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指尖下的音樂》:我的教學經驗

人在任何年齡都可以學習音樂。優秀的教師,應瞭解學生資質的差異並知道如何因材施教。一位老祖母可經由練琴,得到很大的樂趣(彈琴對她的指頭而言,亦是很健康的活動)。而一位生意人也可以藉著練琴,將緊張的心情予以化解;努力過後如能完成一些迷人的樂章,那更令他心情震盪好半天。因此巴黎交響樂團有一句標語:“一個人是可以沒有音樂而生存,但是他不會活得太好。”


如果幼兒從小在一個充滿音樂的生活環境中長大,即使他從未聽過一場真實的音樂會,也可以發展出寬廣的音樂品位。他並不需要帶著崇敬的心,坐在收音機或錄音機前洗耳恭聽古典音樂,因為聽音樂應該是一件很愉悅、很享受的事情,並不是令人厭煩的工作。當這個小孩聆聽了這一生第一場真正的音樂會以後,音樂創造的真實面,便在他眼前展現了。


給予學生健康真實的音樂觀念及良好的彈奏習慣


  • 鋼琴老師所能夠給予學生最重要的東西是:健康又真實的音樂觀念及良好的彈奏習慣,讓學生在琴鍵上有安全感,同時能享受彈奏的樂趣。擁有了這些難得的觀念及能力後,學生才能在未來建立獨立表達音樂的能力。即使他往後曾經中斷學習及練習,也能在沒有老師的教導下,再重新拾回過去的彈奏能力。如果學生想彈奏一些能夠炫耀、賣弄的樂曲,則這些音樂只能是他在正常鋼琴課之外額外的甜點,而不是正餐。他必須按部就班地學習。

  • 對初學者來說,“信任老師”是在學習初期便需要建立的重要心態。因為從心理學上來看,學習的能力可以在圖表上畫成一個平放的大S形狀,意指學習的高潮與低潮總是此起彼落、相互間隔的。一旦學生面臨低潮時,就需要依靠對老師及追尋目標的信心,才能渡過難關。


教師應將每一堂課的作業,清清楚楚地寫下來


  • 教師應將每一堂課的作業,清清楚楚地寫下來,以告訴學生每週的進度及他們每日應該練習的方式,如此才能給予學生最實際的幫助。下面是一個例子:
    雙手彈奏奏C大調,A小調,G大調,E小調的音階及琶音;以節拍器一拍(四個音)60的速度練習。
    每天小心地視奏《布爾格彌勒練習曲》。
    練習巴赫《創意曲》第一首的第一段,每日分手彈奏六次。注意樂句及力度的表現,遇到休止符時,提起手腕。
    複習巴爾托克的舞曲,右手練習裝飾音。
    在練習時間結束前,以演奏會的方式,把舒伯特那首圓舞曲彈奏兩遍。

    研讀伊德·培塞爾(Ethel Peyser)那本《音樂的成長》中的第一章。
    這裡很清楚地指示了學生在練習期限中應該完成的作業,也提醒了他可能疏忽的練習重點。經過一段時日後,學生的父母、老師及他本身,都可從這樣的記載上看出他都彈過些什麼曲目,做過何種方法的練習。名鋼琴家克拉拉·舒曼的老師,也就是她的父親,曾督促她每天寫音樂日記。這個習慣她一直謹守了一輩子。有許多年幼的孩童不願意練習,主要是因為他們不知道每天要練些“什麼”,及“如何”練習。因此教師應該給予他們明確的指示。此外,父母也可以扮演輔助的角色,諸如:常常傾聽兒女們練琴,不時給予讚美及鼓勵,為每日的練習設定一個不輕易改變的時間。在鋼琴的彈奏裡,機械化的部分是需要每天反覆不斷地磨鍊才能獲得的能力,因此每日至少一小時的練習時間,乃是絕對必需的。它不可以用其他的練習方式來取代,像每星期練兩次,每次練上三個鐘頭等。

