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的这些神操作,正在摧毁娃吃饭的积极性!

小朋友吃饭挑食,喜欢吃的无限吃,不喜欢的就挑出去。给东西吃会说“我不要!”。因为家里的老人有时候的一些语言和行为方式,真的会成为孩子“好好吃饭”的杀手!不仅会扼杀掉小朋友的吃饭欲望,还会造成小朋友挑食!

首先说说老人为什么喜欢宠孩子

家长的这些神操作,正在摧毁娃吃饭的积极性!


因为溺爱孩子跟教育孩子相比,太容易了。顺着孩子,孩子开心,大人省心;教育孩子,要给小孩设立规则,让小孩走向自律,拥有将来在社会上独立生活、争取一席之地的能力,是一个需要有精力、体力和智力的工作。至于将来小孩的成人成家,自然由孩子的父母来操心。

到了老人家呢,甲乙双方的位置就变了,大家给小朋友营造的氛围是:

家长的这些神操作,正在摧毁娃吃饭的积极性!

我是核心,你们围着我转,那我的需求我的喜好,理所应当被满足。

然后来列举一些老人们的神操作:

“宝宝就爱/不爱吃XX了”

老人一看小朋友喜欢吃什么,就一边把这种食物往碗里夹,一边说:“宝宝最爱吃这个了!

要不就是小朋友觉得某个事物口味不感冒就会留到最后,老人也会说:“宝宝不爱吃XX啊”

家长的这些神操作,正在摧毁娃吃饭的积极性!

其实小朋友当时爱吃或者不那么爱吃某样事物,纯粹是看心情,或者这个事物料理的好不好吃,并没有对食材本身带有什么看法。

但经老人这么一说,反而强化了“爱吃”和“不爱吃”的概念,让小朋友忽然意识到,自己对事物是有偏好的。一来二去,本来吃嘛嘛香的小朋友,也开始挑食!

爱吃的食物也是!孩子只是多吃了两口,就直接被定义为“爱吃某个事物”,之后源源不断的强化,就让孩子真的以为自己爱吃什么了。

家长的这些神操作,正在摧毁娃吃饭的积极性!

不断给孩子夹菜

一到老人家,老人难掩对孩子的喜爱之情,总寻摸些孩子喜欢吃的不停往碗里夹,或者直接喂嘴里。

当爱吃的食物唾手可得,似乎也不香了。

再加上小朋友自我意识超强,他很不喜欢这种被人支配的感觉,于是他开始说“不要”,“不吃”。

小朋友其实分不清自己到底在厌恶什么。

家长的这些神操作,正在摧毁娃吃饭的积极性!

当小朋友看见碗里的饭很多时,他就不像之前这么珍惜了。而且,看着碗饭有会压力,明显吃的速度变慢了。

其实类似的神操作还有很多,比如“再多吃一口”,比如过分纵容孩子不合理的要求:“爱吃的多吃,不爱吃的少吃或者不吃”,都会影响孩子吃饭的积极性。

溺爱孩子,最大的坏处,就是你给了孩子一个假想的、以他为中心、没有规则的世界,然后他长大后,都要在真正的社会上得到教训、吃苦头,然后从痛苦中学习到别人从小就知道的东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