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懂得,愛與懲罰的界限!

前幾天韓先生寫了一篇關於二胖君說“我愛你”的文章(戳這裡),一時間共鳴與反思的留言無數,我猜是觸動了很多媽媽心中最柔軟而又充滿溫情的那一角的緣故吧。

讀過文章我對韓先生說,其實二胖比他說得還要誇張,有時她會摟著我的脖子,親暱地說:媽媽,我愛你啊,我怎麼總是愛你呢!

那愛彷彿多得從她胸中滿溢出來,真讓我覺得這世間,再沒有什麼比這更美好了。被愛澆灌出來的孩子,眉眼之間的自信與舒展,與家人之間淋漓盡致的親近,唯有你親自去嘗試過,才會懂得。

也有留言問該怎樣讓孩子懂得愛與界限,以前寫過一篇相關文字,有留言說,真的很神奇,所以今天與大家一起重溫吧。


讓孩子懂得,愛與懲罰的界限!


以下文字,寫於2016年9月。

讓孩子懂得,愛與懲罰的界限!

最近兒子到了一個叛逆期的頂點,大錯小錯犯了不少,說他幾句,他竟梗起脖子跟我犯橫。雖然挺氣人,但細想真的蠻可愛。不過孩子不能不教養,數罪併罰,韓先生非常嚴厲地訓斥了他,同時沒收了被他扔得家裡到處都是的所有玩具,要知道那是小傢伙的至愛啊!

挨說都不帶低頭的孩子,一看玩具被沒收了,忍不住大哭起來。看著他哭得傷心的樣子,韓先生並不勸阻安慰,反而忽然冒出這麼一句話:你和爸爸都清楚,今天這個懲罰是針對你的行為和態度,但是,就像爸爸之前跟你說的,無論我用了多嚴厲的手段懲罰你,都跟我愛你這件事怎麼樣?

兒子一邊哭一邊斷斷續續地回答:跟你愛我沒關係。

韓先生又說:是的,所以雖然爸爸今天狠狠懲罰了你,但爸爸依然怎樣?

錢兒非常自然地接話說:深深地愛著我。

我在一旁聽著都笑了,這爺倆說相聲呢吧?

讓孩子懂得,愛與懲罰的界限!

明確了這個大前提之後,韓先生開始一一細數兒子的問題。兒子呢,自己也做了深刻的自我批評,就像他倆平時經常在聊天節目裡那樣,你一言我一語,有來有往,氣氛平和卻並不凝重。

難得的是,自始至終兒子給我的感覺都是比較積極的,而非被動接受。他認識到問題所在,同時又知道爸爸濃濃的愛不會有絲毫減少,問題就是問題,懲罰就是懲罰,無關乎愛與不愛。懲罰完了,問題改了,這事就算翻篇,既往不咎。

說實話,我覺得挺神奇。 因為他倆太默契了,一切都如順水推舟,剛才還拽得二五八萬的小子,轉瞬就冷靜下來正視問題了。

讓孩子懂得,愛與懲罰的界限!

韓先生其實經常在私底下跟兒子做心理建設。他會告訴兒子這世界上每個人都會犯錯,每個人也都有控制不住自己的時候,犯了錯就該認,也理所應當接受懲罰,否則犯不犯錯都一個待遇,那人人都去貪圖享受,為所欲為就可以了嘛。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當兒子犯了錯,有時或許是非常嚴重的錯誤,爸爸會用非常嚴厲的方式懲罰他,讓他牢牢記住錯誤的代價,但同時,更要他記住,無論這懲罰多麼嚴厲,都跟爸爸愛他這件事沒有任何關係!絕不是犯了錯,爸爸懲罰了他,對他的愛就減少一分,爸爸依然深深地愛著他。對他的懲罰完全是針對行為本身,對事不對人。

兒子開始不是太理解,但是架不住韓先生經常跟他灌輸這個理念,久而久之在孩子心中形成了頑固的印象,繼而在韓先生髮作的時候也能對答如流。

我有時候會覺得這種對話有點兒不真實,而且我總覺得,對孩子好,通過行動,外加鼓勵和經常掛在嘴邊的“我愛你”,就足夠了,孩子怎麼會不知道你罵他,懲罰他其實並不影響愛他呢?這是人之常情好麼?

可事實上,孩子的小世界永遠不是我們成年人能夠輕易揣測的,你不說,他還真就不知道。

讓孩子懂得,愛與懲罰的界限!