  • 對一個有天分但沒有太多練習時間的學生,給他一份經過良好設計及均衡發展的曲目便可以達到很好的訓練效果。雖然孩童偶爾也會像鋼琴家一樣,為了每天那練不完的勞役喃喃抱怨,但是最終他們還是會接受上述的訓練,並且學習享受那些音樂。


老師要教導學生習慣與音樂溝通


  • 有了基本的訓練之後,教師要更進一步地教導學生習慣與音樂溝通。好的老師會不定期地舉辦一些非正式的小型音樂會,大約一個月一次。學生們可以從中彼此觀摩、討論曲目,並享受演奏的寶貴經驗。有時候我們可以在一個特殊的日子裡,鼓勵學生彈奏他們曲目中特別的部分,像是在貝多芬節慶裡彈奏貝多芬,或是在現代樂之夜彈奏現代作曲家的作品。任何作曲家的生日都可以舉辦類似的活動。每一次的聚會上,老師還可以選出幾位學生,在他所指定研讀的音樂書籍上做心得報告,同時不妨送一份獎品給那位心得報告寫得最好的學生。

  • 藝術家們總是不斷地練習新的樂曲,以豐富他們的演奏曲目;學生亦當如此,雖然他們的音樂會只是在老師的琴室裡舉行。藝術家還會隨著每一場音樂會的演出逐漸增進演奏的能力及內涵,因此老師更是要儘可能地給學生們演奏的機會,以提高他們的演奏能力。名鋼琴教師萊謝蒂茨基便經常邀請學生到他的琴室。他要學生們把琴譜全部攤放在一張大桌子上,而後,這位大師從中任意抽取一本,樂譜的所有人便得出來演奏。

  • 一位思考周到的教師懂得尋求各種方法,以刺激學生進步。


教師應灌輸良好的基本觀念
坐姿及雙手彈奏的位置


  • 開始彈奏鋼琴,就應該在鍵盤上培養出良好的彈奏習慣。所有肢體的活動都需要朝著“放鬆”及“敏捷”的目標努力,而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

  • 首先,舒適地坐直,讓肩膀下垂不要突起,手肘自然地靠近身體,下手臂抬起來正好與鍵盤平行,手腕稍稍高一點,使手指能輕鬆地推動琴鍵。一位早年教過我的老師(萊謝蒂茨基的學生)稱這種高手腕的姿勢為“羅馬拱形式”。由於手從高處懸掛下來、力量很容易便到達每一手指的指尖,易於控制聲音,這種具有重量的觸鍵,使我能放鬆地控制手指的活動,且發出紮實的音色。如圖一及圖二所示。

  • “堅實的手指”是優秀技巧的基礎。最好每一隻手指都被訓練成抬起來後便能堅固地按到琴鍵的底部。坐的時候,你的背部要直,不論手伸到琴鍵的任何一邊,身體都必須依靠過去,這樣,指尖才有整個身軀的力量作為支持。安東·魯賓斯坦在世時,就是因為運用向前傾斜的身體,彈奏出巨大音響而聞名於世。阿圖·施納貝爾在演奏抒情的樂句時,貝利用身體的向後微仰,讓手指有浮動的感覺,從而奏出優美的曲調。


如何認識音符


  • 一位幼童可以很清楚地藉著琴鍵上的兩個黑鍵而認出左下方那個C音,他尤其可以在整個琴鍵上玩“找尋C”的遊戲。接下去,他便可以由C認識CD及CDE等所有的白鍵。在教導他認識升與降的音符時,告訴他,鋼琴上最小的音程就是半音。半音向右,不論在黑鍵或白鍵上,都是升;半音向左就是降。他也可以以上述的方式去認識全音。初學者經由這樣的導入,便能得到很正確且健康的升降和初步音程的觀念,同時也為將來學習本和聲做了一個良好的引導。


