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打孩子屁股需謹慎,不小心走進教育誤區,給孩子帶來身心創傷

一根細條子,啪啪狠狠的打在了7歲孩子的屁股上。孩子被父親按在長凳上,動彈不得,眼裡的淚花在抽打中不停打轉。

啪啪·····又是幾條子下去。

“我再也不敢了。”隨即孩子哭著對著自己的爸爸,“不要打了,我再也不敢了。”

“你勸勸孩子他爸,這樣個打法會傷到孩子的。”人們勸著孩子的媽媽。可孩子的媽媽並不贊同,而是說,“打,狠狠地打,我看他還敢跳,好好說不聽,就服打。”

細條子啪啪的打在孩子的身上,看著的人都覺得受不了。孩子哭著哀求,看著孩子已經疼得不行的時候,孩子的父親終於停了下來。

父母打孩子屁股需謹慎,不小心走進教育誤區,給孩子帶來身心創傷

“下次還敢不敢?”

“不敢了,不敢了。”孩子哭得淚眼模糊,“我再也不敢了,再也不敢了。我以後都聽話。”孩子的聲音成了哭腔,眼淚鼻子模糊成一團。

終於在孩子的認錯下,孩子的父親停了下來。此刻,孩子的奶奶正趕了過來,心疼的脫開孩子的褲子一看,天哪!屁股上全是一條條的血印子。“你怎麼可以這麼狠?他不是你生的嗎。”孩子的奶奶看著孩子的父親,一邊生氣,一邊心疼著自己的孫子,“你知道這有多痛嗎?都打滲出血來了。”

“不讓他知道痛,他怎麼會知道改啊。我就想讓他記住今天的教訓。”孩子的父親看到孩子屁股上的血印,有些懊悔,但又害怕孩子不聽,內心自我矛盾著:

  • 剛剛會不會打得太重
  • 哎,可是不打你又不長記性
  • 下次儘量不打了
  • 這打孩子是不是會上癮啊,都說了不打了,又打了?

在我們傳統教育裡:

  • 打是疼,罵是愛。
  • 棍棒之下出孝子。
  • ... ...

其實很多家長一致認為,不給孩子點疼痛孩子不會長記憶。於是只要孩子一犯錯,父母必定會狠狠的教訓一番。打哪裡呢?人們通常會選擇打屁股,一是他們認為屁股肉多,傷不了內臟,二是認為,屁股這裡最能承受痛。其實不然,打孩子屁股是潛藏的傷害。

父母打孩子屁股需謹慎,不小心走進教育誤區,給孩子帶來身心創傷

打孩子屁股需謹慎,打錯位子後悔莫及

孩子不聽話,勸說不成,父母基本都會選擇打屁股來教育孩子。但是“打屁股”會傷到孩子,造成孩子臀部周圍血腫、血液循環不暢,甚至發生壞死性炎症。

其次,由於在生長髮育期的孩子毛細血管都比較豐富,身體各個器官比較嬌嫩,一旦受到外力撞擊,很容易出現出血和心腦肝腎等器官的損傷。”

打孩子屁股要選準部位:

屁股區域範圍廣,不同區域代表著不同的器官,而父母在生氣的時候,可能會打錯位置,或者不小心打到別的位置,那麼將會傷及孩子。所以父母在打孩子屁股的時候要注意區域,選準區域。

下圖是孩子屁股區域分區明顯,在不同區域會影響孩子的健康。請看下圖:

父母打孩子屁股需謹慎,不小心走進教育誤區,給孩子帶來身心創傷

臀部區域分佈圖(圖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K代表腎臟,受到重擊,有可能會出現腎衰竭。

C代表尾骨,尾骨是脊柱的末端,有很多重要的神經末梢,這部分打出問題來,後果很嚴重,甚至會傷害到大腦。

打孩子屁股要脫了褲子

打孩子屁股建議要脫掉孩子褲子來打,這個很重要,父母脫開孩子褲子打能隨時觀察到打的輕重程度。可是很多家長生氣起來,下手較重,一打就打出血,甚至有的打到孩子發高燒,很多都是隔著褲子揍出事故來的。脫下褲子來,能直觀的看到屁股情況,最多打出紅腫來就會收手了,不會下手過狠打傷了孩子。

父母打孩子屁股需謹慎,不小心走進教育誤區,給孩子帶來身心創傷

打孩子屁股是“棍棒教育”的一種,無形中創傷孩子

蒙臺梭利說:讓孩子內心受到傷害的人不是別人,剛好是孩子的爸爸、媽媽,以及那些在日常生活中和孩子最親近的人。

是的,常常父母以為在為孩子好的時候,就不小心傷到了孩子,比如打孩子。而打孩子屁股就是“棍棒教育”的一種。

"棍棒教育"會給被打者帶來嚴重創傷。一般人多認為,打幾下,沒事,我們的傳統教育規則打出來的。可就是一味強調打的效果,我們才忽視了孩子的身心傷害和重創。打罵教育的確有"管理速效",卻抹殺了孩子的遠景發展能力、快樂發展能力,雖然"快",卻是一種殺雞取卵的教育短視。

打孩子屁股體罰影響孩子智力發展

據瞭解,美國《世界日報》報道中,專家對1510名2~9歲的兒童進行了4年的跟蹤研究。在806名2~4歲的兒童組中,未遭體罰的兒童,智商的平均數比經常捱打者高出5分,而另一組704名5~9歲的兒童,差距是28分。

