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探良渚文明:論虞夏王朝之懸念及其變遷



重探良渚文明:論虞夏王朝之懸念及其變遷

筆者雖然已經撰文發表過崑崙文明與良渚文明的系列文章。但是,意猶未盡……故而,又出新文而言中原文化、甚而言世界文化之淵源。誠如已故學者蘇雪林先生所云:“要之世界文化同出一源,今日已成不爭之事實,我們只須認定目標,自然會走上相同的路線,發現相同的境界”。而餘以為那“目標”落於何處何家?卻是個極為關鍵的問題。

這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在所難免。因目標只能是一個,所以,餘查證、綜觀與坐實前代先知們的學術成果,而以推陳出新交待於世人為快事。

重探良渚文明:論虞夏王朝之懸念及其變遷

上篇:虞夏文明之懸念

筆者在《論良渚文明唐虞國的偉大功績與貢獻——為2019年申遺而寫(中篇)》拙文中,已經闡述了良渚文明古國乃是存世1600年的唐虞王國,故不在此贅述。現在著重來闡述它的後繼者夏禹王朝之存在、發展與功績的軌跡。

一,初探:歷史上的唐虞與夏禹王朝存在與否的問題,原於中外學界因其史料、實證與耐心的缺乏之故,而疑竇叢生。姑且說商代之史前均為神話史,乃是世界古代文明之共同特點。莫若是說這個共同特點所發生之難能可貴,因它造就了人類早期的“集體意識”,即以神、天或道為中心的全息生態功能。《劍橋歷史課》中講道:“古希臘人崇拜神,對各種各樣的神話傳說特別有興趣。而那些神話傳說絕大部分並非空穴來風,是有其特定的社會意義的”。這個社會意義,就是古人類認知的“生活本應如此”的集體意識。人類太古與上古文明,因是以無言語和無文字而存在的”雙無文明”或謂“惟神文明”,故此,後人當然是無法獲得有聲有相的證據!但是,這絕不能阻斷一代代人對人類文明鏈的探尋。尤其是中國豐富的文史庫蘊藏有開啟史前文明真相的鑰匙!其實,筆者可以告訴學界與讀者——近數十年來,中國大地上已經發現了先於甲骨文的具有3千至8千年以上刻錄有文字的文物!

重探良渚文明:論虞夏王朝之懸念及其變遷

(注:筆者對此已發表了《論良渚文明在上古世界各文明中的地位——考證埃及文明的母本》的文章,待有志者日後破解內容)

應當看到《古史辨》學派的楊寬與《疑古派》學者顧頡剛亦無法否認夏王朝的存在。而蘇雪林學者則持中外神話《比較論》將夏王朝演繹為西亞和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神話的產兒,雖這有待商榷,但同時她也肯定了世界各古老文明同為太陽神崇拜的文明,也證實了世界文化同出一源的事實。他們這些尚欠充實的理論,正是今人應該繼續深究的工作。蘇雪林生前憑一己之直覺指出:“我們現在已發現了商代的甲骨文,夏代的地下資料則到於今還是沒有。雖發現有遲早,目前不能即行斷定。但以今日考古家發掘之勤,竟不能獲得夏王朝半點遺蹟,究竟可怪。不過筆者對於夏王朝是寧可信其有的”。今日可以告慰她的是已經發現了至少有五千年以上虞夏王朝文字的成批的玉器!

二,淵源:對虞舜與夏禹王朝傳承之根本的史述是多方面的。它們是世界古文明鏈上重要的核心。只要查查多方面的中外史料便可以明瞭。首先,在上古社會要成為王朝的天子是必須具有先決條件的。史書《天志》中第二十七:“夫愛人利人,順天之意,得天之賞者誰也?曰:若者三代聖王堯、舜、禹、湯、文,武者是也”;《天志》下第二十八:“何以知天之愛百姓也?吾以賢者之必賞善罰暴也。何以知賢者之必賞善罰暴也?吾以昔者三代聖王知之。故昔者三代之聖王:堯、舜、禹、湯、文、武之兼愛天下也,從而利之,移其百姓之意焉,率以敬上帝、山川、鬼神。天以從其所愛而愛之,從其所利而利之,於是加其賞焉,使之處上位,立為天子以為法也”。上述可知,天所賞識的天子,必須與天兼愛天下。上古時三代之聖王是指堯舜、禹湯、文武,無論王朝如何衰變,仍是有傳系的。且堯舜禹均系顓頊之子孫。

重探良渚文明:論虞夏王朝之懸念及其變遷

《韓非子-顯學篇》所記:“堯舜之道於三千歲”、“虞夏二千餘歲”、“周殷七百餘歲”。以韓非子(公元前280-公元前233)年歲距今近2300多年而言,虞夏兩個王朝則存在有二千餘年,離今約4500年,這與科檢結果正合。且加之以《堯典》《舜典》《虞書》《夏書》為證可知虞夏之存在。