如何認識節奏


  • 初學者開始學習算拍子的時候,最簡易的方法是教導他以橫的方向念出所有最小的數值。在拍子中使用“和”,例如:“1和2和3和4和……”或是“1-和-和,2-和-和,3-和-和,4-和-和”(三連音)。如果最小值是十六分音符,則“1-1-和-1,2-1-和-1,3-1-和-1,4-1-和-1”。遇附點音符,便可寫下音符所在的號碼或音節,學生在數拍子上便不致觀念模糊不清。彈奏一首新曲子前,學生可先用嘴巴念出拍子,等到他熟悉了音符的時值,一看譜便有正確的反應後,才到琴鍵上做實際的練習。
13-《指尖下的音樂》:我的教學經驗


13-《指尖下的音樂》:我的教學經驗

視唱練習


  • 在歐洲,“視唱”是用嘴巴把音符唱出來的一種藝術。幾個世紀以來都被認定為音樂教育中一個很重要的部分,它曾經被假定在幫助視譜及背譜上,具有絕對存在的價值。當學生將一首巴赫前奏曲用Do、Re、Mi唱出來時,他必須花很多時間去練習,才能熟練且合速度地唱出所有的音符。以這個方式將音符深植於我們的下意識裡,不失為一個好辦法。但是我卻觀察過,許多精於視唱的學生最後都變得十分機械化,而失卻了視唱訓練原先存在的意義。因此我只在特別需要時,才建議學生視唱做額外的輔助。例如:練習一段有複雜音符的樂段時,因為頭腦熟悉音符的速度較手指熟悉琴鍵的速度來得慢,有時會產生干擾手指活動的現象,此時便可利用唱的方式將音符先仔細地唱出來,運用思考來複習那些進行時有困難的音。我曾經有一位音樂家朋友,可以使用一隻手指把一整首音樂作品彈完,他用這個方式來考驗自己的記憶力。


和聲


  • 研習基礎和聲對具有天分的學生而言,是十二萬分重要的訓練。因為學生必須學習用他們的智力及耳朵,分辨出旋律上及和聲上的音程。和聲的訓練同時也能教導那些“聽不出音樂”的人,讓他們知道合乎邏輯的“對稱”,是一切音樂作品的骨架。一個學生如果能熟知並彈奏出每個調的和聲進行,當他在彈奏一首新的作品時,就不會在一堆升降記號前措手不及而戛然停止下來。學習和聲使我們習慣由頭腦指引手指的活動及使用內在的耳朵傾聽,而頭腦也會藉著熟悉和聲的進行來幫助背譜。這所有的知識都能強化我們瞭解一首作品的結構,使整首音樂能在腦海中呈現清晰的畫面,因此音樂家應該永遠保持研究和聲的習慣。學生在得到了基本的和聲概念後,可以考慮是否要繼續學習下去,並且學對位及作曲。基本的和聲概念在鋼琴家早期的訓練上相當重要,它就像拉丁文一般,是一切語文的基礎。

  • 教師可以使用一些適當的和聲教材讓學生們練習,最好能合乎每一個學生的程度,好讓他們能輕鬆地吸收。


音階與琶音


  • 要地熟悉鍵盤,需要多年的努力方能達到。而這期間,每日的音階練習更是不可少的功課。由西方文明發展出來的音樂,大部分都是建立在調性上(24個大小調)的,所以熟悉每個調性的位置及音階,乃是非常重要的基本能力,也是為未來排除技巧恐怖感所作的最好準備。

  • 各個調上的音階、琶音及半音階的指法,在很早以前就已經被建立起來了。這些指法給所有不同形狀、大小的手來彈奏,都是適合的。想象力豐富的老師能夠找到許多刺激學生的方法,使音階與琶音的練習變得富於趣味性。我們應該把這些技巧的練習,放在每日必練的程序裡,作為暖身的步驟。肌肉經過了初步的活動後,才能自動地反應出音樂表現上的各種需求。有了這個基礎,求得靈敏精巧的手指便是理所當然的了;而任何音樂上的想象亦可以藉著它而實現。演奏會中,常常會因為緊張、琴鍵過鬆,或是單純的興奮,我們在彈奏時突然有不尋常的快速度產生,造成了注意力上極沉重的負荷。因此我們必須在平日的練習上,很確定自己的雙手是絕對經過嚴格的訓練,在任何突發的狀況下,它們都值得信賴,並能安然渡過危機。