打孩子屁股會給孩子帶來心理創傷

提到心理創傷,我們就會想到戰爭,洪水,地震、火災及空難等等,其實心理創傷遠遠不只是這些強大的事件。還有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可能會長期經歷到的忽視、情緒虐待、軀體虐待或者暴力,都會促進心理創傷的形成。

而打孩子的心理創傷,主要來自於孩子對父母情緒的暴力感知。很多父母在打孩子時,主要源自於內心的氣憤,表面是在懲戒孩子,實則是在宣洩自己內心的憤怒。一不小心,打孩子的行為就成為了情緒虐待的一種,而情緒虐待是兒童形成創傷的主要方面,會存在於相當長的時間。而這類特殊的兒童虐待養育方式會給兒童帶來不良的後果,如出現依戀障礙和非器質性成長障礙。

父母打孩子屁股需謹慎,不小心走進教育誤區,給孩子帶來身心創傷

打屁股體罰孩子,會增加孩子攻擊性風險

在生物學中,有一種學習叫印記學習,是由奧地利動物行為學家K.勞倫茲(Lorenz)提出的一種新的動物學習行為,這種學習是由直接印象形成的,故稱印記學習。雖然這種行為的提出是從動物而來,但是依然適用於小孩。

有一篇文章這樣說的,“被暴力對待過的孩子,更可能對他人施加暴力。”孩子會對父母的行為進行直接和間接的學習,有的學習有一個潛伏期,而有的直接短時間內就出現這種行為。這種行為最明顯的就是模仿,而模仿的前提就是觀察。也就是說我們可以說模仿是觀察性學習。

觀察性學習過程包括:

  1. 認知過程:認知過程首先是從看到開始,然後在腦海裡留下記憶的點即留存記憶;
  2. 表現過程:這個過程就是孩子已經開始模仿,一旦有著機會,勢必就把模仿的行動付諸實踐,也就是所謂的行動。

打屁股的長期影響是直接而明顯的:孩童時期越經常捱揍的人,在成年後越有可能表現出反社會行為,並出現心理健康問題。同時,打孩子也會破壞父母和孩子之間的親密關係,當孩子長大,會迫切地想要逃離父母,他們會把大量時間花在學校和朋友上。這些人也更有可能在為人父母后採取打罵孩子的粗暴方式,從而導致這種錯誤方式的暴力循環。

《孩子從生活中學到什麼》這本書也寫到:

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評中,他們將學會指責如果孩子生活在敵意中.他們將學會爭鬥如果孩子生活在恐懼中,他們將學會擔憂如果孩子生活在遺憾中,他們將學會自憐如果孩子生活在嘲笑中,他們將學會畏縮如果孩子生活在猜忌中,他們將學會嫉妒如果孩子生活在羞辱中,他們將學會自責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勵中,他們將學會自信如果孩子生活在寬容中,他們將學會耐心如果孩子生活在讚美中,他們將學會感激如果孩子生活在認同中.他們將學會去愛如果孩子生活在肯定中,他們將學會自愛如果孩子生活在認可中,他們將擁有目標如果孩子生活在分享中.他們將學會慷慨如果孩子生活在誠實中,他們將學會正直如果孩子生活在公平中,他們將學會正義如果孩子生活在友愛和體貼中,他們將學會尊重如果孩子生活在安全中,他們將學會信賴自己和他人如果孩子生活在友善中,他們將知道世界是居住的樂土

父母打孩子屁股需謹慎,不小心走進教育誤區,給孩子帶來身心創傷

父母應該怎麼做?

控制自己的情緒,與孩子一起平復情緒

人在情緒激動的時候,容易控制不住情緒,出現以棍棒教育孩子的行為。控制情緒最好的方式就是多問幾個問題,比如,我打了孩子真的好嗎?為什麼我一定要打他呢?換個方式不好嘛?

同時父母也可以給有情緒的孩子說:“我們大家都需要安靜一下。”提醒孩子安靜下來反思,也是讓大人靜下來的一種方式。

摸清自己發火的原因,找到根源所在

脾氣暴躁的家長容易發火,而有的家長的怒火是慢慢積累而來。不管是慢性子,還是急性子,發起火來動起手來都會對孩子有強烈的殺傷力,所以家長要靜下心來分析,總結自己發脾氣的原因,明白髮脾氣是自己的原因,還是真的是孩子的原因?

自我角色轉換,瞭解孩子

很多家長容易發火對孩子進行懲罰,很多時候是不瞭解孩子,不瞭解孩子為什麼會這樣做,而是以自己的角度去判斷,覺得孩子這樣不應該。那麼究竟孩子應不應該,我們應該轉換自己的角色,如果我是孩子,我處在那樣的環境,我會怎麼做,設身處地,把自己置於孩子的環境中,自然就學會去理解孩子,而不是責備。

不妄下結論,弄清孩子行為事實

如果孩子突然會把雞蛋一個個的打壞,不要一開始就對孩子進行責備,而應該弄清楚孩子行為動機。比如,是為了做實驗,還是為了學習做有關雞蛋的菜,還是別的。在弄清孩子行為背後的動機後,你會發現不一樣的感受。這樣有利於親子關係的進一步建立。

父母打孩子屁股需謹慎,不小心走進教育誤區,給孩子帶來身心創傷

結語:每一個孩子都是帶著獨立思想來到世界的個體,作為父母的我們要學會尊重孩子,在打孩子屁股或者其他體罰時,我們一定要記住,尊者孩子這個獨立的精神體,才能讓孩子更好的發展。

參考資料:《童年的秘密》、《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百度百科國際不打小孩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