“堯”古文作”垚”,權威的字典《說文》所解:“從三土,土之高也”,垚在兀上,高遠也。(即令人敬畏之意)《白虎通》:“堯猶嶢嶢,至高之貌”。餘進而認為堯者之義,乃是祭壇之謂;《詩·鄭風》篇中:“有女同車,顏如舜華,彼美孟姜,洵美且都”。舜,為花美或容顏之美是矣。考“虞”與“華”、“吳”二字同源。而“吳”與“華”古同音,故虞、夏相合而稱”華夏”。

堯授天下於舜,然則舜居虞地而姓虞以為“虞舜”稱。查考國中虞地乃多至數處,餘則以為《會稽舊記》所記為是:“舜上虞人,去虞三十里,有姚丘,即舜所生也”。又周處之《風土記》:“舜東夷之人,生姚丘”。此所謂姚丘乃今之餘姚。餘姚河姆渡文化,它主要分佈在杭州灣南岸的寧紹平原及舟山島。經科學的方法進行測定,它的年代為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300年。它是新石器時代母系氏族公社時期的文明,是良渚文明——虞夏王朝之開創者。《孟子》有言:“舜自耕稼陶漁以至為帝”。《韓非-難篇》:“歷山之農者侵畔,舜往耕焉,期年甽畝正”。(注:這是說舜改造水田於歷山)在浙江餘姚西北六十里,有舜田、舜井。在浙江永康縣南三十五里,有山狀如覆釜,故又名釜歷山。其間有舜井及舜潭。又,在今浙江上虞縣,下有田曰象(舜幼時名,象)田井,又名舜井。在江蘇無錫,即今惠山,原名歷山,或曰舜山。舜漁,見《孟子》亦見《韓子·難篇》:“河濱之漁者爭砥,舜往漁焉,期年而讓長”。《墨子·尚賢篇》亦云:“舜耕歷山,陶河濱,漁雷澤”。以上可知,舜所行百業作什器之境地,涉及山東山西與東南江浙的魚米之鄉,故而虞舜王朝是良渚文明奠基者,為夏禹王朝繼承之。

重探良渚文明:論虞夏王朝之懸念及其變遷

在1600多年之前的公天下傳系統治中,王朝實行的是巫覡為首領的社會管理。一如印度早先的婆羅門建立的“四社會晉階”制度(至今仍然是牢不可破)。但是,隨著巫覡階層的式微,至堯舜時期發生了變故和鬥爭。儘管說舜相堯時間考察長達二十八年,且堯嫁二女於舜,在《萬章上》還是有人提出了質問:“堯以天下與舜,有諸?(憑什麼理由)”。然而鬥爭不能避免,《外儲篇》稱:“堯欲傳天下於舜,鯀諫曰:‘不祥哉,敦以天下而傳之於匹夫(平民)乎?`堯不聽,舉兵而誅殺鯀於羽山之郊。共工又諫曰:‘孰以天下而傳之於匹夫乎`?堯不聽,又舉兵而流(放)共工於幽州之都,於是天下莫敢言無傳天下於舜”。春秋戰國時期,以堯舜“禪讓”為口舌,倡議禪讓及夏湯轉公天下為家天下之舉,均成為諸侯列強稱霸政治需要的讚歌,故而這也是春秋戰國長達三百多年戰亂之因。

