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醫濟世丨由張仲景《傷寒論》序,看古時中醫抗疫的心、術、道

有部書,它是個傳奇。

西晉年間,某一天,國家衛生部長(太醫令)王叔和在書庫翻閱醫書。

晦暗的光線下,塵埃四處飛舞。這些老舊的書櫃,久未有人問津。

然而這位閱讀者,似乎接受著命運指引,想要從這昏暗角落,探尋出些什麼。

突然,他找到了。

這本書,已是斷簡殘章。但略讀幾段,便覺論述精妙絕倫,讓人醍醐灌頂。

王叔和如獲至寶,欣喜異常。

他激動地捧起這些殘卷,暗下決心:哪怕傾盡畢生心血,也要整理出這位名為張仲景的先賢,所留下的不朽著作。

書名就暫定為《傷寒雜病論》。

——瀕臨失傳又重現於世,這本奇書,究竟有著怎樣的特殊地位?

南北朝名醫陶弘景曾說:“惟張仲景一部,最為眾方之祖。”

……

時間轉回現代,2020年3月23日下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武漢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中醫藥防治新冠肺炎的重要作用及有效藥物。

新聞發佈會上透露,截至3月15日0時,湖北省中醫藥參與治療比例為91.64%,武漢市中醫藥參與治療比例為89.10%,全國中醫藥參與治療比例為92.41%。國家中醫藥局黨組書記餘豔紅表示,中醫藥總有效率達到90%以上。

初步證明,中醫治療可以縮短新冠肺炎核酸轉陰的時間。

在3月初公佈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中,推薦了一種名為清肺排毒湯的方劑,它主要在改善發熱,咳嗽,乏力等症狀方面見效比較快而且明顯,能有效促進重症患者肺部影像學改善。被確立為中醫臨床治療藥物的首選。

其來源,便是《傷寒雜病論》。

其實,在17年前的非典時期,《傷寒雜病論》同樣也發揮了顯著作用。

……

法國哲學家帕斯卡爾曾說過,人類的全部尊嚴,就在於思想。

正因如此,偉大的理論,穿過歷史的煙塵,仍舊散發著耀眼光芒。

秦漢,是中醫發展的上升期。張仲景究竟有哪些偉大之處,何以成為方劑之祖,“辨證論治”的提出者,並承前啟後,開啟了中醫延綿千年的光榮與夢想?在東漢末年的超級瘟疫中,他如何從心、術、道等方面,打造出抗擊疫魔的“硬核”力量?


大醫濟世丨由張仲景《傷寒論》序,看古時中醫抗疫的心、術、道

張仲景和《傷寒雜病論》

中醫之“心”:“懸壺濟世”的家國情懷


心是人體唯一一個能不受意念控制而自主搏動的臟器,中醫稱它為“君主之官”, 認為其對人體各臟器和各物質就具有了統領和主宰作用。

懸壺濟世,語出《後漢書·方術列傳·費長房》。該理念提出之時,便是張仲景所處的東漢末年。

正是張仲景、華佗等一批名醫,身體力行,弘揚了“懸壺濟世”的家國情懷

隨後,經後世繼承,成為了延綿千年的中醫之“心”。


一、職業期許:不為良相,當為良醫

為醫者,當有濟世之大情懷。

張仲景出生在東漢一個普通官僚家庭,其父曾在朝為官。按常理,這種家庭的孩子,一般都走讀書致仕的路子。

但張仲景有些不一樣,他有著超出常人的求知慾,充分利用家庭條件,博覽群書,尤其是醫學類書籍,為之後的從醫生涯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漢朝名士何顒,是張仲景的南陽老鄉,對張仲景的才識頗為讚賞,曾對其說:“君用思精而韻不高,後將為良醫”。

這句話,說到了張仲景的心坎上。濟世救人,就是他的夢想。

范仲淹曾言:“不為良相,當為良醫”。

讀書學道,要為宰輔。得時行道,可以活天下之命。不然,時不我與,則當讀黃帝書,深究醫家奧旨,是亦可以治人也。同為濟世,豈分高下?

