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贊助商都“勒緊褲腰帶”,足壇豪門如何不瑟瑟發抖?

當贊助商都“勒緊褲腰帶”,足壇豪門如何不瑟瑟發抖?


記者寒冰報道 足球聯賽停擺,俱樂部沒有比賽日收入,若聯賽腰斬電視轉播費和贊助費用也將被打折扣,損失慘重。對於更依賴電視轉播費的中下游俱樂部來說,只要完賽就能拿到足夠轉播費度日。但對於贊助商收入在俱樂部營收佔比更大,甚至是最重要來源的豪門來說,贊助商的存亡就是俱樂部生存的關鍵。但假若贊助商自身的運營都已經出現大危機時,足球產業又將焉附?


西班牙《世界報》援引一家贊助商高管所言:“如果我自己的營業額因為疫情封鎖和隔離禁令,下降92%,我又怎麼會不重新考慮廣告的贊助戰略?”


《世界報》的調查表明,體育產業大約佔世界GDP的2%,而其中75%的收益來自贊助商,總額高達每年500億美元,其中足球產業又是份額最大的。這次疫情對體育產業贊助收入的打擊,估計將在150億美元起跳。如果聯賽腰斬,歐洲五大聯賽將損失40億美元,奧運會推遲的贊助收入損失30億美元,還有F1賽車(50億)、NBA籃球聯賽(6.5億),數字足以駭人聽聞。


當贊助商都“勒緊褲腰帶”,足壇豪門如何不瑟瑟發抖?

▲非體育產品主要贊助商(單位:歐元)


當贊助商都“勒緊褲腰帶”,足壇豪門如何不瑟瑟發抖?


儘管西班牙疫情依然嚴重,單日新增確診人數還在5000人的高位,可西班牙政府已急不可耐,試圖著手放開禁令,首先就是製造業和建築業開始有條件復工。而疫情管控較嚴格的奧地利、捷克都已開始著手放寬禁令,原因非常簡單——歐洲足球熬不住漫長的停擺,歐洲經濟更加熬不住。而作為歐洲足球產業最大的收入來源之一的贊助商,首當其衝。


近期,體育裝備贊助商阿迪達斯向德國政府求援,就是最典型的個案。阿迪達斯去年營收總額高達236.4億歐元,淨利潤19.18億歐元,與耐克一直是體育產業的龍頭,同時也是體育裝備贊助商的龍頭。阿迪達斯耗費巨資贊助的賽事就有世界盃、歐洲盃、奧運會,以及世俱杯、歐冠、歐超杯還有13個國內聯賽,24家足協,超過250傢俱樂部,超過900名球員。可以說,阿迪達斯對足球世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突然爆發的疫情將阿迪達斯打了個措手不及,中國疫情爆發執行嚴格的防疫隔離,導致阿迪達斯在大中華區第1季度營收斷崖式下跌,高達80%。同樣的危機也隨著疫情向全球擴散,也擴散到了全球,職業聯賽全球性停擺,以及各國的防疫禁令對阿迪達斯全球營收都是重大打擊。阿迪達斯不得不在所有疫區國減少員工工作時間,高管率先降薪,同時暫停向批發商發貨。阿迪達斯預期今年收入可能受疫情影響銳減,投放在體育尤其是足球領域的贊助費呢?


當贊助商都“勒緊褲腰帶”,足壇豪門如何不瑟瑟發抖?

▲阿迪達斯主要贊助球隊剩餘合同金額(單位:歐元)


儘管阿迪達斯CEO羅斯泰德強調,品牌的營銷預算不會減少,但前提是品牌經營的持續上升。如果自身經營都遭遇重大挫折,又如何保持高達35億歐元的營銷預算?這也是阿迪達斯緊急向德國政府求助,從德國復興信貸銀行拿到24億歐元,再加其他貸款,合計30億歐元的自救貸款的根本原因。受疫情影響,阿迪達斯幾乎所有自營和合作經營門店都被迫在疫情禁令期暫時關閉,實體零售和批發幾乎完全停滯。阿迪達斯業務受損的領域基本上佔據集團營銷領域的60%。


阿迪達斯幾乎是足球產業贊助商受疫情影響的縮影,足球領域的主要裝備贊助商耐克、彪馬、新百倫、安德瑪等都受到了在歐美主營市場和遠東、拉美新興市場疫情的巨大沖擊。全球性經濟大衰退不可能不影響到各大品牌,以及五大聯賽乃至整個歐美足球產業市場的其他贊助商們。一旦它們全線收縮,必然影響到足球產業。


當贊助商都“勒緊褲腰帶”,足壇豪門如何不瑟瑟發抖?


西班牙著名體育資訊機構InfinitC的CEO薩蘇埃羅表示,疫情導致的全球經濟衰退,必然影響到足球產業的贊助商領域。“當阿迪達斯、耐克、彪馬的營業額劇降50%,你還能指望它們會像以前一樣,支付同樣金額的贊助費嗎?疫情結束後,贊助費大幅縮水,俱樂部與贊助商的重新談判是必然的,因為大家都別無選擇。”


當贊助商都“勒緊褲腰帶”,足壇豪門如何不瑟瑟發抖?

▲德勤的2020《足球財富榜》


德勤事務所的《足球財富榜》顯示,2018/19賽季,商業收入為最大收入項的俱樂部包括巴薩(3.84億歐元,46%),皇馬(3.55億,47%),曼聯(3.17億,45%),拜仁(3.57億,54%)等頂級豪門,曼城、切爾西、多特蒙德、尤文圖斯和國際米蘭的商業收入與電視轉播收入差距不大,都超過40%。佔比最高的是巴黎聖日耳曼(57%,3.64億)超過半數收入來自商業收益,其中又有絕大多數是贊助收入。


僅是裝備贊助、球衣廣告贊助和體育設施冠名這三大項,對於足球豪門來說就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收入。曼聯在這三項就達1.75億歐元,超過商業收入的一半,幾乎佔總收入20%。曼城1.54億,切爾西1.25億,都佔總收入的1/4,阿森納1.3億,佔總收入的1/3,其他豪門雖然沒有如此高的比例,也幾乎都在1/6左右。更何況,它們當中很多都還沒有體育設施的冠名贊助收入。對於這些豪門來說,失去贊助商的打擊,遠比不能參加歐冠來得巨大。


正如上週德國轉會市場網站全面調低球員身價,並預測疫情將導致全球球員身價下降高達90億歐元,全球足球產業贊助市場同樣面臨估值大幅下跌,與疫情導致的全球性衰退同步的節奏。而且這種衰退還不止限於傳統體育贊助商,也包括近年全面進入歐洲足球市場的中東石油國家。因為與疫情同時,世界石油市場也在進行一場慘烈的價格戰,中東和主要產油國經濟遭受的是雙重打擊。


當贊助商都“勒緊褲腰帶”,足壇豪門如何不瑟瑟發抖?


在這背景下,人們也無法指望卡塔爾、迪拜和阿布扎比酋長們還能繼續像以前一樣豪擲千金,對各自在歐洲支持的俱樂部進行無上限的投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