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800萬學區房,不能帶娃環遊世界,難道就不配做父母了?

沒有800萬學區房,不能帶娃環遊世界,難道就不配做父母了?

我知道這個世界是什麼樣子,不需要通過獵奇和情懷來假託思緒。甚至,有些時候我會覺得“詩與遠方”的這種抒情應當適度剋制,把眼前的事情做好同樣重要。

---遇言姐

最近有兩個話題火了。一個是一對夫婦選擇不買學區房,而是辭了職帶著孩子環遊世界。另一個是陪孩子寫作業的家長們各種心梗、吐血、乳腺增生。看到這些“痛點”,遇言姐不由感慨:這種不是上山下海,就是揠苗助長的折騰什麼時候是個頭啊,還能不能愉快的生活了?

沒有800萬學區房,不能帶娃環遊世界,難道就不配做父母了?

沒有800萬學區房,不能帶娃環遊世界,難道就不配做父母了?

▲當你一家大小在環遊世界的時候,有人正因陪孩子做作業到住院手術的地步。

他有他未來, 我們學不來

環遊世界的話題起源於一篇刷屏的微信文章《對不起,爸媽給不了你800萬的學區房》。

這篇圖文的作者是一對年輕夫婦,他們辭去了工作,帶著五歲的兒子周遊列國,

從歐洲到美洲,從希臘到古巴,登上過太陽金字塔,穿越過羚羊峽谷,看到過耶路撒冷的荷槍實彈,親歷過國家公園的瞬息萬變。夫婦倆自言:

沒有800萬學區房,不能帶娃環遊世界,難道就不配做父母了?

沒有800萬學區房,不能帶娃環遊世界,難道就不配做父母了?

沒有800萬學區房,不能帶娃環遊世界,難道就不配做父母了?

沒有800萬學區房,不能帶娃環遊世界,難道就不配做父母了?

▲這篇文章有他們一家三口豐富的旅行見聞,精緻的攝影,配上非常文藝範的文字渲染

當你咿呀學語、蹣跚學步之時,媽媽爸爸沒有帶你去3w的早教班。

當你踏入幼兒園之時,媽媽爸爸沒有送你去8w的雙語。

當你即將入學之時,媽媽爸爸依然無法給你800w的學區房。

但是爸爸媽媽能讓你擁有不一樣的童年,想讓你看到學校裡不曾看到的世界。

沒有800萬學區房,不能帶娃環遊世界,難道就不配做父母了?

▲一個熊孩子和一對任性夫妻的生活旅行記錄(公眾號簡介)。

這篇文章在三天中閱讀量破千萬,收到了數萬條留言。焦慮中的家長們紛紛對作者夫婦表示欽佩。此外,也有人質疑這種操作是否可以複製。

遇言姐在重翻原文時候,卻顯示“內容違規,已被刪除”。好吧,傳媒有風險,發文需謹慎。

沒有800萬學區房,不能帶娃環遊世界,難道就不配做父母了?

記得作者在回覆中寫道,他們夫婦都是在武漢唸的大學,畢業後於500強公司工作了十年(但我記得媽媽只有28歲),略有積蓄。一家人每年出行4個月,自己做飯,住AirBnB,花銷在20萬左右。遇言姐只能說:儘管你們給不了孩子800萬的學區房,但也不代表這種人生就能夠仿效啊

況且,家長拋下一切,帶著五歲的孩子環遊世界,大談詩與遠方,到底又有幾分出於教育意義,幾分出於自我滿足呢?

寫文的家長稱,“在加拿大的國家公園,你感受著一天之內的四季交疊,瞬息萬變。”話說遇言姐在文中提到的國家公園附近住過5年,熟悉每一條登山的小徑,大大小小的湖泊,班芙地區的確很美,但說什麼“一天之內的四季交疊,瞬息萬變”還是有些牽強刻意,過於文藝矯情。

沒有800萬學區房,不能帶娃環遊世界,難道就不配做父母了?

沒有800萬學區房,不能帶娃環遊世界,難道就不配做父母了?

沒有800萬學區房,不能帶娃環遊世界,難道就不配做父母了?

