸些孩子喜歡吃的不停往碗裡夾,或者直接喂嘴裡。

當愛吃的食物唾手可得,似乎也不香了。

再加上小朋友自我意識超強,他很不喜歡這種被人支配的感覺,於是他開始說“不要”,“不吃”。

小朋友其實分不清自己到底在厭惡什麼。

家長的這些神操作,正在摧毀娃吃飯的積極性!

當小朋友看見碗裡的飯很多時,他就不像之前這麼珍惜了。而且,看著碗飯有會壓力,明顯吃的速度變慢了。

其實類似的神操作還有很多,比如“再多吃一口”,比如過分縱容孩子不合理的要求:“愛吃的多吃,不愛吃的少吃或者不吃”,都會影響孩子吃飯的積極性。

溺愛孩子,最大的壞處,就是你給了孩子一個假想的、以他為中心、沒有規則的世界,然後他長大後,都要在真正的社會上得到教訓、吃苦頭,然後從痛苦中學習到別人從小就知道的東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