醫生,是一個崇高的、值得尊敬的職業。

大醫濟世丨由張仲景《傷寒論》序,看古時中醫抗疫的心、術、道

東漢末年,瘟疫橫行


二、面對疫魔:願為淨瓶楊柳枝

在佛教中,觀音菩薩手託淨瓶,瓶中插有楊柳枝。

據說,這楊柳枝,可以洗滌塵垢,祛病消災。

在民間,柳樹也一直被視為降除瘟疫的象徵。

扁鵲用柳葉熬膏治療疔瘡膿腫,華佗用柳枝治癒骨折。連世界各國的外科手術刀,也模仿柳葉形狀而制,因而被稱為“柳葉刀”。

張仲景的從醫夢想,源自一場超級瘟疫。

東漢末年,戰亂頻繁,疾病流行,不少百姓死於非命。

據史書記載,東漢桓帝時大疫三次,靈帝時大疫五次,獻帝建安年間疫病流行更甚。其中尤以靈帝時的公元171年、173年、179年、182年、185年等幾次的疾病流行規模最大,疾病發生之地,幾乎十戶九空。

按照《通典》所載曹魏時期戶口數,比照續漢書郡國志載東漢相當區域戶口數,可知人口的減耗十分驚人:著籍人口從3000多萬銳減至400多萬。

就如曹操在詩歌《蒿里行》中所寫:“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 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

嚴重疫情,讓張仲景的親人紛紛離去。

餘宗族素多,向餘二百,建安紀元以來,猶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傷寒十居其七。

——《傷寒雜病論》序

張仲景的家族本來是個大族,人口多達二百餘人。自從建安初年以來,不到十年,有三分之二的人因患疫症而死亡,其中死於傷寒者竟佔十分之七。

但苦於醫療在當時未得到充分重視。

怪當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醫藥,精究方術,上以療君親之疾,下以救貧賤之厄,中以保身長全,以養其生,但競逐榮勢,企踵權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務,崇飾其末,忽棄其本,華其外,而悴其內,皮之不存,毛將安附焉。

——《傷寒雜病論》序

這些讀書人,忽視研習醫術,用以治病救人,拯救生命。他們反倒為稻粱謀,一心爭著追求權勢利益。但是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命都沒了,追求名利這些身外之物,還有什麼用?

這種亂象,讓張仲景痛下決心,跳出追名逐利的官場,潛心學醫,用自己所學,為苦難的老百姓們帶去生的希望。

這讓人不禁想起了當下,疫情初起時,鍾南山院士已是84歲高齡,卻依然逆風前行、掛帥出征,白衣戰士們臨危不懼,全力以赴的一幕幕壯舉……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中醫也如此,從古自今,在骨子裡就飽含了一種“懸壺濟世”的家國情懷。這種理念,是中醫之心,是中醫延綿幾千年,不斷完善,不斷進步的基礎。

青年醫生張仲景,面對肆虐的疫魔,立下了濟世之志,這成為其窮盡一生不斷探索、孜孜以求,在醫學上取得長足進步的根本原動力。


大醫濟世丨由張仲景《傷寒論》序,看古時中醫抗疫的心、術、道

懸壺濟世,治病救人


中醫之“術”:創造性傳承與創新性發展


大疫出良藥。

良藥從哪裡來?

其必來自對前人創造性傳承,並結合實際的創新性發展。

張仲景深諳此術,方完成不朽經典,並一次次為人類貢獻出良藥、良方。


一、抓住傳承痛點:悟深學透,抓住精華

東漢末年,突如其來的疫魔,讓人們陷入群體性的茫然。

卒然遭邪風之氣,嬰非常之疾,患及禍至,而方震慄,降志屈節,欽望巫祝,告窮歸天,束手受敗,齎百年之壽命,持至貴之重器,委付凡醫,恣其所措,咄嗟嗚呼!厥身已斃,神明消滅,變為異物,幽潛重泉,徒為啼泣,痛夫!舉世昏迷,莫能覺悟,不惜其命,若是輕生,彼何榮勢之足雲哉!

——《傷寒雜病論》序

遭遇到非同尋常的疾病時,當時的人們手足無措,不知如何是好。於是,人們轉而求助巫術,希望巫師能夠驅走病魔。最後連巫師都方法用盡,只好無奈聽天由命。可悲當時的讀書人,不重視醫學,將所有精力用於追名逐利而非研習醫術上,一場瘟疫來臨,白白丟失了性命。

張仲景意識到,全社會忽視醫學的背後,實際上是傳統診療方法的式微。

相對須臾,便處湯藥,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陽,三部不參,動數發息,不滿五十,短期未知決診,九候曾無彷彿,明堂闕庭,盡不見察,所謂窺管而已。

——《傷寒雜病論》序

對著病人診視了一會,就處方開藥;診脈時只按寸脈,沒有接觸到尺脈,只按手部脈,卻不按足部脈;按照自己的呼吸診察病人脈搏跳動的次數,不到五十下就結束。最後直到病人生命垂危時,都還不能確診……

張仲景對這些診療方法的評價,是“窺管而已”,認為以管窺天,極不全面。

張仲景一針見血,指出根本原因,是醫生們怠於對中醫經典的研習。

觀今之醫,不念思求經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終始順舊,省疾問病,務在口給。

——《傷寒雜病論》序

看看當今的醫生,他們不想思考研求醫學經典著作的旨意,用來擴大加深他們所掌握的醫學知識;只是各自秉承著家傳的醫技,始終沿襲舊法;察看疾病,詢問病情時,總是致力於花言巧語,只圖應付病人。

面對中醫浩如煙海的知識寶庫,淺嘗輒止、自以為然的做法,怎能學得真經,降服疫魔呢?

