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山樑上的薰肥——你還記得它的模樣和歡樂嗎?

(歡迎點擊關注公眾號,分享更多精彩故事)

兒時山樑上的燻肥——你還記得它的模樣和歡樂嗎?

兒時山樑上的燻肥——你還記得它的模樣和歡樂嗎?

遊走在榆中北山,在許多山樑或溝壑間,你會驚奇地發現一些用土塊壘起的數米之長的長方體土堆,那便是燻肥——曾經在榆中北山流行的人造肥料。

燻肥其實就是將曬乾的土塊高溫燒熟後充當肥料,之所以叫燻肥,大概是因為燒製的過程充滿煙熏火燎的緣故吧。也有叫生灰或土灰的。燻肥對於今天的許多人來說都是陌生的,但對於曾經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在榆中北山生活過的人們來說,一定不會忘記燒製燻肥時熱鬧、宏大的戰天鬥地的場面。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由於缺少肥料,渴望高產的人們想出了許多人造肥料的方法,閉塞的榆中北山也是如此。雖然當時生產隊長提出了勤墊圈(即增加給牛羊圈添土的次數,達到多積攢肥料的目的)多拾糞(即規定專人到村子周圍蒐集狗、牛、驢等的糞便)的口號,但對於村裡廣袤的土地來說,這些肥料還是杯水車薪。於是,燒製燻肥便應運而生。我不知道是誰最先發明瞭這個人造肥料的方法,但我卻清晰的記得燒製燻肥的過程。

燒製燻肥在當時算得上是一件宏大的“工程”,由於榆中北山的村子人口相對都比較少,因此,完成這個“工程”往往需要整個村裡的人一起配合。燒製燻肥的首要條件是挖好土塊。為了讓土塊能夠充分的燃燒,一般都選擇植被好、地勢比較平緩的山樑或溝壑的地方。選定地方後,先拉出一道十幾米長,二十來公分深的溝槽,然後兩個人一組,用平鐵鍁相互配合直直挖下去,再一起用力一撬,一個二十公分見方的正方體土塊便斜斜地立起來。幾十個人排成幾十行一起勞作,說笑聲、木板的撞擊聲(由於土質硬,為了保護腳底長時間踩踏不受傷,人們的腳底上都套著一塊十公分寬,二十公分長,一公分厚的木板。)、隊長的吆喝聲交織在一起,那場面的確壯觀。等土塊曬乾後,人們便把土塊收集起來,請專門的匠人碼垛,那時候我還小,根本不知道他們是怎麼碼的,只依稀記得村民們會排成一長綹,土塊在每個人的手裡快速地傳遞著,幾個碼垛的匠人相互吆喝著,不到半天,一個十來米長的長方體土垛子就大功告成了。然後,留出灶門,再在外面培上土,就可以燒製燻肥了。

燒製燻肥是一門技術活。燒製一垛燻肥一般需要三四天的光景,一般都由專人值守,專人負責。只要一點火就不能停,如果中間滅了或燃燒不充分,燻肥就成了生灰,生灰一般是不能當作肥料的,因此,為了不至於讓村民的勞動白費,碼垛的時候,每隔一段距離都會留一個風口,等火快燒到跟前時,就往風口裡添加一些乾柴禾。遠遠望去,燃燒的土垛被青煙籠罩,暮靄中,如同一隻碩大的青蟲在山樑上蠕動。走近土垛,伴隨著燃燒的噼啪聲,一股溼悶的熱氣會撲面而來。我們一些小孩子最愛纏在這個地方,為燒製燻肥的人端茶倒水,添拾柴禾,不為別的,單為了討一個他們在灶口或風口裡烤熟的土豆來吃。

燻肥對於莊稼的營養成分究竟有多少,我無從知曉,但我卻清晰的記得,即便在地裡鋪上一層燻肥,糧食的產量還是沒有提高多少。在我記事起的七十年代末,我們的主食還是靠救濟的玉米。玉米蒸麵、玉米窩頭、玉米饊飯、玉米疙瘩……長年累月嚼食玉米麵,讓我至今都對玉米麵心生敬畏。但燻肥的發明創造在當時缺少肥料、渴望高產的年代不能不算是一個“偉大創造”,可當時的人們並不明白這個“創造”卻極大地破壞了本就生態脆弱的榆中北山的植被,造成了嚴重的水土流失,導致洪水氾濫,溝壑縱橫,燒製燻肥留下的“傷疤”至今在榆中北山的很多山樑溝壑間還能尋覓到鮮明的印記。

燒製燻肥在榆中北山曾經盛行了好多年,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責任包產到戶後,因為人手不夠才停止。滿目創痍的植被終於贏來了喘息的機會,這真是萬幸,如果不是這樣,我的家鄉今天真成了不毛之地了。

而今,隨著科技下鄉、科學種田的實施和推廣,很多曾經的陋習已經淘汰或廢止,留守的村民們在科技人員的指導下,科學施肥,精耕細做,真正實現了“高產”的夢想。特別是隨著地膜洋芋、雙壟溝玉米、中藥材種植在榆中北山的推廣,更是讓十年九旱的北山人看到了希望。是的,書猶藥也,可以治愚。只有掌握了文化,依靠科學的指導,敬畏自然,善待自然,我們的生活才會更美好。

兒時山樑上的燻肥——你還記得它的模樣和歡樂嗎?

(歡迎點擊關注國宴飛翔微信公眾號,分享更多精彩故事)

兒時山樑上的燻肥——你還記得它的模樣和歡樂嗎?

歡迎點擊閱讀更多精彩文章,尋找屬於我們時代的詩與遠方

意外的驚喜——給六年級孩子寒假推薦的閱讀書單

給孩子的禮物——一年級學生寒假閱讀推薦書目

我們為什麼要讓孩子關注閱讀,我們該怎樣指導孩子閱讀?

(小小說)一夜驚魂

童謠——孩子們最純美的語言和心聲

閱讀,讓最美的文字觸動我們內心最柔弱的神經,留住最溫馨的記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