同樣,上古文明的印度之地也上演過規模宏大的戰爭。在《羅摩衍那》及《摩訶婆羅多》的史詩中都有詳細的記載。

重探良渚文明:論虞夏王朝之懸念及其變遷

三,禹跡:《山海經·海內經》第十八中記“帝令祝融殺鯀於羽郊,鯀復生禹”。郭璞引《歸藏·開筮》注之曰:“鯀死三歲不腐,剖之以吳刀,化為黃龍也”。《初學記》二十二,《路史後記》注十二並引作:“鯀殛死,三歲不腐,副之以吳刀,是用出禹”。(注:吳刀,即聞名於世的吳越之利器,表明夏禹憑此威武而王天下。後世有秦弩吳戈越王劍之稱)在“四嶽”之眾(相傳為唐堯臣、羲和四子。分管四方的諸侯,所以叫四嶽)的舉薦下,舜乃命禹承父鯀治水之業,《國語》曰:“禹決汨九川”。汨,即疏導之義。儘管大禹治水有種種神秘之說,但總離不開這一疏導治水成功之訣。言禹娶塗山氏事,《史記·夏本紀》:“禹曰:‘予辛壬娶塗山,癸甲生啟,予不子(顧不上看一眼新生子)”。又,《史記集解》“孔安國曰:“塗山國名,辛日娶妻,至於甲四日,復往治水”。那末,塗山應為何處呢?《文字音義》雲:‘塗山,古國名,夏禹娶之,今宣州當塗縣也”。《吳越春秋》趙曄注:“會稽志,塗山在山陰西北四十五里”。應劭曰:會稽塗山“在永興北”。永興乃今肖山縣。上述禹生居之地名均意義重大,其一,宣州當塗縣,今安徽含山凌家灘,凌家灘文化遺址,位於安徽省馬鞍山市含山縣凌家灘村,地處裕溪河中段北岸,面積達160萬平方米以上,遺址5000多年前為一處大型新石器時代晚期聚落。遺址區內發現有新石器時代晚期人工建造的祭壇、大型氏族墓地以及祭祀坑等。它的發現亦證明了虞夏存在於東夷大地。其二,會稽(今紹興)或永興(今肖山),即今之杭紹地區。河姆渡文化與凌家灘文化及後者的良渚文化,均是發祥於這同一個虞舜與夏禹王朝的聖地。河姆渡、凌家灘與良渚文明還得益於東南大地四季分明的地望與東方吳越湖海之利。

重探良渚文明:論虞夏王朝之懸念及其變遷

餘杭之謂乃是餘姚(含上虞)及杭州的禹航(今老餘杭)是矣。杭,古同航,意為航海與航船。故而,河姆渡與良渚文明正是通過海上交通遠航四方,將文明的元素遠播至拉美及太平洋各島嶼。

四,偉業:鯀的治水失利並未讓唐虞王朝君臨天下的堯舜放棄。昔時洪災形勢已經十分嚴重:《滕文公上》:“當堯之時,天下猶未平,洪水橫流,氾濫於天下,草木暢茂,禽獸繁殖,五穀不登,禽獸逼人,獸蹄鳥跡之道交於中國”。“禹天神性之強,更勝乃父百倍”。因之"禹疏九河,瀹濟漯而注諸海,抉汝漢,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後中國可得而食也”。大禹終於繼承父業成就了治水的千秋偉業。

總其偉業之謂,大體上可細分為功銘金石、布土定州、莫山導水、制定朝夜、測地四極、主領山川、禹為社神、致神戮神等八個方面。現簡述如下:

1,功銘金石:禹治水時之辛勞,非凡人所能領受。《史記-夏本紀》:“禹乃遂與益(益,即職位僅次於禹的伯益)后稷奉帝命,命諸侯百姓,興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謂刊木,立為表記),定高山大川……乃勞身焦思,居外十三年,過家門不敢入。薄衣食,致孝於鬼神,卑宮室致費於溝淢。陸行乘車,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輦”。

又《莊子·天下篇》引《墨子》“昔者禹之泅洪水,抉江河,而通四夷九州也。名川三百,支川三千,小者無數。禹親自操橐耜而九(鳩)雜天下之川,腓無胈,脛無毛,沐甚風,櫛甚雨,置萬國。禹大聖也,而形勞天下也如此”。完成如此曠世宏大的治水工程,均禹”親自操橐耜”,豈非是天神之偉作哉?

2,布土定州:《海內經》言“禹鯀是始布土”、“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顧頡剛曰:“這是因禹平水土,是受的上帝的命令”。《大禹漠》:“禹曰:帝曰俞,地平天成”。“布土”指禹於原始洪淵中造成大地。造地後乃分為九州。疏洪布土分九州則是,填洪則非。《左傳》哀公四傳:“芒芒禹跡,畫為九州,經啟九道(河)”。

重探良渚文明:論虞夏王朝之懸念及其變遷

故此,後人得益於禹的功績《書,立政》曰:“其克請爾戎兵,以陟禹之跡(績),至於海表,罔有不服”。《逸周書·商誓》篇:“在昔后稷,惟上帝之言克播百穀,登禹之績”。《商頌·殷武》:“天命多闢,設都於禹之績”。應注意到禹跡“至於海表,罔有不服”的記載:這是說夏禹王朝涉及海外,且都少有不服從者!

3,奠山導水:《大雅·文王有聲》:“豐水東注,維禹之績”。《大雅·韓奕》:“奕奕梁山,維禹甸之”。《小雅·信南山》:“信彼南山,維禹甸之”。鄭玄《周禮·稍人》注:“甸,讀陳,即陣的本字,乃是排列分佈之意。“維禹所甸”是說南山樑山均禹所分佈陳列者,但甸、陳雖同音,甸與奠不但同音且同義,《禹貢》:“禹敷土,隨山刊木,奠高山大川”,奠,定也置也。言南山樑山均禹所定置,非神力助之人力焉能為此偉事?禹又積石為大山。《大荒北經》:“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先檻大逢之山,河濟之水所入海,以北注焉。其西有山名曰:‘禹所積石’ ”。《禹貢》也有“導河積石”的一句話。按積石山有大有小,大者在今青海境內即《唐書·吐蕃傳》所謂“紫山”,《元史·地理志》所謂“大雪山”。禹之積石相傳即此。這種雪線以上的高山,禹居然能積石為之,太可驚了。

重探良渚文明:論虞夏王朝之懸念及其變遷

《呂覽-愛類篇》及《水注經》禹又記有疏鑿龍門之事。上古時代如此偉大工程,必致今日之專家學者匪夷所思?