有天兒子放學回來神秘兮兮地跟我說,媽媽你知道嗎,今天我們戶外活動時,隔壁班的小T說,他媽媽已經不愛他了,因為他前天背了一書包沙子回家,倒在家裡到處都是。他讓我千萬別把書包放沙坑裡,不然媽媽也會不愛我了。

我笑著問他,小T如何知道媽媽不愛他了?兒子說,小T說了,他媽媽特別生氣,把他罵了一頓,還讓他自己洗書包,然後晚上就沒再跟他說話了。

我問兒子說,你擔心背一書包沙子回來,爸爸媽媽不愛你嗎?兒子想也沒想地回答說:我才不擔心呢,爸爸媽媽罵我一頓還是照樣愛我。不過媽媽,我可不會背一書包沙子回家,又重又髒,哈哈~~

兒子的反應讓我覺得,這樣的事前心理建設是很必要的,因為自始至終我都能辨別齣兒子的內心是溫暖、堅定,而又被愛裹挾著的,尤其每次回答“爸爸媽媽依然深深愛我”這句話時,我能看到他眼神裡閃現出的光芒。

那不是害怕,不是躲避,而是一種對自己所犯錯誤本身毫不猶疑的自責,以及對無條件愛的深信不疑,無所顧忌。這樣的前提下,無論什麼樣的糾錯與懲罰措施過程,溝通都會是順暢的。

讓孩子懂得,愛與懲罰的界限!

很多家長都會問我關於懲罰孩子的問題,有的甚至留言說經常體罰孩子,但發現孩子變得原來越叛逆,開始陽奉陰違,性格變得陰鬱乖戾等等。也有的家長擔心懲罰孩子會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

其實,在給孩子樹規矩的過程中,難免會用到懲罰手段,再nice的家長,再溫柔堅定的策略,也不可能避開應有的正常懲罰措施,這個毋庸諱言(不過體罰是絕對不贊同的)。因為每個孩子都有惰性,你總遷就他,就可能會發展成任性。

不可否認,人有貪圖享受、拈輕怕重的本性,骨子裡誰都願意輕輕鬆鬆、舒舒服服的,孩子就更是如此。 因此經常跟家長談個條件,偷個小懶,甚至耍點兒小心眼兒 ,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這些無傷大雅,通過跟孩子積極和緩的溝通,一般都能解決。 可有時,孩子也會試探你的底線,比如類似“我就不想做,你能把怎樣?”這樣的耍賴方式,即便如韓先生這般疼愛孩子的爸爸也是不能忍的。

韓先生會說,所有的事情都可以通過溝通解決,但如果他要用癩皮狗的方式像一堆爛泥一樣來威脅我們,那是萬萬沒有商量餘地的!必須要讓孩子接受教訓,知道凡事可以商量,但通過耍賴是萬萬達不到目的的。

讓孩子懂得,愛與懲罰的界限!


在溝通過問題所在後,對孩子的懲罰一定要有理有據,千萬不要因自己的心情而決定對孩子的態度,這是大忌。

我們都是凡夫俗子,自己心情好時,孩子的錯也不是錯了,沒有底線;自己心情不爽時,不是孩子的錯也是錯了,又變得極為苛刻,動輒就祭出懲罰的大招。

如此飄忽不定會讓孩子無所適從,到那時,你說再多的“我懲罰你跟我愛你沒關係”也沒有用,因為孩子永遠找不到合適的分寸,反而更加惶恐。因此心中一定要有根弦,控制自己的情緒。

在立戒憑心情指責和懲罰孩子的前提下,讓孩子篤定地知道:“無論我如何嚴厲的懲罰了你,跟我愛你無關”, 這會讓孩子在面對問題時積極正面得多。

因為愛是可以感化一切的偉大力量,在愛的呵護下,孩子擁有強大的心理支撐,他明白無論他犯多大的錯,其實父母是永遠站在自己這一邊的,父母的嚴厲懲罰只是為了幫助自己解開心結,改正錯誤,讓自己向好的方向發展。

此時,無需多說,孩子也明白你是為他好,因為他心裡永遠在跟自己說,沒什麼可擔心的,無論如何,爸爸媽媽永遠永遠愛我。有這個念想在,孩子將永不會失去自信與勇氣,永遠一往無前。

試著去告訴你的孩子這個簡單的道理吧,你會發現,有那麼多可愛的“小傻瓜”,你不說,他(她)就真的不知道,並誠惶誠恐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