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吃海鮮的人一定要看!這些海鮮遠渡重洋只為讓你大快朵頤

作為全世界最大的水產品生產國,中國2019年全年的水產品總產量達6457萬噸,

長期穩居世界第一。同時我國也是水產品進口大國——在電商滿天下,快遞送到家的今天,每年來自世界各地的水產品通過邊境貿易、一般貿易等渠道,不斷被端上我國百姓的餐桌。這其中絕大多數屬於冷凍水產品,少量為生鮮或冰鮮水產品。

今天就來聊聊世界範圍內那些為了滿足咱們國人的胃口,不遠千里送上門被吃掉的海鮮吧!

愛吃海鮮的人一定要看!這些海鮮遠渡重洋只為讓你大快朵頤

圖片:Karelj / Wikimedia

水產品是全球貿易量最大的食品之一。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統計,世界上超過35%的水產品會進入國際貿易,其中近六成來自發展中國家。

北美洲


  • 波士頓龍蝦

與咱們一洋之隔的北美洲同時環抱太平洋和大西洋,擁有豐富的漁業資源。

而說到咱們最熟悉的進口海鮮,可一定要提到波士頓龍蝦。波士頓龍蝦又稱美洲螯龍蝦(Homarus americanus),它們分佈在北美東海岸,從加拿大紐芬蘭到美國北卡羅來納州沿海均有分佈。波龍具有螯龍蝦最大的特點,一雙有力的巨螯

愛吃海鮮的人一定要看!這些海鮮遠渡重洋只為讓你大快朵頤

圖片:John Stracke / flickr

波龍生活在冰冷的大西洋淺海中,以其他甲殼類和貝類等為食。鮮活的波龍在出售時會把它的鉗子捆住。

愛吃海鮮的人一定要看!這些海鮮遠渡重洋只為讓你大快朵頤

愛吃海鮮的人一定要看!這些海鮮遠渡重洋只為讓你大快朵頤

圖片:Wikimedia、NOAA

世界上常見的兩種龍蝦,螯龍蝦(十足目海螯蝦科)和巖龍蝦(也叫刺龍蝦,十足目龍蝦科),外表上最大的差異就是有沒有那對大鉗子。

波龍生長緩慢,從出生到體重達到1磅(0.45kg)要歷經六年。波龍在原產地得到有效的資源管理——主要通過限制最小可捕尺寸釋放抱卵母蝦,因此資源量近年來一直較為豐富。

愛吃海鮮的人一定要看!這些海鮮遠渡重洋只為讓你大快朵頤

圖片:NOAA / Wikimedia

一隻抱卵的波龍。可以看到龍蝦尾左側有剪V角,用以區分處在繁殖期的母蝦。第一次捕到時如果發現波龍已經抱卵,就做標記之後扔回海里。

波龍主要以陷阱的方式捕獲。上岸的波龍經暫養或煮熟後,以鮮活或冷凍的形式發往全球各地。

不知在座觀客平日吃的是軟殼還是硬殼的波龍。

愛吃海鮮的人一定要看!這些海鮮遠渡重洋只為讓你大快朵頤

一隻夾在捕蝦籠上的波龍。圖片:Justin Oakes / hanscom.af.mil


  • 黃線狹鱈

另一種以加工製品的形式廣泛進入日常生活,卻讓人不知廬山真面目的,便是黃線狹鱈(Gadus chalcogrammus)。它可是美國單一捕獲量最大的野生魚類,也是人類目前存量最大的單一食用魚類資源。

愛吃海鮮的人一定要看!這些海鮮遠渡重洋只為讓你大快朵頤

圖片:George Berninger Jr. / Wikimedia

黃線狹鱈,我國東北地區,以及韓國和朝鮮也習慣叫它明太魚。

狹鱈的分佈橫跨北太平洋的白令海峽,它們生長迅速,會隨著季節變化在不同深度的水域生活以追蹤獵物。狹鱈在產卵季節會形成集群,因此容易被大批量捕獲。為了更好地管理資源,多使用捕撈配額的方式,這樣可保留大部分資源以待再生。

愛吃海鮮的人一定要看!這些海鮮遠渡重洋只為讓你大快朵頤

製作中的明太魚乾。圖片:sansanaiys / Wikimedia


狹鱈上岸後通常會進行頭身分離,頭部多粉碎乾燥後製成魚粉,身段經去皮、去骨形成魚片,而連有剩肉的魚骨則粉碎成肉糜,內臟包括卵塊(明太子原料)也會另行處理。

愛吃海鮮的人一定要看!這些海鮮遠渡重洋只為讓你大快朵頤

經過醃製調味的明太子。圖片:Kanko / flickr


狹鱈肉糜可製成蟹肉棒、魚醬、魚柳等,魚片可以日常烹飪使用,魚粉則是水產養殖飼料中不可或缺的飼料原料。

愛吃海鮮的人一定要看!這些海鮮遠渡重洋只為讓你大快朵頤

圖片:Natto / Wikimedia

或許大家都知道了蟹肉棒裡沒有蟹,但有些便宜的蟹肉棒裡連魚都很少——這就很過分了!