4,制定朝夜:《準南子·天文訓》“日出於陽(暘)谷……入於虞淵之汜,曙於蒙(岷)谷之浦,行九州七舍,有五億萬七千三百九里,禹以為朝晝昏夜”。“禹以為朝晝昏夜”,這是說他推動著日出日落!太不可思議了?殊不知夏禹並非凡人,上帝自當賦予了他此神力哉。

5,測地四極:《山海經·海外東經》:“帝命豎亥,步自東極至於西極,五億十選(郭璞注,五億為五萬)九千八百步。豎亥右手把算,左手指青丘北。一曰禹命豎亥。一曰五億十萬九千八百步”。《淮南子·地形訓》:“禹乃使太章步自東極至於西極二億三萬三千五百里七十五步。使豎亥步自北極至於南極,一億三萬三千五百七十五步”。豎亥與太章均為禹之輔臣。以上測量“四極”之神蹟,亦有若禹命伯益著述《山海經》同樣是世間偉大的舉措。

重探良渚文明:論虞夏王朝之懸念及其變遷

6,主領山川:《書·立政》:“禹平水土,主名山川。”《墨子·明鬼下篇》引《商書》曰:“古者有夏方未有禍之時……山川鬼神亦莫敢不寧,若能共允。察山川鬼神之所以莫敢不寧者,以佐謀禹也”。山川與鬼神共為禹佐謀(佐謀,即協助),可見禹是山川鬼神之主。《大戴德-五帝德》:“禹……為神主……左準繩,右規矩,履四時,據四海,平九州,戴九天”。《史記·夏本紀》:“禹 ……為山川神主”。《山海經·中山經》結束時有一段文字:“禹曰天下名山徑五千三百七十山,六萬四千五十六里,居地也,言其五藏,蓋其餘小山甚眾,不足記雲……出水之山八千里,受水之山八千里,出銅之山四百六十七,出鐵之山三千六百九十”。這些都是《山海經》乃禹命(伯)益所記,故此,夏禹真是山川主。

重探良渚文明:論虞夏王朝之懸念及其變遷

7,禹為社神:查考《淮南-汜論訓》“……故炎帝作火而死為寬,禹勞天下,而死為社,后稷作稼穡而死為稷,羿除天下之害而死為宗布。此鬼神之所以立”。《史記·封禪書》:“自禹興而修社祀,后稷稼穡故有稷祠,郊社所從來尚矣”。《漢書·郊祀志》:“聖漢興,禮儀稍定,已有官社,未立官稷,遂於官社後立官稷。以夏禹配食官社。后稷配食官稷”。《三輔黃圖》:“漢初,除秦社稷,立漢社稷,其後又立官社,配以夏禹”。凡後朝念及列祖列聖者有:“寬、社、稷、宗布”之立,是為了祀祭聖祖而設立的名號。而“以夏禹配食官社”乃是配享的最高禮遇。

重探良渚文明:論虞夏王朝之懸念及其變遷

8,致神戮神:有《國語·魯語》曰:“吳伐越,墮會稽,獲骨焉,節專車…仲尼曰:‘丘聞之,昔禹致群神於會稽之山,防風氏後至,禹殺而戮之,其骨節專車,此為大矣”。骨節專車,韋昭注:“骨一節,其長專車”。由此可想,上古之人與神存交往的明證,因為世間恐無此巨人,何況《國語》明言禹所交往者為群神呢。故能致神戮神,則其本身自然是神。神禹,又伐過九首蛇身的相柳。神禹,又曾攻過觸倒不周山的共工,凡均見於《山海經》。神禹,又曾西學於西王母,見《荀子》。至於禹治水時,百神為助,及鎖巫支祁,斬朱,除狡獸,均見古代傳說稗史。以神禹之神力克服攻戮凶神,亦謂天經地義也。上古時代地廣而人稀,故天地人之“三才”,乃是以鬼神為主宰,這理當與今人無涉無考而無可信邪。

下篇:虞夏文明之變遷

對於遠古祖先的狀況,雖然今天無法得知詳情,但從一些道家史料與其它故紙堆中仍然可尋找到些蛛絲馬跡。傳說中已佚之《連山》《歸藏》與《河洛》等便是那遙遠時代留下來的難以破譯的信息庫。即使是《周易》而今也已經成了天書。儘管如此,亦不能改變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夏禹王朝,由伯益領銜的史記官們仍然給後人留下來了一部與大禹治水的史詩相得益彰的同時代的史地記《山海經》!

