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前半生

有人说三十岁是一个女人的分水岭,是一个女人的前半生。

前阵子,有个挺火的电视剧《我的前半生》讲述的是曾是大学生的子君,嫁为人妇,却遭遇丈夫的背叛,最后选择独自成长的故事。我只看了一小半,然后就弃剧了。有人说这是一个家庭主妇的惊醒剧,有人说这是一个社会的女性史诗,有人说这是一个爱情的教科书,有人说这是一个狗血的中年爱情剧,有人说这是一个伪女权主义的控诉。网上什么样的解读都有,或许对于人生,每个人女人都能从子君的身上看到我们的前半生,很多人的恐惧与不安甚至幻想。

关于前半生

关于张爱玲,看她的自传,你会有一种奔溃的感觉。压抑痛苦与不安。这个与萧红文学透露的悲凉的更让人绝望的是冷漠,仿佛整个世界都与她无关,冷情—这是我对她人生的理解。这个曾经这么热切的女子,在经历了父母的冷情,在经历了一场世人都不解的爱情,在经历了一段凄苦的人生后,这个女子是死在了异国他乡。或许这个子君就是她自己的前半生。每个女人都是一个美好的礼物,每个女人都对世界有着最美好的期盼,但是现实往往给了我们狠狠地教训,原来一切都是虚幻。

在剧版我的前半生里,没有一个女人是生活中最正常的女性,子君不是,她的闺蜜不是,凌玲不是,她的妈妈不是,她的妹妹不是。每个人都有其不幸,连子君这个看似最美满的人,不缺钱,不缺爱,有爱她的亲人,有爱她的丈夫和孩子,还有爱她的闺蜜,她理应是幸福的。但是丈夫曾经许诺的甜言蜜语,在某一天却是让她一无所有。

很多人说因为女主角没有独立的经济基础,跟社会脱节,最终让丈夫远离了自己。有人说男人都是靠不住的,什么诺言,都是有时效性的。

关于生活,我们的前半生,大多数人的前半生,都是平淡无奇的,我们甚至连一个名牌大学都没有上过,做着一份仅勉强生活的工作,也永远不会有人跟你说,我养你。你不得不自己赚微薄的薪水,过着最好不要生病的日子。

关于爱情,再也不是年少时的模样,你还能找个可以陪你在校园里闲逛的阳光男孩,你还能坐着安静的教室写着爱慕的情书,你可能再也找不到可以通宵聊天,随时秒回的那份情感。你再也不会因为一个人而失眠,也再也不敢发誓你永远只爱一个人,会傻傻的等着那个人。三十岁,是爱情的终结点。因为三十岁的女人更可能被外界定义为中年妇女,可怕的剩女,难搞的家庭主妇,爱计较的孩子他妈。三十岁的女人很难不学会成熟,就像子君那样,她以为的天长地久,不过也就是几年,她以为的养自己一辈子,不过也就是一阵子,她以为的爱情,不过也是有期限的。我想或许女人,只有过了三十岁,才更能体会心酸这样一个词语。大多数的前半生,是夹杂着不得不成熟的迷茫,一步一步走下去。

关于后半生。剧版给我们的主角安排了一个高富帅,让人们相信,其实三十岁以后我们也是很有魅力的,也是会有属于自己的幸福的。诚然,我们谁都可以没有谁,靠自己过好自己的一生。无论是前半生也好,后半生也罢,其实到最后,我们会发现一个残酷的现实,我们终究是孤独的,女人终究是孤独的。在事业上,在家庭里,在生活中,这种独孤感是终生的。我们一方面不甘心过着父辈们的生活,一方面我们却发现有时候我们连父辈们那样的安稳都无法得到。前半生也好,后半生也好,或许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就是睁开眼睛,闭上眼睛,然后又一个轮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