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道理都懂为什么很少人做到?

渔者s光子


《中庸》说:“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说,对于“幽暗之中,细微之事,迹虽未形而几则动,人虽不知而己独知,遏人欲于将萌,而不使其滋长于隐微之中,谨言慎行,追求道德规范”。

慎独表明的是一种人生态度,表里如一;彰显的是一种人生境界,襟怀坦白。我国历史上涌现出许多秉持这一操守的君子:如东汉的杨震“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三国时的刘备“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宋代的袁采“处世当无愧于心”;元代的许衡不食无主之梨,只因“梨虽无主,我心有主”;还有清代的叶存仁“不畏人知畏己知”,凡此种种,无一不是慎独自律、追求道德完善的体现。

宽 人

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孔圣人倡导“忠恕”的道德原则,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与人”;朱熹说“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

这里指凡事要推己及人,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即君子对自己要严格要求,而对于他人,则要宽以待人。君子与人交往要讲诚信,言行一致,“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以“言过其实”及“躬之不逮”为耻,说话要谨慎,不说好听话、空话,而在行动上则要勤奋敏捷。

君子还应做到见贤思齐与见利思义。“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是要求君子在为人处世时、在利益面前,首先想到的是道义。孟子说“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是指君子要擅于学习别人的优点,擅于导人以善,同别人一道行善。





己修安人


大部分人都知道“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话,但大部分人都做不到。为什么?

最主要的原因是,当牵扯到自身利益时,善与恶并不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谁都会标榜或认为自己是个好人,但这首先是建立在他人没有侵害自己利益的前提下。

一个公认的老好人,在很普通的事件中,也许会采用极端手段,瞬间成为恶人。比如因为毗邻土地的界限问题,某人伤害到了自己的宝贝儿子,隔壁老王和老婆行为不端,甚至只是因为“你瞅啥”……

在很多有意或无意侵害自身利益的情况下,首先要做的是“奋起还击”,这是自身防御系统的自然反映,“恶”便成了首选。而且这种“恶”会无限蔓延,直到出了心中“这口恶气”为止。

能够止恶为善,打了左脸给右脸的人,都在神话里,比如释迦牟尼。

常见的“小善”而不能为,也是因为牵扯到自身利益,比如扶不扶摔倒的老人?遛狗能不能收拾便便,不在公众场合大声喧哗、抽烟、吐痰,孝顺父母,善待他人等等。

小恶和小善存在与人生的细节中,扬善除恶是文明社会的必须,也是个人修养升华的必须。


侯爵一世大人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是三国时刘备的一句传世名言。刘备靠自己的爱护部下体恤百姓的悲悯心怀,在英雄辈出的三国年代为自己争得了一席之地。虽然他出身寒微,但是他受到了大家的尊敬和追随。随着三国的广泛流传这句名言也是成为中国百姓家喻户晓的至理名言。

善恶一念间。积小善成大善,扬善惩恶,是我们一直遵循的社会规则。

有些人一生为善,他们慈悲为怀,心怀慈悲心,身做善良事,从古至今大有人在。因为他的本身的利益没有受到侵犯和本身安全能得到保证。他的生存是稳定的,没有生活之余。见到不如自己的人,心生怜悯,伸出援助之手,这便是善举。是我们的传世美德。

但为什么有的人变善为恶呢?做不到积小善,反而变成了小恶不断。最后酿成大恶祸害社会,堕落自己,为天地所不容。

人之初性本善,人都是有善念的,但是人不是机器,不可能完全照着一个标准去做。因为善是有条件的,行善之人应该先保证自己生存,这一点是符合自然生存法则的,优胜劣汰是一个残酷的自然生存法则。如果没有自我的保护意识,人类文明早就在地球上消失了。

为了保护自己,在面对一些危险的时候,会自动采取防护意识,保护意识。难免做出一些被别人看为恶的举动。所以从另一个方面说人又是自私的,但自私又为人类社会带来动力,正因为自私才推动社会的发展,人的自私,人的欲望产生了竞争,产生了新的追求,在追求的过程中科技不断创新,文明也随之变得繁荣。可以说没有追求自我的完善人类就不会进步。

人基本上遵循的是自我利益至上原则,满足自己的欲望,满足自己的需要,是首要的前提。然后才是助人,顾他,心怀天下。

所以说道理懂,但做不到是很正常的,我们也不必为此耿耿于怀。能为自己争取既得利益是正常的,但应该有个标准,应该在社会道德允许之内。还有一点,不要以善恶去判断人。没有人能够做到大善。能够达到祖宗说的六十分就可以称为善人了,做到满分的人基本上是没有的。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