只有學深悟透,才能把握真正精華,識出個中神妙處。

上古有神農、黃帝、歧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師、仲文,中世有長桑、扁鵲,漢有公乘陽慶及倉公,下此以往,未之聞也。

——《傷寒雜病論》序

中醫發展過程中,有諸多偉大人物做出傑出貢獻,他們的智慧,如璀璨星辰,在人類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又豈是幾種思潮,幾個學說所能輕易否定?

張仲景仔細研讀過《素問》、《靈樞》、《難經》、《陰陽大論》、《胎臚藥錄》等古代醫書。其中《素問》對他的影響最大。《素問》說:

“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又說:“人之傷於寒也,則為病熱。”張仲景根據自己的實踐對這個理論作了發展。

他認為傷寒是一切熱病的總名稱,也就是一切因為外感而引起的疾病,都可以叫做“傷寒”

——通過不懈努力,在眾多古籍中,他終於尋得戰勝疫魔的關鍵。

接下來,他要梳理、歸納、研發。

在繼承《內經》等古典醫籍的基本理論,廣泛借鑑其他醫家的治療方法的基礎上,結合個人臨床診斷經驗,研究治療傷寒雜病的方法,他於建安十年(公元205年)開始著手撰寫《傷寒雜病論》。


大醫濟世丨由張仲景《傷寒論》序,看古時中醫抗疫的心、術、道

中醫文化源遠流長


二、把握創新之核:一切為了實踐

面對疫情,人們為何無計可施?

張仲景認為,除了缺乏對古代經典的探究學習外。還有一個致命的弊端:

理論與實踐的脫節。

上古醫病主要用針灸法,戰國時開始出現藥物療法,隨之出現了《山海經》和《神農本草》等一批醫學著述。可惜,這些著述偏於理論,對醫療方法並未有太多涉及。

於是,張仲景在長期的從醫實踐中,總結出要分析疾病的陰陽、表裡、寒熱、虛實等不同症候,創立了中醫學“辨證論治”的方法。

《傷寒論》從疾病所在部位和性質,區分為“表裡上下,虛實寒熱”,後世稱之為“辨證八綱”。根據“八綱”診斷病症,他又提出:寒者溫之,熱者清之,虛者補之,實者攻之的溫、清、補、和、汗、吐、下、消的治療方法,後世稱之為中醫“八法”。

張仲景認為,這些治療方法,都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去運用,要使用得當,才能奏效。

他還認為,有的病症可以“寒用熱治”,“熱用寒治”,既可以“先表后里”,也可以“先裡後表”。但這種治療方法的常例和變例,必須靠醫生根據病人實際情況去認真掌握和靈活運用。

——這是一種新的中醫方法論,併成為日後中醫認識疾病和治療疾病的基本原則。

另一個創新重點,在於方劑上。

張仲景撰寫《傷寒雜病論》時,參照了《湯液經法》等經方典籍,是在《湯液經法》驗方基礎上進一步整理而成。

張仲景在著述中保留了大量的中醫成方,如以發汗排毒的麻黃湯、桂枝湯;治乙型腦炎的白虎湯;治細菌性痢疾的白頭翁湯等等,豐富了中醫藥方。《傷寒雜病論》中記載了397法,113方,大多療效可靠,切合臨床實際,一千多年來經歷代醫家的反覆應用,屢試有效。

在方劑的配伍方面,張仲景是有所發明的。中藥複方是由多味藥組成。《神農本草》只按藥物性質分類;《素問》則規定主輔藥劑量,各有固定比例。《傷寒論》則提出,按照病勢,酌情增減。比起《本草》和《素問》,其配製方法更為科學。後世中醫有“因病立方”,就是在《傷寒論》的影響下確立的。

