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寶”大劫,中國銀行給您說個冷笑話

時事熱點 |“原油寶”大劫,中國銀行給您說個冷笑話

由於油價已跌至負值,做多客戶已事實上全部爆倉。更有微博網友爆料,稱已收到銀行短信,不僅所有投資額都打了水漂,還被要求“倒賠銀行3倍保證金”。

最近中國銀行給全國人民講了個黑色笑話

朋友

你見過“割韭菜”

但你見過“拔韭菜根”嗎

今天讓你開開眼

時事熱點 |“原油寶”大劫,中國銀行給您說個冷笑話

由新冠疫情這隻“黑天鵝”所引發的“蝴蝶效應”還在繼續。這一次,輪到了原油市場。 美國時間週一,5月WTI原油期貨收報-37.63美元/桶,歷史上首次收於負值。週二,國際油價再度重挫,6月份交割的美油合約盤中一度下跌近70%,最低跌破7美元/桶,期間觸發三次熔斷。當天WTI 6月原油期貨結算價收報11.57美元/桶,跌幅43.37%,創1999年2月以來新低。

時事熱點 |“原油寶”大劫,中國銀行給您說個冷笑話

在這樣的形勢下,國內原油期貨市場當然無法倖免。22日,國內原油期貨主力合約開盤跌停,油氣基金集體高空跳水,更有原油ETF盤中暴跌47%。


“原油寶”大劫


22日午間更有消息稱,有部分通過中行“原油寶”產品抄底並持有至今的投資者,在此次油價暴跌事件中遭受重創。由於油價已跌至負值,做多客戶已事實上全部爆倉。更有微博網友爆料,稱已收到銀行短信,不僅所有投資額都打了水漂,還被要求“倒賠銀行3倍保證金”。


時事熱點 |“原油寶”大劫,中國銀行給您說個冷笑話

4月22日,中國銀行發佈公開回應稱:經審慎確認,美國時間4月20日,WTI原油5月期貨合約CME官方結算價-37.63美元/桶為有效價格,而原油寶產品將於4月22日起暫停新開倉。
同日晚間,中國銀行關於原油寶業務情況進行了說明,中行表示,原油寶產品掛鉤境外原油期貨,類似期貨交易的操作,按照協議約定,合約到期時會在合約到期處理日,依照客戶事先指定的方式,進行移倉或到期軋差處理。
與此同時,因原油寶倒貼事件,中行某市分行領導已被監管約談。

時事熱點 |“原油寶”大劫,中國銀行給您說個冷笑話



“原油寶”為何爆了? 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油價一直持續走低,這讓一部分投資者產生了“有機會抄底”的想法。但今天,這部分人應該已“悔不當初”。 20日,美國5月WTI原油期貨盤中重挫至最低-40.32美元/桶,最終收報-37.63美元/桶,為歷史上首次收於負值。21日,國際油價再次閃崩,美國WTI原油期貨主力合約一度暴跌近65%,最低報6.47美元/桶,創1988年以來新低,最終收於13.15美元/桶,跌幅為35.63%;布倫特原油期貨主力合約一度暴跌超30%,最低報17.51美元/桶,創2004年以來新低,收盤時跌幅收窄至23.74%,報19.50美元/桶,未能收復20美元關口。 原油價格的劇烈波動,給早早就把原油產品“買爆”的“抄底”投資者帶來了災難。而中國銀行推出的“原油寶”,就是其中一款產品。 中國銀行官網顯示,原油寶是指中國銀行面向個人客戶發行的掛鉤境內外原油期貨合約的交易產品,按照報價參考對象不同,包括美國原油產品和英國原油產品。 其中,美國原油對應的基準標的為“WTI原油期貨合約”,英國原油對應的基準標的為“布倫特原油期貨合約”,並均以美元(USD)和人民幣(CNY)計價。 若想投資“原油寶”,個人客戶需在中國銀行開立相應綜合保證金賬戶,簽訂協議並存入足額保證金後,即可自主選擇做多與做空雙向原油交易工具。 值得注意的是,與此前被集中清理的原油現貨等產品相比,原油寶本身不具備槓桿屬性。中國銀行亦曾強調:“原油寶採用保證金交易形式,暫不提供槓桿,可以進行多空操作。” 然而,在油價已跌至負值的“超常規非正常”情況下,即便沒有槓桿效應,投資者也會出現“爆倉”,需要向經紀機構追加“保證金”,也就是本金全部損失後,可能還得倒貼。

時事熱點 |“原油寶”大劫,中國銀行給您說個冷笑話

圖/原油寶產品介紹 顯然,油價暴跌是導致“原油寶”投資者鉅虧的最直接原因。不過,一些投資者也質疑,中行未能及時“轉期、平倉”,在客觀上為投資者造成了更大損失。 據瞭解,目前我國個大銀行平臺所開設的所謂“現貨原油交易”,實際上是緊跟國際期貨價格的“紙原油”產品,並非實物交易。為了防範合約最後一個交易日發生的非理性波動風險,各大銀行平臺大多將“紙期貨”的交易日期設置在國際期貨合約到期前的一週或10天左右。 在這次“原油危機”中,工行、建行、民生等銀行都早在一週前就為客戶完成了移倉,使其投資者躲過了“爆倉”之危。

時事熱點 |“原油寶”大劫,中國銀行給您說個冷笑話


投資者還提出,中行應該按照4月20日22點停止交易的時間節點的報價11.7美元結算,而不應該按照收盤最低價-37.63美元結算。有投資者表示:當天22點至22:00至2:30,自己想平倉但發現所有用戶都無法操控。他同時質疑:“按照規定,保證金低於20%應自動斬倉,怎麼現在不只沒有平倉,反而要賠錢?”