▲這句話在文中的三張配圖,是不是有點矯情了?

至於體驗貧窮,也用不著去到古巴和墨西哥。遇言姐在哈瓦那時遇到導遊推銷“希望小學”一日遊,我是拒絕的,因為類似的學校,類似的孩子,我在大涼山已經見到了太多。

沒有800萬學區房,不能帶娃環遊世界,難道就不配做父母了?

沒有800萬學區房,不能帶娃環遊世界,難道就不配做父母了?

▲真要讓孩子體驗真實的貧窮,這是更值得推崇的方式。

我知道這個世界是什麼樣子,不需要通過獵奇和情懷來假託思緒。甚至,有些時候我會覺得“詩與遠方”的這種抒情應當適度剋制,把眼前的事情做好同樣重要。

陳奕迅唱過林夕作詞的一首歌曲《阿怪》:

我們叫他阿怪, 他說的最多的是拜拜

錢賺夠了就離開, 直到不能夠生活他才回來

他常說日子過得太快,還沒攀過烏拉山脈

他常常說日子過得太快,還沒試過住在寒帶

他有他未來, 我們學不來

陪孩子做作業怎麼就變成了痛點?

這個話題來自頭條號上連續推送的噱頭,《陪娃寫作業陪到心梗住院》、《陪娃寫作業?算了吧,想來想去還是命重要》、《老孃做錯了什麼,要陪娃寫作業?》、《有一種酷刑,叫陪娃寫作業》……

陪娃寫作業氣到做心臟支架,氣到乳腺增生,氣到暴打一頓,在這些誇張的描述中,有學齡娃的家庭無不是每天刀光劍影、雞飛狗跳、聲嘶力竭。

沒有800萬學區房,不能帶娃環遊世界,難道就不配做父母了?

沒有800萬學區房,不能帶娃環遊世界,難道就不配做父母了?

▲這種經歷,相信不用小編多找圖,大家都能自行體會

相似的素材,雷同的段子,在咪蒙老師的統籌歸納、推波助瀾下,一舉成為最新痛點。

令遇言姐奇怪的是,都知道孩子需要優質陪伴,如果大人連陪孩子寫個作業都沒有耐性,把鉛筆掰斷,把書包扔出門,拍桌子摔凳子,甚至動手打人,這難道不是家長自身的問題嗎?是為人父母應該反省的嗎?

沒有800萬學區房,不能帶娃環遊世界,難道就不配做父母了?

《我的前半生》原著作者亦舒師太,高齡誕下女兒後,移居加拿大,常常在文章中提及教育問題。在“陪寫作業”問題上,亦舒這樣寫:

我連小學功課都做得津津有味,如今跟小女升上初中,戰戰兢兢,全力以赴,都是學問嘛。昨日讀到,太陽原來是一顆黃矮星,大喜。

小女開始讀羅馬帝國興亡史,打開筆記,即時著迷:帝國版圖、基督教興起、康斯坦丁大君遷都土耳其建西羅馬帝國……讀完之後,見識大增,笑語友人:已完成八年級歷史課程。

小女放學,說:“媽媽,我們今日讀了一個人變成蟑螂的故事。” 噫,終於讀到卡夫卡的變形記啦。兩人一起溫習,感動至落淚。

至於眾媽媽們最為頭疼的手工、小報,亦舒則是樂此不疲。

多年來與小女一起做功課,最拿手合造立體模型,開頭對這種叫Diorama的勞作一無所知,還以為是迪奧的新香水。如今駕輕就熟,綠色玻璃紙可折成河流,金鉑紙可添增氣氛,沉迷不已,直到天亮。

後來題目逐漸複雜,像“利用磁石及電池創作小型發電機”及“利用一具模型表達起碼三種動力”、“製作一本小冊子介紹某種病毒兼造模型”,那次,我們選了瘋狗症病毒,放大若干倍,內外構造俱全。

沒有800萬學區房,不能帶娃環遊世界,難道就不配做父母了?