這與當今醫療的個性化治療、精準醫療理念,不謀而合。

——科學歸納,應用實踐。

這些方法和藥方,成為當時的醫藥研發的“硬核力量”,指導著人們最終戰勝了疫魔。張仲景因此被後世尊奉為“醫聖”。

創新,一直是中醫的特色。

當前,網上經常流傳著一些“土方”,引來不少對於中醫的譏諷和嘲笑。

如:取車轍印中水,主治癧瘍風,五月五日取洗之,甚良;取人之亂髮,可治出血等等。

有些人會笑其荒唐。但笑過之後,可否會想到,這其實是中醫發展過程中的創新,即便有一部分是不合理的、失敗的。

可古今中外,哪項科技創新,沒有經歷過失敗呢?連20世紀最偉大的抗生素:青黴素,也只是一次失敗試驗中的意外發現。

這些可尊敬的郎中們,雖然自身貧窮,也幾乎沒有什麼研發資源,但為了治病救人,他們仍在不懈地努力著,從身邊找尋著一切用得上的資源,為患者爭取一線生的希望。

難道這種創新不可貴嗎?難道這種創新不值得尊敬嗎?

即使它是錯的,也比冷漠地坐視,要好的多。

或許就成了呢?也許就能救下患者的性命呢?

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屠呦呦,不就是從眾多古方中找到了青蒿素的製備方法嗎?

創新,永遠是值得鼓勵的。

也許中醫之偉大,就在於它能夠不斷從實踐中歸納,並指導實踐,同時不斷證偽,從而能永葆活力,不斷前行。


大醫濟世丨由張仲景《傷寒論》序,看古時中醫抗疫的心、術、道

古代的逆行白衣天使

中醫之“道”:以人為本,平衡中和


診療,為術。

為了治癒疾病,人們往往會採取多種診療方法。

如何保證療效?

那就需要有一種通用性的指導原則,一種理念和方法論。這便是中醫之“道”。

張仲景立足疫情防治實際,總結出了獨特的中醫之“道”。


一、一陰一陽,中和之道

在上古時期,中醫學並無理念,只是經驗醫學。

待到先秦諸子百家出現,中醫才被引入哲學思想,上升到理論高度,中醫體系方才形成。

張仲景對中醫的理念,有著很清楚的認識。

夫天布五行,以運萬類,人稟五常,以有五臟,經絡府俞,陰陽會通,玄冥幽微,變化難極,自非才高識妙,豈能探其理致哉!

——《傷寒雜病論》序

自然界分佈著五行之氣,而運轉化生出萬物。人體秉承著五行之常氣,因而才有五臟的生理功能。經、絡、府、俞,陰陽交會貫通,其中道理玄妙、隱晦、幽深、微妙,其中變化難以窮盡,若非才學高超、見識精妙之人,怎能探求出其中的道理和意趣呢?

人體只有尋求中和平衡,正氣才會得到滋養。

治疫當以正氣為本。

《傷寒雜病論》治療外邪引起的疾病有一條重要的原則:保胃氣,存津液。這條原則的核心,就是必須保護好患者體內的正氣。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傷寒雜病論》提出,對外邪(流行病毒)引起的疾病,醫生不可僅關注祛邪,而是要兼顧患者自身情況。正氣尚可時不要損傷正氣,正氣虛弱時要扶助正氣。絕大多數時候,疾病痊癒,還是要靠引導正氣戰勝邪氣。

這所謂的正氣,或許和免疫力、生命力相關。若一味集中消滅病毒,但身體扛不住了,免疫力、生命力大幅下降,那患者也是難以度過難關的。

正如國家衛健委專家組成員、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副院長邱海波所認為,在新冠肺炎診療中,中醫和西醫在治療模式上是有明顯不同的。從西醫來看,多數的化學藥物都是單靶點的。而中醫和中藥更多是多靶點的。也就是說,中藥更像個團隊在作戰。

新冠肺炎病毒,導致了人體免疫力的失調,進而帶來肺、心等器官的損害。所以病毒、炎症,及免疫力異常導致的器官損害都是需要治療的靶點。西藥是化學藥物,往往只能針對某一靶點治療。而中藥則是整體治療,在驅趕病毒和提升免疫力等多方面共同發力。

就像房子遭遇了地震後,僅僅停止地震,房子還是倒塌的危險。只有在停止地震的同時,維修鞏固房屋,才能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二、大疫當前,以人為本,堅持公益

醫療,本就具有一定的公益性。尤其是面對大規模爆發的流行性疾病,堅持公益性是有效防控的一劑“良方”。

在張仲景之前,醫療只是達官顯貴的“奢侈品”,窮人根本得不到有效治療。以致於讓貴族們產生偏見:罹患疾病的都是“被褐茹藿之子,荊室蓬戶之人”。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這種做法是極其危險,瘟疫之前,是沒有淨土的。窮人生病傳染,貴族即使防範再嚴密,也很大概率難以獨善其身。

