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乳腺癌中醫謂之“乳巖”,因腫塊硬如岩石、難以治癒而得名。隋代《諸病源候論》謂:“乳中結聚成核,微強不甚大,硬若石狀。”古代醫家對乳腺癌有一定認識,一般認為乳腺癌因肝鬱氣滯、衝任失調、毒熱蘊結而發。百草治癌研究中心運用張仁濟教授首創的“中醫免疫療法”,治療乳腺癌有突出的療效。據120例資料統計,有效率達80%。
張某,女,39歲,患者風溼性心臟病,心臟擴大,心功能不全,長期靠強心藥維持。1992年10月發現左乳有腫塊,逐漸增大。1993年3月在中國醫科院腫瘤醫院檢查,門診記錄左乳塊生長半年,伴乳頭內陷,左乳外象限觸到4cm×5cm腫塊,質硬不光滑。乳腺相示:左乳外上象限3cm×5cm大小腫塊,邊界不清,有分葉及毛刺。診斷:左乳癌。入院後因心臟擴大、心功能不全不能手術,予以放療。放療兩週突然暈倒,因而中止放療。1993年6月,患者到百草治癌研究中心就診。經服康寧沖劑(原仁濟抑癌沖劑1、3號)加湯藥治療10個月,查體左乳腫物消失,乳腺相示左乳腫塊密度變淡,大小無變化。繼服中藥1年。1995年4月複查,乳腺 相示未見腫塊影,病灶處散在砂粒樣鈣化,導管內鈣化。
王某,女,49歲,江蘇省某市郵電局幹部。因左乳腺腫塊於1988年9月在徐州市某醫院行“左乳癌根治術”,手術時腫塊1.5cm×1.5cm大小,無腋窩淋巴結轉移。術後病理報告“粘液腺癌”。於1988年10月至1989年12月進行放療45GY,以CMF方案化療2個療程。1990年恢復正常工作。1992年出現胸痛,同年5月查胸片示左側第4、5、6前肋均見蟲蝕樣骨缺損,第6、3前肋可見病理骨折。骨掃描示下頜骨、顱骨頂部放射性分佈明顯濃聚,左2-6前肋、下頜骨放射性分佈較濃密,呈階段性,提示乳癌術後多發骨轉移。患者即來百草治癌研究中心就診服中藥治療。經反覆辯證,患者的骨轉移是由於氣血瘀滯、溼熱熾盛、毒熱損傷經絡筋骨所致,遂在清熱解毒、軟堅散結、活血化瘀藥物組方的基礎上加散風溼、活絡健筋骨之品,如稀薟草、威靈仙、補骨脂、續斷、杜仲等。治療1年後於1993年7月17日複查,骨掃描示左下頜骨、左側第2-6前肋點狀濃聚灶較前好轉,原頂骨部及右側第二前肋病灶消失。患者現已恢復正常工作。
從百草治癌研究中心治
療的乳腺癌臨床資料看,早期乳腺癌服中藥可使癌腫縮小或消失。乳腺癌晚期骨轉移者,一般認為平均生存期10個月左右,用中藥後可以延長生命,甚至達到治癒目的。中醫藥治療乳腺癌的效果確切而顯著已被百草堂的案例所證明。據百草治癌研究中心創始人張仁濟教授經過近50年的探索和研究成果,百草治癌研究中心運用傳統中醫藥與西醫先進技術相結合,總結出扶正、祛邪、增效、減毒治療乳腺癌各期的經驗方劑和治癌思路,現公佈於眾,以造福更多的乳腺癌患者。
乳腺疾病發病率逐年遞增,發病人群越來越高知化、年輕化。乳腺疾病不僅是某一器官的疾病而是全身疾病在局部的反應,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甚至生命,因此治療乳腺增生是乳腺疾病治療的重中之重,是預防乳腺癌的關鍵。常用中藥方劑為百草治癌研究中心研製的乳康寧沖劑,每次1袋,每日2~3次。
[主要成份]柴胡、鬱金、廣木香、紅花、夏枯草、路路通等15味草藥。
[功能主治]疏肝理氣,活血化瘀,清熱通絡。用以治療乳痛、乳腺炎、乳腺結節、乳腺增生等病症。
[主要成份]:黃芪、當歸、熟地黃、枸杞子、白英、白花蛇舌草、石見穿、血竭等。
[功能主治]:益氣養血,清熱解毒、散瘕消徵,用於乳腺癌術前治療以達到清熱解毒、疏通氣血、調整陰陽、抑癌消腫,為手術創造條件。
*注:
1.百草治癌研究中心由張仁濟先生創辦。
2.乳康寧沖劑、康寧沖劑均為張仁濟先生研究成果之一,是由醫院銷售的內部製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