手工與簡報,統稱“Project”,是西方教育中最常見的作業方式。這種功課,沒有統一答案,全靠自己蒐集資料,出盡百寶。但是經此一役苦戰,所學知識沒齒難忘,遠遠高明過背熟考試,一了百了的舊式教育手段。奇怪的是,在那些陪寫作業的熱文中,本是最應該對教育改革表示支持和欣賞的家長們,卻都充滿了抱怨,這是什麼道理?

亦舒陪女兒整整做完了十三年的功課,到女兒路易斯以全A成績入讀建築系時,亦舒已經65歲了,她非但不以為苦,反而自稱受益良多,意猶未盡。她的女兒也是遇言姐的學妹,我們前後在同一棟樓中讀書,只不過她入學時我已經畢業。

遇親們可能覺得亦舒不用工作,生活愜意,所以有大把時間陪伴女兒,哪比我們,要上班,要賺錢,要應付各種瑣事,再加上輔導作業,真的要被逼死。

沒有800萬學區房,不能帶娃環遊世界,難道就不配做父母了?

▲其實,每個人背後都有不為人知的艱辛

然而,亦舒是以高產著稱的作家,自17歲入行,年年都有新書上架,迄今已出版作品300本有餘,平均下來一年是6本。她每天五點鐘起床開始寫作,八點鐘送孩子上學,之後繼續寫作,在女兒放學前完成一日額度,所以女兒從來沒見過媽媽工作的樣子。

從亦舒的例子中,遇言姐覺得,學習,無論對於成人和孩子,首先都應該是一件有趣的事。家長自己求知若渴,興致勃勃,孩子自然也會被帶動。相反,如果大人都覺得做功課是件十分枯燥,恨不得速成的事情,又怎麼能責怪孩子提不起勁?

沒有800萬學區房,不能帶娃環遊世界,難道就不配做父母了?

▲你和孩子的關係如何?

亦舒師太寫小說寫了足足半個世紀,同時出道的作家們早都退隱江湖了,她還筆耕不輟。這正是由於她對新事物,新知識永遠保持著好奇之心。50年來,她從查爾斯王子寫到鄧文迪,從大衛·鮑依寫到后街男孩,一把年紀了仍然喜歡看新聞,追八卦,蒐集SD娃娃,讀者直呼太新潮,著實令人佩服。

如果你希望孩子對學習和功課有興趣,首先要令自己成為一個與時俱進,熱愛知識的家長。

你不能陪伴孩子一輩子,但是書籍可以

最近,有很多育兒文章都提到陪伴的重要性,但怎麼才算是高質量的陪伴呢?分分鐘坐在孩子身旁盯著寫作業?還是辭了職帶著孩子去環遊世界?

遇言姐覺得,這些做法都太極端了。

昨天,遇言姐一位事業有成的閨蜜在微信上感謂:小時候家中常常停電,我們點著蠟燭,父親準備教案,母親自學英語,我寫作業。這真是最好的陪伴。

如同培養出6個博士孩子的韓國媽媽全惠星所說的:如果父母能夠自然地坐在書桌前,孩子也會跟書桌親近起來的。

沒有800萬學區房,不能帶娃環遊世界,難道就不配做父母了?

▲宮崎駿的動畫片《側耳傾聽》中,月島霞的父母在侷促狹窄的蝸居中帶領孩子們一起學習

此外,陪伴孩子是為了有一天孩子脫離了你的陪伴也可以獨立學習。因此,父母必須幫助子女養成閱讀的習慣。畢竟,就算5歲起周遊世界,你也不可能看盡長安花,大多數的知識我們只能通過間接獲得,這就依賴於閱讀的能力。

遇言姐知道一位了不起的媽媽C,她的長子豆豆2歲半時被診斷患有自閉症。那是90年代,國內對於這種疾病所知甚少。在醫生的建議下,為了給孩子尋找更好的治療環境,她們一家苦苦努力,學習、考試,終於移民到了加拿大。

在加拿大,通過學校和醫生的幫助,讀初中的豆豆學會了購物、數數、打掃房間。學校認為這樣的孩子可以做到生活自理就已經很好,但作為媽媽,C覺得孩子的精神世界太寂寞了,她希望閱讀能夠給豆豆打開一扇門。

沒有800萬學區房,不能帶娃環遊世界,難道就不配做父母了?