時事熱點 |“原油寶”大劫,中國銀行給您說個冷笑話

部分投資者與銀行客服的對話截圖也顯示,銀行客服確實有回覆稱:“正常情況下,當保證金低於20%時,將自動強制平倉。”

時事熱點 |“原油寶”大劫,中國銀行給您說個冷笑話

據部分“原油寶”投資人的虧損情況可謂慘烈,有人投入七十萬“抄底”但全部賠光,目前反倒欠銀行一百多萬,部分投資者已在商討進行集體訴訟以維護自身權益。



為何會出現“負油價”?還將持續多久?

WTI原油期貨跌至負值以後,一個段子開始在網上流傳: 今天去加油站,我一臉傲氣地說:“加滿”。加滿後服務員畢恭畢敬地說:“給您的300元錢,先生一路平安!” 好笑歸好笑,但其實,期貨和實物原油還是不一樣的,期貨跌為負值,不代表實物原油也需要“倒貼”。


原油期貨體現的是原油的“金融屬性”,交易員買原油期貨,並不像汽車、飛機一樣真正的需要石油,而只是想從差價中獲取利益。原油期貨跌破0元,意味著市場對石油投資價值的“極不看好”,與此同時,實物原油的價格其實也已十分低廉。 油有多便宜?當我們形容一樣東西“價格便宜”,我們往往喜歡說它是“白菜價”。但對如今的原油市場來說,“白菜價”都已成為了一種奢望。 讓我們來對比一下: 國際原油價格的測算,通常以桶為單位,以世界平均比重阿拉伯34度輕質原油為基準計算,每桶原油容積約等於159升,每噸原油為7.33桶。按照1桶原油=159升=6.47美元換算,1桶原油的價格大約為45.78元人民幣(匯率1美元=7.0752元人民幣),1噸原油(7.33桶)的價格約為335.58元人民幣。 而北京新發地市場21日大白菜均價為2.7元/公斤,每噸大白菜的價格為2700元; 普通瓶裝礦泉水一般是1瓶0.55升,按2元/瓶計算,1桶礦泉水(159升)的價格為578元人民幣。 結果很明顯:大白菜和礦泉水的價格都比原油要貴很多,用買一噸礦泉水的錢,可以買1.7噸石油,而買一噸大白菜的價錢,可以買8噸石油。


原油價格的持續下跌,罪魁禍首就是新冠肺炎這隻“黑天鵝”。在疫情的影響下,全球旅遊、航空、交通運輸業陷入停滯,而它們又是原油的最大需求者和買家。人人都宅在家裡,沒有了出行需求,石油的市場空間自然會急劇萎縮。與此同時,美國的生產商又沒有及時根據新冠病毒導致的需求暴跌做出調整,擠佔了庫存容量,導致原油供需失衡,價格下跌。 在這樣的背景下,俄羅斯、沙特、美國幾大主要產油國又站在各自立場上,無法達成有效的減產協定,這使得油價進一步跌入深淵。

今年3月,沙特和俄羅斯進行的石油減產協議談判失敗,而後宣佈大幅調低油價並提高產量,引發布倫特原油在不到兩週的時間內,價格跌破25美元每桶。 直到4月12日晚間,全球主要石油生產國才在電視電話會議中達成一項歷史性減產協議,首次總計將減產970萬桶/日,約為新冠疫情前市場需求的10%。但略低於最初計劃的1000萬桶/日規模。 然而,減產協議出臺後,油價在此後一週內仍進一步下跌了20%多。不少分析人士認為,這是由於“減產協定的達成過程太過艱難且不及預期,參與國家多、協調難度大,讓市場投資者也看不到太多希望”。 此次原油期貨跌入負值空間,一方面受到以上兩個因素的影響,一方面也是由於5月份合約即將到期,交易員面臨著“在沒有庫容的情況下購入實物原油”的局面。為了避免更大的風險,很多交易員被迫倉促平倉。 對於未來的油價走勢,機構大多並不樂觀,主要原因就是原油供應過度的情況,似乎短期內無法得到改善。

標普全球普氏估計,全球原油、石油產品和液化天然氣的潛在儲存能力為14億桶,其中陸地儲存能力約為10億桶,海上儲存能力約為4億桶。但本月底,儲量就將達到13億桶。 中信期貨研究團隊也指出,若以當前的速度累庫,不考慮管道/鐵路/水運等運輸中的庫存,美國的庫欣庫存將在四周後填滿,四個月後填滿商業庫存,五個月填滿戰略儲備庫存。 道富環球此前表示,只有沙特阿拉伯、俄羅斯和美國得克薩斯州達成重大協議,才能緩解庫存危機、改變當前的形勢,否則油價仍將反覆波動並維持低水平,但這種協議似乎極不可能。 全球評級機構穆迪認為,由於全球許多主要經濟體預計將陷入衰退,油價在2020年也將繼續面臨下行風險。在石油產品需求出現復甦跡象之前,不要指望油價會開始回升,未來經濟以及石油產品需求復甦的時間仍不確定。 一個月後,原油期貨6月合約也將到期了,我們還會繼續見證歷史嗎?


消息來源:中國證券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