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持續下跌,有些投資者信心嚴重缺失,如何才能重塑市場信心呢?

何重德財經


股市持續低迷,如何才能振興市場恢復投資人信心呢?我試談幾點:

1,市場監管機構要兼顧投資人與融資人雙方利益。

2,發行新股要有序有度而且要發行符合社會發展趨勢的優質公司。

3,欺詐發行,業績造假責任人必須嚴懲。力度要加大。經濟與刑事處罰使之不敢造假。投資人所受損失要給予賠償。

4,達到退市標準的公司要及時退市,維持良好股市生態。

5,上市公司要真正回報投資人。證券保護基金管理人要代表中小投資人督促公司管理層制定並實施合理分紅方案。有的公司上市很多年就是不分紅,令中小投資人極度失望。

6,大小非減持應與公司的經營業績掛鉤,並設定減持最低價,督促大股東與管理層提高經營業績,回報投資人。

7,對電視臺與電臺相關股評人士要有一定的引導與約束。股評人士常常大談各種技術指標而很少談論投資股票的核心問題,那就是股票的估值。有些人大談中國股市市盈率低,有投資價值。如果將嚴重低估的銀行股去除的話,實際市盈率又是多少呢?正是這樣的股評人士在談具體操作時叫大家不要買大盤銀行股而要買彈性好的中小盤股。

8,監管機構要加大對非法諮詢機構打擊力度。有的股神公開在網上鼓動散戶不要看市盈率,不要看市淨率,不看估值,只要有人跟風就行。他們還在網上向不明真相的散戶推銷亂七八糟的所謂原始股,誘導散戶進行非法黃金期貨交易,結果虧損累累。

9,監管層對股票交易的實時監控管理要常態化既不要過緊也不要過鬆。

10,作為普通的中小投資人,真正能保護我們權益的還是我們自己。平時堅持價值投資理性投資才能使我們有可能在複雜多變的股票市場上生存並適度贏利!


金雞湖畔投資思索


當前要重塑股市信心,就要找到失去信心的根源,然後需要管理層出手,才能重塑股市信心。

一、投資者為什麼對市場沒了信心

一是今年以來,股市下跌近千點,投資者損失慘重,投資者把a股形容為“癌股”。目前最為投資者詬病的是在指數不斷下跌的情況下,不維護股市,新股不斷髮行。

二是監管層對股市下跌沒有給予一個態度,而且監管層還在某些場合發表觀點,認為投資者對監管層的做法是肯定的。客觀上今年大的利空不斷,導致股市大跌,但反觀美股沒有受貿易摩擦影響。所以,監管層的默不作聲,讓投資者很失望。

三是發行的股票質量不好,也是投資者不滿的原因之一。有的上市公司,上市後就業績大變臉,大股東惡意套現,投資者有被欺詐的感覺。

二、如何有針對性的做出應對,重塑市場信心

針對投資者不滿情緒最重的三個方面,我感覺監管層應該先做出如下改變:

一是馬上暫停新股發行,待市場走好後再逐步加快新股發行速度。暫停新股發行,就是給市場一個信號,監管層希望市場走好,讓股民對市場有信心。

二是逐步改善市場經營環境。比如股民質疑的印花稅問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透明等問題,做出應對。在印花稅問題上,投資者的質疑很有道理,不能立即解決,也要出面加以說明,解答投資者的質疑。

三是出臺辦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特別是對欺詐發行現象進行嚴厲打。比如上市公司業績大變臉,除了給予上市公司處罰外,應該給予保薦公司一定的懲罰,從根本上掐住欺詐上市情況的發生。

總之說,要重塑市場信心不難,難的是能否去做。

這是小不點的感悟,希望能對朋友有幫助,喜歡的請點贊支持,謝謝!


小不點333


股市下跌,原因各一,但A股下跌,與投資者質疑圈錢市有關,何為圈錢市,就在於IPO節奏太快,在於上市公司拿到錢沒有去發展主業,而是想著減持。

A股IPO總是經常失控,但又不得不停止救市,去年以來名義上是IPO常態化改革,但這一改革遭遇市場巨大爭議,也遭遇投資者頗多的不滿,IPO常態化沒有錯,但是每週10家左右的IPO放在那個市場都難以承受,不摧毀投資者信心是較難,不遭遇投資者以腳投票是較難的。因此目前階段要提振股市還是要考慮放緩IPO節奏,嚴格控制融資規模,並做出一些承諾,對IPO進行適度控制,這與IPO常態化改革並不矛盾。

一方面股市去槓桿抽離資金,另一方面加大馬力IPO,市場不調整很難。

其次是進一步規範減持勢在必行,適度減持讓資本有一個退出渠道這是正常的,但是單一股東動輒幾個百分點甚至清倉減持,一到限售期就減持,這是不正常的,有的公司幾個股東總計減持十幾個百分點的股本,這是大甩賣,這是搶錢。不限制能行嗎。資本市場怎麼可能有那麼多錢承接一元的天文數字一般的原始股份,

股市下跌最受傷的就是1億多股民,沒有錢賺,消費怎麼升級,沒有錢怎麼提升生活質量,資本市場不可能實現財富不合理轉移,要杜絕某些人利用一元持股成本來大量獲得投資者手裡的真金白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