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帝國:英雄遠征

羅馬帝國:英雄遠征

公元前216年,迦太基名將漢尼拔在坎尼會戰全殲了羅馬軍團8萬人,殺得片甲不留,平原血流成河。見證了漢尼拔一生中最為輝煌的時光,迦太基軍隊三戰三捷,先後消滅了羅馬軍團15萬人以上。羅馬共和國的局勢變得岌岌可危,為了挽回頹勢,大西庇阿決定率領羅馬軍團遠征西班牙.......

局勢危急

羅馬共和國在坎尼會戰中損失了五分之一的成年公民,震撼了所有羅馬人,城內居民極度恐慌。一些貴族青年對局勢感到悲觀失望,企圖逃離羅馬城。大西庇阿立即率領支持者闖入青年集會場所,手持利劍脅迫他們發誓決不背叛羅馬共和國,大西庇阿作出驚人之舉,因此元老院的主要勢力都堅持繼續對迦太基作戰。

公元前212年,大西庇阿宣佈競選市政官,他的年齡還沒有達到法定(市政官需要30歲),但是大西庇阿的支持者眾多,人民都被他的愛國和勇敢所影響,紛紛支持大西庇阿擔任市政管,於是他破例進入了羅馬的晉升體系,24歲的大西庇阿成為首例最年輕的市政官。

公元前211年,元老院會議決定推選一位將軍遠征西班牙挽回頹勢,但是無人敢擔任此職,大西庇阿臨危受命,在會場發表了慷慨激昂演說:“羅馬人不僅要征服西班牙,還要征服迦太基和整個阿非利加”。他鼓舞所有羅馬人起來戰鬥,大西庇阿在人們的欽佩和讚揚中當選為遠征西班牙的大將軍。

英雄遠征

公元前211年,二十八條戰艦開赴西班牙,大西庇阿麾下有一萬步兵和五百騎兵,成為羅馬人的救星。

此時,羅馬軍團在西班牙戰場節節潰敗,大西庇阿的父親和叔父都被迦太基軍隊所殺,羅馬軍團一潰千餘里,迦太基王國幾乎佔領了整個西班牙,而羅馬軍團的勢力範圍則被壓縮到比利牛斯山脈中的一小塊地方,喪失了在西班牙戰場的主動權,這讓羅馬共和國陷入了恐慌和焦慮之中。

大西庇阿抵達西班牙後,開始整頓士兵,鼓舞軍團士氣,將被擊潰的羅馬士兵重新集結,關注目標放在了新迦太基城(今卡塔赫納),只要攻下了這座戰略重鎮,羅馬人就能獲得大批戰略物資和前沿陣地。於是大西庇阿在夜間率領羅馬軍團行動,一直走到次日凌晨終於抵達了新迦太基城,隨即展開攻打迦太基軍隊的作戰。

守軍依靠城防堅固,站在箭塔上齊射出數百支箭矢,如同烏雲一般短暫遮住天空,大肆殺傷羅馬士兵,大西庇阿進攻受阻。後來大西庇阿發現新迦太基城的南邊城牆,有一段在海水退潮時可以涉水前進。於是大西庇阿身先士卒,率領士兵登牆作戰,羅馬軍團從這段城牆攻入城鎮,拔出短劍白刃戰,斬殺數千守軍,引起了城內的恐慌混亂,迫使迦太基軍隊投降。

伊利帕戰役

大西庇阿採取友善政策,善待迦太基俘虜,釋放被囚禁的西班牙人,成功地給當地人留下“羅馬人是解放者”的印象。根據李維記載,羅馬士兵捉住了一名美麗女子,大西庇阿立即釋放了她,於是這個部落的酋長率領士兵前來幫助羅馬人。隨後,大西庇阿發動全面反攻,羅馬軍團在西班牙步步為營,收復了大量失地。

公元前207年,迦太基將領“哈士多路巴·吉斯科”集結7萬大軍欲同羅馬人進行決戰,雙方在伊利帕對陣(今塞維利亞附近),而大西庇阿的羅馬軍團只有2萬人,還不到迦太基的三分之一,在實力對比懸殊的情況下。大西庇阿派出少量部隊進行散兵作戰,影響迦太基士兵吃飯喝水,使得他們腹空力竭。

待迦太基軍隊放鬆警惕,士兵開始吃飯時,大西庇阿命令全軍出擊,2萬羅馬士兵衝鋒攻入7萬迦太基士兵中,兩軍犬牙交錯,手持盾牌和利劍的士兵互相劈砍,攻擊對方薄弱處,劍刃劃過處血濺當場,雙方死傷千餘人。然而羅馬步兵寡不敵眾,逐漸處於下風。即將崩潰之時,大西庇阿手持盾牌衝到陣地最前沿,高喊:“羅馬人啊,搶救你們的西庇阿,他危險了”!統帥的奮不顧身,鼓舞了羅馬軍團的士氣,各個步兵奮力殺敵,苦於腹空力竭的迦太基士兵抵擋不住攻勢,終於全線潰敗。