重探良渚文明:論虞夏王朝之懸念及其變遷

一,概述:大禹治水光輝事蹟與測量大地“四極”而著述《山海經》是攜手連袂的。有大禹治水和測地四極方有《山海經》的傳世。

1,作為中國神話和傳奇故事的開山之作《山海經》,對於研究上古時期的地理、文化,以及中華民族起源的文明史,甚至是釐清世界文明的發端都具有獨一無二的研究價值。《山海經》這本曠世奇書,它大致分為山經和海經兩個部分,其中主要記載著山川,物產,民族,以及一些怪異的動物等等。除了這些還有不少的膾炙人口的遠古神話傳說和寓言故事,如夸父逐日,精衛填海,女媧補天,大禹治水等。在編修《隋書》時,魏徵把《山海經》算作史書。而魯迅先生則認為《山海經》是遠古時代的巫書。他們的觀點表明,上古史即是巫覡伺神的歷史。這本書所反映的文化現象,與希臘神話和羅馬神話存在一些神秘聯繫,故此,許多歐美學者也提出了“世界文明同源說”。2001年,一位美國女探險家、歷史學家亨麗埃特-墨茨發表了學術論文,認為《山海經》的地理範圍西至非洲,東至美國和墨西哥,南至南極洲,北至西伯利亞。因為她實地考察發現,《山海經》中的“黑齒國”在非洲,“光華之谷”是美國的科羅拉多大峽谷,“扶桑國”就是墨西哥,巴西的亞馬遜河附近就是“日出之國”。她這些實地考察而得出的奇妙結論,可以說是跨出了激活《山海經》內涵的重要一步!《山海經》也正在吸引更多的中外人士大書而特書或搬上銀屏。總之,可以肯定的是《山海經》中的確蘊藏著未解的文明密碼。隨著世界考古學和歷史學的發展與時代的迅速進步,中華文明與世界文明的發展脈絡會越來越清晰、越來越厚重。

重探良渚文明:論虞夏王朝之懸念及其變遷

2,要讓世界各古代文明之間的神秘聯繫與文明密碼大白於天下,對古往今來的學者和神秘家來說都是一種奢望。原由是與神連接溝通的巫師〈祭師)們隨著時間推移墮落而式微。且當今存世於世界各地角落裡的稀有的祭師已不為人知。但是,人們仍可以新時代為契機實踐這個“奢望”!當代出生於1943年的美國作家尼爾-唐納德-沃爾什,在所著的《與神對話》的《前言》中指出:“如果他們認為神差不多在兩千年前就停止說話,抑或認為神就算繼續跟人交流,也只跟聖人、女巫醫,或者打坐三十年的人,或者行善二十年的人,或者至少有十年行為端正的人”。這就告訴說,僅憑歷史資料與考古文物用來對話遠古人類的所作所為是永遠不能湊效的。因為那對人類來說是超越維度與時空的秘密。

重探良渚文明:論虞夏王朝之懸念及其變遷

二,地望:虞夏時代的活動與治水範圍是今人不可思議的。若是宏觀地眼望世界就會驚異地發現,原來世界是一個球或一個村,關於這一點《山海經》已經發出了震聾發聵的音震。只是人們麻木未能覺知而已。

1,《尚書-禹貢》所記:禹治水自冀州起,歷兗州、青州、徐州、 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即是說從現在的河北省起,由山東、江蘇、浙江沿海諸省,轉入河南、兩湖、甘陝直到四川。秦漢始得統一的版圖,唐虞時代便已實現了。這還不足為怪,禹治水的足跡竟還能踏到弱水、黑水、三危、流沙。《呂覽·求人篇》也有一大段話道:“禹東至榑(扶)木(即扶桑)之地,日出九津青羌之野,攢樹之所,揩天之山,鳥谷青丘之鄉、黑齒之國。南至交趾,孫樸續構之國……九陽之山、羽人裸民之處,不死之鄉。西至三危之國,巫山之下,飲露吸氣之民,積金之山,奇肱一臂三面之鄉,北至人正之國,夏海之窮,衡山之上,犬戎之國,夸父之野,禺疆之所,積水積石之山”。以上一大籮筐的地理上神奇之國、玄妙秘境真令人目瞪口呆,遐想連翩,卻難以捉摸?倒是那位豪氣的美國女探險家兼史學家開天闢地破天荒地為之作出大膽實踐的榜樣,令人肅然起敬。