南美洲

  • 三文魚

如果你是海鮮界老饗客,你肯定熟聞智利三文魚。全球有名的三文魚產地,除了挪威便是智利了,智利三文魚產量佔全球產量的25%左右

英文中“三文魚”廣義上包括了若干種鱒屬(Salmo)和麻哈魚屬(‎Oncorhynchus)的魚類,狹義上則特指大西洋鮭(S. salar)。智利擁有大面積的優秀養殖水體和多年養殖技術,當地養殖的三文魚除了大西洋鮭(主要養殖種類),亦有銀鮭(銀大麻哈魚 O. kisutch)、帝王鮭(大鱗大麻哈魚 O. tshawytscha)和海水養殖虹鱒(O. mykiss)。

愛吃海鮮的人一定要看!這些海鮮遠渡重洋只為讓你大快朵頤

智利三文魚養殖多位於峽灣,環境優美。圖片:Gordon Leggett / Wikimedia

愛吃海鮮的人一定要看!這些海鮮遠渡重洋只為讓你大快朵頤

依次為大西洋鮭、銀鮭、帝王鮭和虹鱒。

愛吃海鮮的人一定要看!這些海鮮遠渡重洋只為讓你大快朵頤

愛吃海鮮的人一定要看!這些海鮮遠渡重洋只為讓你大快朵頤

愛吃海鮮的人一定要看!這些海鮮遠渡重洋只為讓你大快朵頤

圖片:Share Alike、Bureau of Land Management Oregon and Washington、U.S. Geological Survey、Zach Mat


大西洋鮭多進行網箱養殖,達到上市規格後經暫養淨化,被加工成魚柳,魚頭和內臟等可另做它用。智利的各類三文魚產品可出口到世界100多個國家。

愛吃海鮮的人一定要看!這些海鮮遠渡重洋只為讓你大快朵頤

市場上銷售的整塊三文魚柳。圖片:needpix

愛吃海鮮的人一定要看!這些海鮮遠渡重洋只為讓你大快朵頤

市場上偶爾也可以見到整條銷售的大西洋鮭。圖片:Garitzko / Wikimedia


  • 阿根廷紅蝦

從南美洲的西側轉向東側,阿根廷紅蝦(Pleoticus muelleri)是一個近年來受國人熱捧的後起之秀。

愛吃海鮮的人一定要看!這些海鮮遠渡重洋只為讓你大快朵頤

活著的時候就這麼紅的阿根廷紅蝦。圖片:Nahuel Farias


阿根廷紅蝦分佈在阿根廷到巴西的沿海地區,其生長迅速,多分佈在5~25米的淺海地區。平均壽命只有2年的紅蝦,其資源量豐瘠度與所在海洋環境的變化息息相關,因此資源管理上很難適用傳統的管理方式。

具有(蝦青素含量高)、野生特徵的紅蝦,主要通過蝦拖網的方式捕獲。之後通過分級、船凍等程序,確保高質量大蝦能夠被及時加工。

紅蝦的國際市場近年來已從傳統歐洲消費市場,逐漸向我國為首的亞洲市場傾斜。

愛吃海鮮的人一定要看!這些海鮮遠渡重洋只為讓你大快朵頤

圖為傳統的蝦拖網。

愛吃海鮮的人一定要看!這些海鮮遠渡重洋只為讓你大快朵頤

圖片:Internet Archive Book Images / flickr

這類網具在使用過程中容易造成海龜兼捕問題,因此後來人們會在網具上加裝海龜逃脫裝置。

愛吃海鮮的人一定要看!這些海鮮遠渡重洋只為讓你大快朵頤

油燜阿根廷紅蝦。圖片:Pretty的幸福美食 / 豆果美食


大洋洲


  • 巖龍蝦

世界上大多數巖龍蝦多分佈在澳大利亞的溫暖海域,國內主要進口來自大洋洲的西澳巖龍蝦南澳巖龍蝦。對很多人來說,“刻板印象”中的“生猛海鮮”一定會有巖龍蝦的身影。

西澳巖龍蝦(天鵝龍蝦 Panulirus cygnus),生長在溫熱帶水域,是西澳八種常見巖龍蝦中數量最多的一種,其捕撈產值佔澳大利亞漁業總值的20%左右,出口到世界各地。