大西庇阿全殲了1.5萬士兵,取得了伊利帕戰役的勝利,逆轉了羅馬共和國在西班牙的頹勢。

遠征北非

大西庇阿派遣使者前往努米底亞王國,羅馬人試圖與努米底亞國王西法克斯達成協議,為了說服努米底亞王國選擇羅馬陣營,大西庇阿親自前往北非去訂立同盟。在此期間,迦太基使者也在努米底亞王國談判,大西庇阿的從容作答與神態莊嚴,給予迦太基使者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記載稱:“西庇阿不但在戰爭中可怕,而且在宴會中也是可怕的”。

公元前206年,大西庇阿開始計劃遠征北非,於是返回了意大利,此時的漢尼拔仍然在意大利橫行,羅馬共和國無法提供更多的士兵和艦隊。讓大西庇阿前往西西里島自行招募士兵,於是大西庇阿用了2年時間,在西西里島招募了一支新兵隊伍,規模達到了2萬人,還建造了50艘大型戰艦,用於從西西里島南端的港口利呂貝烏姆運輸。

公元前204年,大西庇阿開始率軍遠征,在迦太基西北部大城烏提卡附近登陸。此時的迦太基王國和努米底亞王國已經通婚結盟,破壞了羅馬人之前企圖拉攏努米底亞王國的努力,羅馬人再次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只得武力攻打重鎮烏提卡。第一次攻城戰中,大西庇阿被迦太基軍隊擊敗,羅馬軍團撤退到海岸線,在小半島上建立營地過完冬季。

第二年,大西庇阿發動火攻戰術,羅馬士兵手持火把進攻,弓箭手輪番射擊數千燃火箭矢,向迦太基陣地發動突襲,縱火焚燒了一大片營地,受驚的士兵紛紛混亂逃跑。大西庇阿發動全面進攻,一舉擊敗了4萬迦太基士兵,迫使努米底亞王國的立場再次倒向羅馬共和國。

阿非利加征服者

公元前202年10月19日,大西庇阿向迦太基城進發,名將漢尼拔被召回北非,雙方展開最後的決戰。漢尼拔統領6.4萬士兵,而大西庇阿統領4.2萬士兵,雙方在一片平原對陣,史稱“扎馬會戰”。

大西庇阿在陣地中留出了讓戰象通過的距離,並且讓士兵佩戴喇叭,當戰象發動衝鋒時,羅馬士兵就全力吹起喇叭,巨大聲響讓這些令人恐懼的戰象驚慌失措,從而趕跑它們,這些龐然大物幾乎沒對羅馬方陣造成影響。隨後,雙方步兵短兵相接,利刃刺傷身軀,斬斷敵人血肉,戰鬥極其血腥,雙方步兵在戰場上反覆拼殺,殺得橫屍遍野,死傷數萬餘人。

戰爭陷入僵持,而決定勝負的卻是羅馬騎兵,大西庇阿從努米底亞王國獲得了數千精銳騎兵,使得羅馬騎兵在交鋒中佔據優勢,長矛刺穿身軀,斬殺數百餘人,擊潰了迦太基騎兵後,羅馬騎兵繞到漢尼拔陣地的後方發動雷霆一擊,銳不可當的羅馬騎兵立即陷入迦太基士兵中廝殺,兩面夾殺漢尼拔的軍隊,徹底擊垮了迦太基重步兵。

第二次布匿戰爭結束,漢尼拔已經無力再戰,遂決定向羅馬共和國求和。大西庇阿沒有徹底毀滅迦太基城,條約只是讓迦太基城完全被解除武裝,不得覆軍,並且支付鉅額賠款。大西庇阿隨即返回了羅馬城,獲得稱號“阿非利加征服者”。

晚年的大西庇阿遭到政敵迫害,在公民大會接受審判時,大西庇阿面對民眾發表演說:“正是他在扎馬戰役中戰勝漢尼拔,拯救了羅馬共和國”。許多人簇立即擁到他身旁,在人民的庇護下,大西庇阿躲過了這次審判,但是精神受到很大打擊,於是大西庇阿離開羅馬城,前往利特爾盧姆(坎帕尼亞)的莊園定居。

在最後一段時光中,大西庇阿在墓碑上寫下了這遺言:“不知感恩的祖國,你們有何資格擁有我的遺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