  • 每日最好以四個八度彈奏所有的大小調音符、琶音及半音階。記載這些練習及指法的書相當多,在此不再贅述。不過教師和學生可以另外從中設計出許多具有樂趣的練習方法,比如:
  • 分手練習。
    雙手以三度、六度、八度、十度練習。
    雙手交叉練習:在訓練雙手的獨立性上,特別有效用。
    斷音彈奏:以手指跳奏,
         以手腕跳奏,
         以手肘跳奏。
    一隻手強,一隻手弱。
    一隻手圓滑奏,一隻手以斷音彈奏。
    以不同的重音練習,如第四章中“變換重音”的練習方式所述。
    以節拍器慢速度到快速度做練習。

    所有的小調都應該以和聲小音階及曲調小音階做練習。屬七和絃的琶音練習則有助於增強第四指。每天,我們都可以以不同的組成方式練習基本技巧,例如:
    第一天,C→Db:
    C大調音階、琶音→C大調音階、琶音→以C為始,彈奏導向Db大調的屬七和絃琶音,即CEbGbAb,Ab為根音。接著由Db→D……直到練完所有的調。

    第二天,C→G:
    C大調音階、琶音→C小調音階、琶音→以D為始的屬七和絃琶音,即DF#AC,導入G大調。接著由G→D……直到練完所有的調。
    第三天,C→F:
    C大調音階、琶音→C小調音階、琶音→以C為始的屬七和絃琶音,即CEGBb,導入F大調。接著由F→Bb,以此類推,直到練完所有的調。
    技巧的練習上建立各種秩序,是非常好的練習方式。
    初學者在開始學習音階及琶音時,總是苦惱於下列兩點困難:
    (1)無法圓滑又快速地將大拇指從其他手指下轉過去,總會使手臂及手肘產生晃動。(2)當其他手指是越過大拇指時,總會使手肘向外急拉。
    下面是克服上述困難的練習方法,名為“阻擋式的音階與琶音練習。
13-《指尖下的音樂》:我的教學經驗

  • *注意放鬆你的肩膀。
    解決大拇指活動的問題,是音階練習中很重要的一個部分。即使開始練習音階時你不需要注意它,但是隨著彈奏速度的加快,總有一天你會需要正視這個問題。
    指法
    下面是我們經常使用的半音階指法:
    上行由C到C,右手:2313123123412
          左手:131321432132I
    下行由C到C,右手:2143213213132
          左手:1231234123131

    我建議以上述指法彈奏半音階,主要是因為輪流使用1 2 3 4指,可以增加樂句進行的速度及圓滑度,並給大拇指休息的時間。由大部分樂曲中的半音階句子都不是太長,因此上述指法適用於一個八度內的半音階彈奏。音符不多,在記憶上較不吃力,在練習上也較實際。不過這樣的指法不適用於兩個八度的半音階彈奏。
    以後面三指來彈奏半音階也是很重要的技巧:

    上行C到C,右手:5343453434345
         左手:4343543434354

    下行C到C,右手:5434343543435
         左手:4534343453434

    當你的“右手”需要以平行小三度彈奏半音階時,下面是最好的指法,得自鋼琴家布索尼:

    上行,大拇指由C開始3 4 5 3 4 3 4 3 4 5 3 4 3
              1 2 1 2 2 1 2 1 2 1 2 2 1
    下行,第二指由C開始3 4 3 5 4 3 4 3 4 3 5 4 3
              2 1 2 1 2 1 2 2 1 2 1 2 2

    上述指法同樣可以用在大三度及四度的半音階彈奏上。不論上行或是下行,第二指以滑過的方式彈奏,可以讓線條圓滑。三度的半音階彈奏絕對不是簡單的技巧,其間存在著許多艱難的障礙,需要長時間練習及極大的耐力才能練出來。但是一旦練成了,那真是極值得誇耀的成就呢!所以儘量使用各種方法去練習它,如:重音練習、不同的節奏、節拍器從慢到快的練習,等等。