愛吃海鮮的人一定要看!這些海鮮遠渡重洋只為讓你大快朵頤

西澳巖龍蝦。圖片:reeflifesurvey.com


南澳巖龍蝦(紐澳多刺巖龍蝦 Jasus edwardsii)則生長於較寒冷的水域,主要分佈在澳大利亞南部和新西蘭地區。

愛吃海鮮的人一定要看!這些海鮮遠渡重洋只為讓你大快朵頤

圖片:Zureks / Wikimedia

南澳巖龍蝦。南澳巖龍蝦已實現全人工養殖技術,但目前尚未開展商業化的養殖,僅在澳大利亞南部存在跨季暫養。

愛吃海鮮的人一定要看!這些海鮮遠渡重洋只為讓你大快朵頤

愛吃海鮮的人一定要看!這些海鮮遠渡重洋只為讓你大快朵頤

上:西澳巖龍蝦;下:南澳巖龍蝦。可以從腹部背面看出區別。圖片:fishfiles.com.au


巖龍蝦多棲息在珊瑚礁或岩石裂縫,喜好結群遷徙,且能利用刺龍蝦的特徵——長天線,相互摩擦發出響亮的尖銳聲響,嚇跑捕食者。

愛吃海鮮的人一定要看!這些海鮮遠渡重洋只為讓你大快朵頤

在海底排隊遷徙的巖龍蝦。圖片:Cousteau / YouTube


巖龍蝦多需7~11年才能達到性成熟,但憑藉澳大利亞有效的漁業管理手段,例如限制捕撈尺寸保護抱卵母蝦建立保護區等,澳大利亞及新西蘭的巖龍蝦資源量維持在可持續利用水平。

網籠捕獲的巖龍蝦經分級、暫養後,儲存在填充木屑(用來保溼)的包裝箱內,被及時空運到世界各地,送到大洋彼岸消費者手中時依舊可以保持鮮活。

愛吃海鮮的人一定要看!這些海鮮遠渡重洋只為讓你大快朵頤

等待裝箱運走的巖龍蝦們,可以看到箱子內填充了木屑。圖片:Fishermen’s Co-operative.


  • 青口貝

大洋洲另一知名水產品便是新西蘭青口貝——綠唇貽貝(Perna canaliculus)。

愛吃海鮮的人一定要看!這些海鮮遠渡重洋只為讓你大快朵頤

綠唇貽貝。圖片:Richard Giddins / Wikimedia


愛吃海鮮的人一定要看!這些海鮮遠渡重洋只為讓你大快朵頤

圖片:Pseudopanax / Wikimedia

在新西蘭的黃金海灣等地區,綠唇貽貝通過繩吊進行週年養殖。它們利用貽貝具有的足絲牢牢抓住繩索,任憑大風大浪均無法繩貝分離。

作為濾食類生物,綠唇貽貝以各種浮游植物為食。經過18~24個月的養殖,它們從不到5毫米的小苗成長到9~12釐米的成體(作為貽貝家族裡的大個頭,最大的綠唇貽貝可達24釐米),達到上市規格。

綠唇貽貝是連繩收割的,之後用機器沖洗去汙,繩貝分離,分揀分級,再充氧或冷凍包裝,以不同產品形式輸往世界各地。

愛吃海鮮的人一定要看!這些海鮮遠渡重洋只為讓你大快朵頤

市售的成袋的綠唇貽貝。圖片:Sandy Austin / Wikimedia


性成熟的綠唇貽貝公母非常好區分:公貝的生殖腺呈現奶白色

,母貝的生殖腺則呈現亮黃到粉紅色

愛吃海鮮的人一定要看!這些海鮮遠渡重洋只為讓你大快朵頤

肥美的綠唇貽貝,經過簡單的烹調就可以端上桌了。圖片:Naotake Murayama / flickr


南極洲


  • 犬牙魚

超市凍櫃裡賣很貴的銀鱈魚,很多時候就是來自南極的犬牙魚。市場上常見的犬牙魚分小鱗犬牙南極魚(Dissostichus eleginoides)和莫氏犬牙南極魚(D. mawsoni)。

愛吃海鮮的人一定要看!這些海鮮遠渡重洋只為讓你大快朵頤

愛吃海鮮的人一定要看!這些海鮮遠渡重洋只為讓你大快朵頤

上圖:小鱗犬牙南極魚;下圖:莫氏犬牙南極魚。圖片:Wikimedia


小鱗犬牙南極魚生活在大西洋、太平洋以及印度洋靠近南極半島的地區,它們生活在真正的冰冷深海。不過嚴酷的環境不妨礙它們長成體重超過100千克、體長2~3米的大個子,即使是平時捕獲的小鱗犬牙魚一般也有7~10千克。而莫氏犬牙南極魚則生活在更南端的南極大陸架。