漸漸,王公貴族也一批批染上疾病,知名的“建安七子”中,有四人因感染瘟疫而死亡。

因為精湛的醫術,張仲景被推為長沙太守,那裡是瘟疫的重災區。面對貧窮潦倒,眼中充滿哀求的老百姓們,張仲景心軟了。他一反官老爺的作風,對前來求醫者,一律收治,從不拒絕。

開始,他只是忙完公務之後,在後堂或自己家中給人治病。後來看病的人越來越多,他想了個法子:將診所搬到公堂之上,開始坐堂應診。

後來,滿懷感激的人們,為紀念張仲景,將在藥店內看病的醫生稱為“坐堂醫”,醫生也將藥店取名為“××堂藥店”,這便是中醫藥店稱“堂”的由來。

這是一次偉大的逆行。張仲景有時在一天之內,會見識過十多種不同的傷寒病例。幾乎每天,都在與死神擦肩而過。

張仲景全然不顧,他只有一個想法:讓所學有所用,讓每個來看病的人都得到妥善治療。

一切以病人安危為重,這,就是張仲景的“以人為本”。而正是這種不分老幼貴賤,一律救治的做法,提供了大量臨床經驗,使其得以不斷豐富完善相關理論。

——《傷寒雜病論》,是張仲景冒著生命危險寫就的一本書。

此後,歷朝歷代日益注重瘟疫防控。唐朝時,有 “病人坊”用於隔離麻風病人,內有僧人為患者治病。通過隔離的方法,古人切斷瘟疫傳播渠道,阻止了疾病傳播。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我國亦堅持公益性原則。

在中國,確診住院患者的平均醫療費用達到了2.15萬元,而重症患者人均治療費用則超過15萬元,少數危重症患者治療費用達到幾十萬元,甚至超過百萬元。醫保均按規定予以報銷。

按照以上數據進行計算,為救治新冠肺炎患者,中國的花費已經有14.86億元。上述鉅額花費中,國家醫保報銷約9.9億元,比例達到66.6%。醫療費用剩餘部分由地方政府承擔。

疫情之下,更顯大國擔當。


順便還提一個,有關張仲景的小故事:

張仲景在長沙做官,在告老還鄉退休的時候,正趕上冬天。在白河邊,張仲景看到很多無家可歸的人因為寒冷,把耳朵都凍爛了,心裡十分難受。

回到家後,經過研究,他研製了一個可以禦寒的食療方子,叫“祛寒嬌耳湯”。

祛寒嬌耳湯當初其實就是把羊肉和一些祛寒的藥物放在鍋裡煮,熟了以後撈出來切碎,用麵皮包成耳朵的樣子,再下鍋,用原湯再將包好餡料的麵皮煮熟。

張仲景讓徒弟給每個窮人一碗湯,2個“嬌耳”,人們吃了“嬌耳”,喝了湯,渾身發暖,兩耳生熱,再也沒人把耳朵凍傷了。

後來張仲景在冬至這天去世了。為了紀念他,此後人們每年在冬至這天,都要包一頓餃子吃。人們都說,冬至這天吃餃子,冬天耳朵就不會凍了。

愛民護民,自然為老百姓所銘記。


大醫濟世丨由張仲景《傷寒論》序,看古時中醫抗疫的心、術、道

一劑良藥,送去生的希望

結語:醫之大者,護人護國

一千多年前,面對一場可怕的瘟疫,張仲景挺身而出,拯救病患,並寫下《傷寒雜病論》。

一年多年後,張仲景的處方,依舊散發不朽光芒,幫助國人戰勝新冠肺炎疫情。

醫之大者,護人護國。這份守護,穿越千年。

當疫情風浪漸漸平息,我們是否應當有所思?

當代白衣天使逆行壯舉可歌可泣,感天動地。我們是否應該,在全社會形成尊醫重醫的氛圍?

同樣,作為保障國家安全,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之舉,加強醫療體系建設也必當被提上議事日程。

此外,還應該多維度地開拓醫學研究的前沿領域,中西醫共同發展,不可偏廢。

發揚“懸壺濟世”的精神,創造性傳承,創新性發展,秉承“中和之道”,堅持“以人為本”……

面對東漢末年的那場瘟疫,張仲景進行了一系列偉大實踐。那些寶貴的思維和理念,在當前形勢下,或許依舊存在著極強的可借鑑性。


大醫濟世丨由張仲景《傷寒論》序,看古時中醫抗疫的心、術、道

醫聖張仲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