  • 由於我有一雙很小的手,因而發現在彈奏平行六度和八度的半音階上,也可以使用手指中的後三指(如上述指法裡的上方手指),加上跳躍的大拇指在下方移動。也許手大的鋼琴家有更適巧的指法。不論如何,彈奏這些高難度技巧,要注意將手腕靠近身體,這樣你的手才容易指出音樂進行的方向。

  • 指法是非常個人化東西,適用於某人的指法,不一定適用於另一人。但是一些基本的、自動化的指法,對每一位鋼琴家來說,都是運指技巧上最重要且最堅固的基礎。每日固定的練習,則是獲得這個基礎,並保持手指靈敏度唯一的方法。有了這基本的能力,即使偶爾在演出時,瞬間發生了錯誤,你的大腦也會馬上根據習慣,反應出同一調上的音階或琶音。因此儘早建立穩固的基本指法,是我們面對失誤時,最安全的保證。除非我們遭受到非常強烈的衝突,或是在極端紊亂的狀況下,才會弄亂它們。否則那些根深蒂固的習慣,是極不可能被打破的。


視奏


  • 如果在學習視奏的過程中你擁有良好的練習方法,則這個過程一定是簡單又愉快。我們應該不時地增進視奏的能力,因為連資深的演奏家都不斷持續加強這方面的技巧,更何況是我們呢?
    從一開始學習視奏,我們就得遵守不看琴鍵的原則,這與打字的道理是相通的。對初學者,我建議以布爾格彌勒練習曲、伯提尼練習曲(Bertini)、舒伯特圓舞曲,還有格里格、亨德爾、莫扎特、普賽爾(Purcell)的小品來練習。四手聯彈也有助於訓練視奏者的節奏反應。其他一些材料,像巴爾托克的《匈牙利農歌》(Hungarian Peasant Songs)及《羅馬尼亞聖誕歌曲》(Rumanian Christmas Carols),或普羅科菲耶夫的《灰姑娘組曲》)(Cinderella Suite)及《瞬間幻影》(Vision Fugitives),則提供給眼與手合作的極佳練習。最後,在你每日的視奏練習上,可以嘗試把所存的斯卡拉蒂、海頓、莫扎特的奏鳴曲依次彈過去。另外,改編成四手聯彈的海頓及莫扎特交響曲、亨德爾的小提琴奏鳴曲等,都是很好的視奏材料。

  • 可以用來視奏的曲目是說不完、道不盡的。強烈的好奇心是引導你練習它們最好的動力。

    我們應該儘早瞭解,音樂也可以是令人興奮的團體活動。為別人伴奏,本分便是一種特殊的藝術。為合唱團、絃樂重奏、小提琴及輕歌劇演唱者伴奏,可以訓練你融合鑄造出適當的音色。在室內樂的演奏上,試著以優美的聲音及活潑的律動感鼓舞你的合作者,在旋律及節奏的表現上儘量與所有的人一致。彈奏時除了耳聽自己,同時也要耳聽他人,不斷將自己的音樂調整得與其他演奏者完全在一起。這所有的細節都與練習一首協奏曲相似,因此這是為將來彈奏協奏曲所作的最好準備。
    “優秀的視譜”,意指視奏的人將樂譜上任何細節與記號全都仔細地彈奏出來。視譜是學習一首陌生樂曲的第一步,這個階段最重要的是工作就是沒有錯誤地認識整首音樂,使將來的練習能在正確的情況下進行。注意所有音符、休止符、速度及力度記號、圓滑線和樂句的正確性,讓眼睛看譜的速度走在手指活動之前。小心在音階及琶音上所使用的指法,務必使它們圓順。

  • 所有視奏上的能力,只有靠每日持續不斷的練習才能臻於完善的境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