重探良渚文明:論虞夏王朝之懸念及其變遷

2,證明世界文明同源之源:良渚文明則是大有文章可作的。文章焦點首在史前洪災。史前洪災成為世界人類的共同記憶而淵源流長。西亞有裴洛蘇士、吉爾昌姆士及哀亞所傳的故事;希伯來有諾亞方舟的故事;回教有努海造舟避洪災的故事;印度有至尊神化為魚告於摩奴(Mama)造船,後從汪洋中拖至安全處的說法;波斯有義人文提丹(Vendidad)逃生的故事;希臘亦有陶開新(Decaution)與妻子闢拉(Pvrra)受命造大方舟逃命的故事等等。據統計中外學者研究史前洪災的故事達一百數十種之多。其版本如出一轍。唯獨華夏民族面對洪災迎難而上,以驚天地、泣鬼神的精神予以抗爭。甚至是華夏之母都能挺身而出英勇參戰《準南子-覽冥訓》言:女媧於洪水氾濫之後“煉五色石以補蒼天,積蘆灰以止淫水”!

重探良渚文明:論虞夏王朝之懸念及其變遷

同時可以說,雲貴、青藏、陝甘、川康、湘西等西南西北高原地區的少數民族都是避史前洪災的華夏孑遺之民。縱觀全球,與之相比之下,大禹治水贏得聖君之歌頌,彪炳於史冊是理所當然的事情。那些以神諭造舟而逃避洪災的民族,哪一個堪當世界文明之源頭?答案應該是自明的。

三,弘化:唐堯虞舜夏禹以降,其王朝流傳有序。以良渚文明為標杆與核心,歷代以來他們均將其偉大的文化,弘揚德化於世界各地為己任。這種博大的胸懷和德行,也被後世帝王們深刻的領悟和繼承。《書‧周官》:“貳公弘化,寅亮天地,弼予一人”。儒釋道各宗教的“弘法度化”的慈悲。南朝齊王儉《褚淵碑文》:“事不我與,屈己弘化”。唐代元稹:“我國家光宅四海,年將二百,十聖弘化,萬邦懷仁”。明代歸有光雲:“自古大亂之世,未有無聖人而可以致治者,亦未有無賢臣而可以弘化者”。展開上古華夏三代聖王們弘揚德化全球的歷史畫卷,可以看到一個卓越而漫長的“寅亮天地”、“屈己弘化”、“光宅四海”、“萬邦懷仁”的場境!

重探良渚文明:論虞夏王朝之懸念及其變遷

聖王們:以弘揚德化為己任。

1,豪言華夏之疆域:毋庸置疑,上古黃帝、昌意(高陽)以上是一統之天下。而虞夏以降,凡秦、楚、趙及其他諸侯邦國之民族都自認顓頊為祖宗,而吳越諸侯則認為大禹之後,禹乃是顓頊之孫子。在世界未形成王朝或邦國之時,無以言疆域,真所謂“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其不同民族只是文化與文明的交流互動而已。華夏民族立虞夏王朝始有疆域之謂。大禹“地平天成”的千古大業所涉極廣,上面史料足矣,不再贅述。除了以上各族,也不能忘卻被弘揚德化的“四夷”與”三苗”的華夏子孫。《孟子-離婁下》記:“舜生於諸馮,遷於負夏,卒於鳴條”。此生卒地雖有爭議,但筆者取舜生於東夷之地的諸馮(考諸馮在今山東荷澤南五十里)《史記》又說:“舜,冀州之人也”。考冀州(古乃屬山東古青州)攬,河北、山西及河南黃河以北,遼寧熱河以西之地。故知舜生於廣闊的四夷之地域。《國語-魯語》言:”舜勤民而野死”。韋昭注:“野死謂徵有苗,死於蒼梧之野”。此注,筆者認為不妥。既然舜是勤民,何謂徵(伐)有苗?前句後句相矛盾,理應是“政”而誤為“徵”,應是勤政之義也。這也表明,三苗之地昔時亦在弘揚德化之範圍。

