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火枪在遭遇大风时,火药池内的火药总会被风吹走,怎么解决?

引言

在悟空问答看到有朋友问“如果穿越到明朝,如何解决辽东大风刮走火绳枪药池里的引火药?”,我正好对此感兴趣,所以写了这篇文章,给大家介绍一下火绳枪如何在大风天气里,防止火药池内火药被大风刮走,导致击发失败。

早期火枪在遭遇大风时,火药池内的火药总会被风吹走,怎么解决?

火绳枪上有防风装置

火药池盖是火绳枪防风、防潮的关键

其实,古人早就想到如何解决火绳枪引火药被大风刮走的办法了,那就是在火药池上增加一个盖子——火药池盖。

在火绳枪出现之前,一些制作精良的火门枪上,就已经有了可以旋转的火药池盖子,这种盖子在平时盖上,战时才会掀开,以用来防风、防漏、防潮。类似的这种设计在东西方都曾出现过,但不是主流,之后随着火绳枪的发展和普及,这种装置在火绳枪上才变得常见起来。

早期火枪在遭遇大风时,火药池内的火药总会被风吹走,怎么解决?

注意火药池盖

不过,在火绳枪上加装火药池盖装置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防风的目的,但其本身也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之处。

很多火绳枪上的火药池盖都需要枪手手动打开或闭合,这增加了枪手的操作程序,降低了火绳枪本就不高的射速。在紧急情况下,枪手还很有可能因为忘记打开火药池盖,导致火绳无法点燃火药池内的火药,从而使得射击失败,造成严重后果。

早期火枪在遭遇大风时,火药池内的火药总会被风吹走,怎么解决?

注意火药池盖子

只有很少的一些火绳枪上有着较为复杂的机械联动,不需要枪手手动开合,当在枪手扣动扳机时,火药池盖会自动弹开让位,确保火绳能正常点燃火药池内的引火药。

但这些装置都无法彻底解决大风刮走火药池内引火药的问题,毕竟火药池盖总是会打开,总是会给风吹走火药池内的引火药的“机会”。

早期火枪在遭遇大风时,火药池内的火药总会被风吹走,怎么解决?

枪械发展历程(从上到下)

发展燧发枪和击发枪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要想真正防止火药池内的引火药在大风天气里被风吹走,建议放弃火绳枪,然后去发展燧发枪或是击发枪,因为这两种枪械的“火药池”都非常深,尤其是击发枪。因此它们在大风天气里不至于像火绳枪那么被动。

早期火枪在遭遇大风时,火药池内的火药总会被风吹走,怎么解决?

燧发枪能一定程度的抵抗大风天气,因为其火药池更深更严

事实上也是如此,火绳枪受天气影响极大,应变能力也差,其战时击发率只有不到十分之七,而燧发枪的战时击发率则能达到百分之八十五左右。

在待击发状态下,燧发枪的火药池盖(火镰盖)会较为紧密的罩在火药池上,只有当击锤和燧石敲击时,火药池盖才会被弹起,所以其暴露在外的时间很短,自然也就不那么惧怕大风了。1834年,英国人测试燧发枪的击发率时,统计发现在不同天候里射击6000发的燧发枪,最终却只哑火了922次,哑火率远低于火绳枪。

与燧发枪相比,击发枪就更能解决大风天气里,“火药池”内引火药被大风吹走的问题了,因为击发枪上根本就没有火药池!

早期火枪在遭遇大风时,火药池内的火药总会被风吹走,怎么解决?

击发枪的外观,可以看出其尾部没有火药池,只有一个火帽击砧

仔细观察击发枪的外观,就可以发现其尾部没有火药池,只有一个火帽击砧用来放置火帽,而只要火帽套在击砧上,那么击砧就处于封闭环境下,根本不存在火药被大风吹走的情况。

早期火枪在遭遇大风时,火药池内的火药总会被风吹走,怎么解决?

击发枪的击砧和火帽

因此,击发枪的哑火率就更低了,只有0.6%!英国军械部官员测试发现,即使用早期击发枪在不同天候里射击6000发,击发枪前后也就只出现了36次哑火情况!这意味着火枪再也不惧怕大风天气了,大风天气里,火药池内引火药被风刮走的问题也就被彻底解决了。

早期火枪在遭遇大风时,火药池内的火药总会被风吹走,怎么解决?

只要火帽套在击砧上,那么击砧就处于封闭环境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