▲對自閉症孩子來說,能在自我的精神世界中有所沉浸,是非常必要的。

那時,豆豆的閱讀水平跟學前班孩子差不多。於是,C就用錢引誘孩子閱讀。薄的,每頁只有一句話的書,一毛一本;每頁有半頁字的書,則可以掙到一塊錢。第一次,孩子讀了十二本書賺到了一元兩角錢,高興得不得了,馬上又讓媽媽帶他去借更多的書。

C從不去檢查孩子到底看沒看懂,看懂多少,對於借來的書也不作任何評價。她說:只要豆豆肯去借,肯翻翻書,早晚有一天,他會培養出讀書的興趣。

沒有800萬學區房,不能帶娃環遊世界,難道就不配做父母了?

▲對孩子而言,培養他的讀書興趣,遠比僅僅輔導完成他學校的作業要重要得多,他的獨立,才是做父母真正放心

就這樣,堅持了一年,豆豆已經可以讀那些以文字為主,插圖為輔的書了。

初中畢業時,校長極力建議一直被特殊對待的豆豆去參加正常班級的課程。豆豆的高中讀了4年,在這4年中他突飛猛進,跌破了所有人的眼鏡。豆豆已經完全不用媽媽陪伴學習,每天會自己起床、吃飯、上學、做功課。4年後,豆豆收到了大學的錄取通知,雖然這只是一所社區大學,但足以令所有知道背後故事的人熱淚盈眶。

如果一位自閉症的小朋友都可以學會閱讀,並通過閱讀成就自我學習,還有哪位孩子不可以?跟豆豆的媽媽相比,那些抱怨陪孩子寫作業的家長是不是有些太矯情?

沒有800萬學區房,不能帶娃環遊世界,難道就不配做父母了?

▲教育孩子的時候,記得也需要反思自我。

亦舒師太也是培養孩子讀書的好手。她說:

小女幼時,我時時翻譯中文故事給她聽,她最感興趣的是猴子王與衛斯理,也譯《水滸傳》與《三國志》,口譯需隨俗傳神,像孫權,不知怎地,長了一雙藍眼睛,常為敵人恥笑挑撥:“Yo! Blue-eye kid, come out and flight to death!”我那樣說。

其後,愛聽《聊齋志異》:那美女回到家中,把整張皮剝下來鋪平,把褪色部分用彩筆逐一填上。何等精彩,勝過全世界的想象力。

初中後女兒自選英譯《孫子兵法》,不再勞駕老媽,真鬆一口氣。

遇言姐家有兩個低齡小朋友,我也很享受同孩子們一起學習的過程。我們週末一起參加補習班,一起去上中文課,一起沿街義賣,一起讀蘇斯博士的圖畫書。

沒有800萬學區房,不能帶娃環遊世界,難道就不配做父母了?

▲還一起去上芭蕾課

小朋友不僅對Pterodactylus(翼手龍),Brontosaurus(雷龍)Triceratops(三角龍)這些恐龍家族成員如數家珍,還知道所有動物幼崽的名稱。像cub,kitten,culf這些常見的我還算能應付,但小鹿是 fawn,雛鳥是 fledgling, 小袋鼠是joey,我就真不知道了。被孩子吊打的光景指日可待,以至於現在甜豆拿回來的讀本,我都是自己先偷摸練熟了,再裝模做樣跟孩子一起看。

至於孩子的芭蕾舞課,連身重體胖如功夫熊貓般的老爸都會親自上陣演示,這也是一個星期工作超過80個小時的中年人,他甚至不覺得自己的啤酒肚跳起來很Funny。

重新進入少兒的世界,我驚訝的發現自己總能學習到許多。

沒有800萬學區房,不能帶娃環遊世界,難道就不配做父母了?

最後,我想說,孩子很快就長大了。那些寫拼音像畫小蝌蚪的娃娃們轉眼就會用電腦打字了,到時你想跟人家搭訕,人家還嫌你煩呢,所以家長們莫急莫氣,好好享受眼下這奇趣的時刻吧。

本文圖片均來自網絡

-END-

更多好文章,歡迎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遇言不止(Yuyantalks)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