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歷史和人類學研究的十大誤區,有你嗎?(一)

在中國,在考古、歷史和人類學研究的領域和過程,幾乎所有人在所有的時間,都會因一些基礎性的、常識性的概念還未學習研究過,或雖然學習研究過,但仍未弄明白,就開題接單、授業解惑了。結果不但自己鬧出了大笑話很尰尬不說,還讓弟子和受眾奉為法寶終身為執念,至死也不知其中的荒唐與無知,代代相傳至今仍有增無幾。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因為當事人大多在國家頂級的學術平臺做住持,會有人有膽去置疑於斯人斯廟嗎?

一、為什一定要講只有“文明”遺址,才具有“國”和“都”的定位?

考古、歷史和人類學研究的十大誤區,有你嗎?(一)

五千年前的雙槐樹地區

面對著全球遍佈的史前遺址(迄今4000-10000年前),在一些學者和專家眼裡是完全“平等”的,只要有遺址,他就能給它按一個國名,封它個國都的等級,例如近期發現的雙槐樹。其實不然,因為只有“文明”的遺址,才是有“進步與開化”意義與價值的“突變”,如果遺址中只有陶器和石器,牆基與柱洞這些一般進程的產物,而無良渚那些石城、幹欄、水渠、水壩、碼頭、木排、玉坊和祭壇等更高級、更復雜、更獨有的文化體系與文明結構,若想在諸侯環侍下形成文明中心(國與都),必將會是很難的。

何謂文明?(1)有城,規模與防衛;(2)有神,帝王或族祖;(3)有文,結構性載述;(4)有鑄,工藝與實用。對於這四大標準,目前有共識的,是四者必須有其三。

1、談到“城”,不能以現代或後世的標準來苛求,只要在聚落的多處,發現與住宅型制不同功能不同的“牆”就是“城”,或者比遺址時代的宅基牆“更高、更厚、更長”的牆、基,就能被確證為“城”。

2、談到“神”,也不要雲裡霧裡去解析那些西方人近代才臆造出來的“標維與規範”,因為最真實的“神”,就是“首帝與初祖”,他們都是“宗教與信仰”最誠摯的終極宿主,特別是在考古時,要少扯那些有的沒的。

3、關於“文”,一般認為是由“記數、喻事、抒情、示意和劃刻”的方式來表現的,本人認為,全人類共有的“圖符與劃刻”是文字的“二進制體系”,訖古至今從未因難讀和無解而出現間斷與消失。因此,把“圖符與劃刻”排斥在文字體系之外是顯然非專業的,例如從遠古部落的姓氏圖騰到今天的國旗國徽,一直都是看圖說話與看圖成文並存同在的。人們從其作品的工藝與寓意上,就能將作者及時代的文明結構與文明境界“一言以畢之”。

4、至於“鑄”,一般認為是由“照明、取暖、烹飪、鍛造和熔鑄”的工藝來確證的,本人認為:“玉石器、竹木器”的“造型與寓意”,其實與“金屬器”的“鍛造和熔鑄”的效果異曲同工。用天然金剛刀(針),對“天然銅和隕鐵器”進行的雕琢與改型,相較於對“玉石器和竹木器”的“鏤空與透雕”,甚至會更加簡單和原始。西方人推崇的“銅銘”與東方人擅長的“玉雕”,和東西方都有的在竹木和石巖上的劃刻,其實從其作品的工藝與寓意上,就能將作者及時代的文明結構與文明境界“一言以畢之”。


考古、歷史和人類學研究的十大誤區,有你嗎?(一)

四千五百年前的雙愧樹地區

對於用“直澤、直解與直讀”的方式,去從遺址中出土的文物身上,去“解碼、解密和解析”遺址的“文明或文化”的屬性,其實是不難的。例如,近期雙槐樹的發掘,由於有與良渚同樣5300年的定位,於是從國家級平臺的磚家,到一節考古課沒上過的屌絲,都大叫她的文明價值要超過良渚了。所以,國家級平臺的頂級磚家到了雙槐樹下車伊始,就哇啦哇呀地大啖雙槐樹是黃帝之都。哈哈,請問這位專家,黃帝是什麼時代的?黃帝是人嗎?雙槐樹憑什麼姓“黃”還是“都”?

上述偽命題接連又引發瞭如下的問題討論:(1)雙槐樹是文明遺址還是文化遺址?(2)雙槐樹是超越良渚的廣域文明嗎?(3)雙槐樹是黃帝之都?同時代的良渚是從屬黃帝之都的邊城?抑或獨立於黃帝之外,或凌駕於黃帝文明之上(之前)的炎帝文明?(4)5300年前的長江以北,存在文明程度超過良渚、能夠普照當時全中國的史前文明嗎?(5)這個文明如果不是黃帝文明,又會是哪一個文明體系呢?(6)從《華夏文明探源工程》公告的大禹與啟的生存年代和主流世系反推,黃帝的生存年代正好是良渚因遇史前洪水正在規劃西遷、南下和北上的年代。


考古、歷史和人類學研究的十大誤區,有你嗎?(一)

一百年前的黃河重鎮

以華夏即中原論述為據點,否認江淮文明和西南文明的局面,希望在“兩會”以後會有完全不同的姿態與口徑了。那種將遺址等同於文明、遺址等同於帝都的勘史文化正在被清理。中華民族的史前帝都與帝王文明必將出現“炎昊”太湖(6000年/吳越)-“偃寒”/江淮下游(5500年/蘇魯豫皖邊區)-“沅漢”江淮中上游(5000年/贛湘川鄂)“奄韓”/河洛/西部中原(4500年/豫晉陝甘)-“燕邯”/東三省(4500年/京津冀遼)-“鄢汗”/西北(4500年/疆蒙藏青)等時空節奏的嶄新論述。

此前,本人曾鄭重向學界設問:有良渚(含同址跨湖橋)以外“文明程度更高、建設規模更大、創世時間更早、延續時間更長和對人類影響更深遠”的“國別、帝系、氏族與百姓的帝國與帝都論述”嗎?勸誡入此道者:如曰帝都與帝國,除滿足上述條件外,還必須有可證的結構性和體系性。否則就會是夢遊捉鬼式考古,那樣會很外行、很幼稚、很失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