犬牙魚通過延繩釣捕獲,之後經頭身分離,身體部分速凍去尾、分級包裝,發往各銷售商,再由銷售商做進一步切片等細化包裝。

愛吃海鮮的人一定要看!這些海鮮遠渡重洋只為讓你大快朵頤

犬牙魚魚柳。圖片:Austral Fisheries


犬牙魚僅有單根椎骨,食用方便,而且肉質白嫩鮮美。由於是遠洋深海捕獲,因此價格高昂。犬牙魚也是市面上商品名最繁多的水產品之一,其商品名包括但不限於銀鱈魚、南極鱈魚、美露鱈、白鱈魚等。

愛吃海鮮的人一定要看!這些海鮮遠渡重洋只為讓你大快朵頤

香煎銀“鱈魚”。圖片:Alpha / flickr


  • 南極磷蝦

接下來再看一種非常小的海鮮——南極磷蝦(Euphausia superba)。

愛吃海鮮的人一定要看!這些海鮮遠渡重洋只為讓你大快朵頤

南極磷蝦。圖片:Krill666.jpg / Wikimedia


別看磷蝦成年尺寸僅有約6釐米長,2克重,它們可是南極圈食物鏈中非常重要的一環,是多種魚類、海洋哺乳動物和海鳥的食物來源。生長在南極周邊水域的鱗蝦常形成密集的集群,科學家推測,目前磷蝦的生物量很可能

比全世界人口總重量還高

磷蝦除了製成市場上常見的非食品:磷蝦油或者磷蝦粉(動物飼料原料)外,大個體的磷蝦經過特殊處理後也能作為蝦乾被人類直接食用。

愛吃海鮮的人一定要看!這些海鮮遠渡重洋只為讓你大快朵頤

現在也有了磷蝦蝦丸產品。圖片:網頁截圖


磷蝦和犬牙魚的捕撈都主要通過區域性漁業組織(CCAMLR)以分區配額(允許捕撈量)的方式進行資源管理。


歐洲


挪威的三文魚太有名了,這次咱們來說說歐洲的麵包蟹和生蠔吧!

  • 麵包蟹

麵包蟹,正名為普通黃道蟹(Cancer pagurus),生活在大西洋北海。特徵就是長得跟麵包一樣,且大鉗末端呈現黑色。

愛吃海鮮的人一定要看!這些海鮮遠渡重洋只為讓你大快朵頤

普通黃道蟹。圖片:Matthieu Sontag / Wikimedia


作為西歐最大的蟹類資源,普通黃道蟹每年的捕獲量高達6萬噸,主要通過限制可捕規格等方式進行資源保護。

捕撈上來的普通黃道蟹經過挑選分級、蒸煮以及低溫冷凍後,可運輸到世界各目的地。為了迎合咱們喜好蟹黃的特點,出口到中國的普通黃道蟹主要是母蟹

愛吃海鮮的人一定要看!這些海鮮遠渡重洋只為讓你大快朵頤

辣炒麵包蟹。圖片:楊林廚藝 / 豆果美食


  • 生蠔

你可能沒想到,中國的生蠔產量是世界第一。但在歐洲,尤其是法國,卻有全世界最具規模的生蠔產地。法國生蠔產區和養殖種類眾多,主要為太平洋牡蠣(Magallana gigas)和歐洲平牡蠣(Ostrea edulis)。

愛吃海鮮的人一定要看!這些海鮮遠渡重洋只為讓你大快朵頤

太平洋牡蠣。圖片:Glaoadare / Wikimedia


愛吃海鮮的人一定要看!這些海鮮遠渡重洋只為讓你大快朵頤

歐洲平牡蠣。圖片:Taishonambu / Wikimedia


養殖牡蠣通過網袋固定後,置於鹹淡水交匯的入海口等地生長。不同地區的生蠔依據當地水質選育條件

的差異,可呈現不同風味,常見的有金屬味、甜味、鹹味等。

愛吃海鮮的人一定要看!這些海鮮遠渡重洋只為讓你大快朵頤

網袋內養殖的牡蠣。圖片:Pixabay


經過挑選的生蠔經沖洗、包裝後,以生鮮的方式空運到全球市場。這其中除了出口到諸如中國等市場外,還有絕大部分被浪漫的法國人自己食用了。

提醒一下,生蠔並不是越大越美味

愛吃海鮮的人一定要看!這些海鮮遠渡重洋只為讓你大快朵頤

新鮮生蠔往往打開後,通過簡單的調味就可以直接食用了。圖片:Pixabay


除了以上地區,我國也會從非洲和北極等地區進口海鮮,不過我國進口自這些地區的水產品在數量和種類上都尚處於起步階段,在此便不多做介紹。

說了這麼多,哪種不遠萬里送上你餐桌的進口海鮮,是你最喜歡的呢?


本文是物種日曆特約稿件,來自物種日曆作者@海鮮知道。


本文來自果殼,歡迎轉發

如需轉載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