重探良渚文明:論虞夏王朝之懸念及其變遷

2,關於今日蜀地尚在研究的“三星堆”文明,其實也是虞夏王朝文明的組成部分,至於它的獨特的青銅器文化,則另當別論,此文不作探討。史料揚雄《蜀王本紀》:“蜀王之先名蠶叢,後代名曰柏護,後者名魚鳧,此三代各數百歲,皆神化不死,其民亦頗隨王化去。王獵至湔山便仙去,今廟祀之於湔。時蜀民稀少,後有一男子名曰杜宇,從天墮止朱提,有一女子名利,從江源地井中出,為杜宇妻。宇自立為蜀王,號曰望帝,治汶山下,邑郫,化民往往復出。望帝積百餘歲,荊有一人名鱉靈,其屍亡去,荊人求之不得。鱉靈尺至蜀復生,蜀王以為相。時玉山出水,若堯之洪水,望帝不能治,使鱉靈決玉山,民得陸處。鱉靈治水去後,望帝與其妻通,帝自以德薄不如鱉靈,委國鱉靈而去,如堯之禪舜。鱉靈即位,號曰開明奇帝。……”這個史料十分珍貴!其一,說明蜀地與天神交通為常態,且成神仙者眾。破解三星堆文明的難題便在於此。以今日人之俗見,度古時之神蹟可謂是”自不量力”?其二,鱉靈乃荊人(今湖北荊州),亦是禹王之子民。然而,他也在洪災肆虐蜀地時,以禹法“決玉山,民得陸處”,在禹同時代做出了與禹同樣的巨大貢獻!致使繼承瞭望帝的帝位,管理蜀地。故此,川蜀也是夏禹弘揚德化之地。

重探良渚文明:論虞夏王朝之懸念及其變遷

四,核心:文化是護國之神。自古以來,華夏的文化人都深知”夫人不讀經書,則不知自處之道;不讀史書,則無從愛國家”。這是文化的力量。故近代大學者章太炎先生指出:“夫讀史之效,在發揚祖德,鞏固國本,不讀史則不知前人創業之艱難,後人守成之不易,愛國心,何由而起?雖亡國者屢,而終能光復舊物,還我河山”。華夏文明為世界四大文明僅存於世者,盡仰賴於此。後世最為史稱道之功臣者,惟孔子服效舜禹弘揚德化之管仲,佐王立國越九百年,真不在舜禹下矣。《尚書》包虞、夏、商、週四代文告中,馬融獨稱虞舜者。不言而喻,世界文明同出一源,惟虞夏王朝文明光耀全球,成為核心乃是不爭之事實。

1,遠古與上古天真的人類遵循天人合一的“惟神文明”。夏禹以上均無例外。由於時代的演進物慾漸長,離道日遠,故天人分離而人心不古。禹、啟傳太康,太康荒淫無道,“至於太康失國,五子(指,太康五子)御(護送)母(後緡)逃出自竇(自城牆之孔穴出逃),奔於有仍(有仍,古國名,今山東濟寧境內),作《五子之歌》。啟子(太康)本名“武觀”或曰“五觀”,似甚不肖,所以古人以他與堯子丹朱、舜子商均並論”。夏朝雖有過“少康中興”,但夏桀之暴政終成了末代帝王。

重探良渚文明:論虞夏王朝之懸念及其變遷

故此,商湯以此為鑑,《湯誓》:“有夏多罪,天命之。今爾有眾,汝曰:‘ 我後不恤我,舍我穡事而割正夏`。予惟聞汝眾言,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注:我後指湯君本人;不恤,即是不照顧;舍我穡事,即放棄農事;割正夏,意即去革夏之命;予畏上帝,不敢不正,即湯君自勉之語)

2,《書-伊訓》書序:“湯伐桀,與桀戰於鳴條”。(鳴條,今山西邑縣北)。於是,實行了湯革夏命,社稷變遷,改朝換代。後世”革命”之稱實由此而生。《湯誓》 言:“湯既勝夏,欲遷其社,不可,作夏社”。夏都(墟)已經不適合作社稷了,湯滅夏之後遷社,故乃是“變遷”稱謂之肇始。

《仲虺之誥》:“湯歸自夏,至於大坰,仲虺作誥。成湯放桀於南巢,惟有慚德,曰‘予恐來世以臺為日實’,仲虺乃作誥,曰:嗚呼!有夏昏德,民墜塗炭,天乃錫(賜)王勇智,表正萬邦,纘禹舊服。……夏王有罪,矯誣上天”。《仲虺之誥》解決了政權的合法性來源於合理的制度(繼承大禹長久的事業)、來源於上天的意旨(天命)、來源於人民的支持(西夷,北狄),而這也是史家認定商湯的造反奪取江山社稷是一種革命的重要理由。誥文中曰“至於大垌”(經查為今廣西欽州北郊,舜又葬於廣西境內);“表正萬邦”,表明夏朝曾經的邊疆之廣大及多民族組成的大家庭;“放桀於南巢”,南巢是安徽巢湖地區,亦是考古良渚文化發源地之重要中心區域之一。

《湯誥》:“湯既黜夏命,復歸於亳,作湯誥”…此謂“復歸於亳”《史記》載:“自契至成湯八遷,湯始居亳”。商曾幾度遷都,人們將湯所都之地統稱為“亳”,包括南亳(今河南商丘以南,安徽亳州以北),北亳(今山東曹縣一帶),西亳(今河南偃師一帶)。安徽的亳州與河南緊連,筆者認同安徽之亳州乃是商湯滅夏後所遷之故墟。

重探良渚文明:論虞夏王朝之懸念及其變遷

因其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標配可以令人信服。亳州鍾靈毓秀,英才輩出。一代聖哲莊子,曾為漆園吏,有他"喻牛辭相"的故事;魏武帝曹操"煮酒論英雄”於此;陳思王曹植催人淚下的"七步詩”;有生為亳州人漢代的神醫華佗的"麻沸散"、“五禽戲”;有巾幗英雄花木蘭代父從軍的膽識;有全國道教第一大殿--太清宮,又名太靜宮,俗稱老子廟;有孔子問禮處的道德中宮;有古風依然的嵇康故居;印有巨人所壓之痕的陳摶臥跡……故亳州1986年12月被命名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

而與本文相關連的是”湯陵丘埠巍然,古木虯枝盤空,蒼碑夾道聳立”的史證更值得稱道。成湯放桀於南巢的原因是離商墟南亳(州)較近,便於監護。湯陵遺於南亳更說明其歷史的地位。

3,虞夏王朝治”萬方百姓”,”表正萬邦”,統各民族,弘揚德化於天下,其威震於四海。《孟子》言舜“遷於負夏”。據趙岐注:“負,海也,在東方夷服之地”。《墨子-節葬篇》:”(舜)帝西教乎西戎,道死,葬於南已(紀)之市”。葬於蒼梧九疑山,謂之紀市,今湖南永州營道縣。這個史料表明,虞舜與夏禹王朝經歷過東服夷,西教戎的大跨越。向西通往兩河流域的西亞大夏、波斯(安息)、希臘及更遙遠的中東耶路撒冷等地,途經崑崙山、梅茹山(須彌山)、香巴拉,那裡皆是上通天界的世界第三極。當然也包涵了黃河流域廣袤的中原大地。

重探良渚文明:論虞夏王朝之懸念及其變遷

西方學者認為,蘇美爾文明是西亞中東一帶最早的文明,它的名稱源於後來的阿卡德人的發音,他們既不是印歐人的一支,也不是閃米特人的一支,他們的原籍可能是更古老東方的某地。古老東方的某地,照本文的認知,當然是舜禹時的王朝,還因為蘇美爾文明晚於河姆渡文明。史學權威傅斯年曾經在《夷夏東西說-夏跡》中指出:最西所至與最南所至,現在不知究到何處?因為《山海經》測四極包攬了全球地域。所以,這位孟真先生肯定“夏實西方之帝國或聯盟”是很有見地的。史料《新語-術事篇》“大禹出西羌”,《後漢書-戴良傳》“大禹興於西羌”等記載是真實不虛的。

重探良渚文明:論虞夏王朝之懸念及其變遷

古代流行一句話:“裔不謀夏,夷不亂華”,疏曰:“中國有禮儀之大謂之夏,有服章之美謂華”。歷代廣大而眾多的王國與諸侯,均以稱夏為榮。王國維先生作《西胡考》,列舉《逸周書·王會篇》、《伊尹獻令》、《史記,封禪書》、《呂氏春秋·古樂篇》等等,謂夏王朝顛覆以後,夏民族自東遷於西,成為大夏。徐中舒作《再論小屯與仰韶》,謂大夏即夏人西遷後之稱號。程憬作《夏民族考》,亦主其說。姜亮夫附和之。

重探良渚文明:論虞夏王朝之懸念及其變遷

《漢書-張騫傳》“天子既聞大宛及大夏安息之屬皆大國,多奇物,土著頗與中國同俗”。夏王朝覆滅後,大部分遺民遷回原來“禹興之地”,殷商部分之民出於同樣的原因橫跨太平洋而遷往拉美。《史記-匈奴傳》匈奴亦自稱“夏后氏之苗裔”。史言:舜徵三苗,道死,故葬蒼梧,我(蘇雪林)看事實正相反,並非舜徵三苗,卻是崇奉舜的三苗,受商周民族之徵伐驅逐、而攜帶舜的文明傳播至各地罷了。

重探良渚文明:論虞夏王朝之懸念及其變遷

總之,在古代華夏文明的弘揚德化歷程中,均體現了圍繞著一個世界文明同源的核心:虞舜王朝與夏禹王朝!正本清源,溯源大道——世界文明的進程,乃是始於斯,歸於斯。當今之世,人類正在發生鳳凰涅槃,浴火重生之際,全人類成為命運共同體別無選擇。引領未來的只能屬於繼往開來,傳承弘揚德化的大愛無疆的文明,這個文明屹立於世界的東方——祂就是中國!

重探良渚文明:論虞夏王朝之懸念及其變遷

(2020-4-18 撰文於杭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