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州日報:鹽山劉友章村農民帶薪學技術!

滄州日報:鹽山劉友章村農民帶薪學技術!

4月21日,《滄州日報》刊發:“鹽山劉友章村農民帶薪學技術”↓↓↓

滄州日報:鹽山劉友章村農民帶薪學技術!
滄州日報:鹽山劉友章村農民帶薪學技術!

《滄州日報》全文如下:

鹽山劉友章村農民帶薪學技術

“以前做夢都沒想過,我一個農民還能帶薪培訓。”4月16日,鹽山縣小營鄉劉友章村貧困戶劉紅旗,正在村裡新建的智能溫室內學習蝴蝶蘭換盆技術。他高興地說,村裡建起智能花卉溫室後,他不僅獲得了每年每畝地700元的土地流轉收入,每個月還有4000元工資。去年,他去北京培訓3個月,工資一分沒少拿。

當天,因為換盆需要的人手多,和劉紅旗一起帶薪學技術的還有30多名村民。

滄州日報:鹽山劉友章村農民帶薪學技術!

“建設這個項目的目的就是帶動家鄉父老致富,我希望通過帶薪培訓,帶動村民學習花卉栽培技術的積極性,讓他們嚐到學習技能增加收入的甜頭。”滄州綠宣花卉種植有限公司是這個項目的投資建設單位,公司負責人劉金松是劉友章村人,他說,自己去年回鄉投資8000萬元建設智能溫室栽培項目,從去年3月開始建設,已經運營了15畝。主要栽培蝴蝶蘭,共有十幾個品種12萬株。待麥收完成後,將繼續流轉土地,擴展項目規模到200畝。

走在溫室內,放眼望去,一片綠油油,一排排不鏽鋼花床上,透明營養杯中的蝴蝶蘭幼苗整齊排列著。花床上方,是設計好的水簾,花床旁邊,每隔幾米遠就有一臺空調設備。

“這些設備就是升降溫系統、用水系統、控溼系統、防病系統、觀察花苗系統,花卉栽培完全實現了智能化。”村民劉虎也是去年接受培訓後成為智能溫室技術員的。他介紹,智能溫室花卉栽培只在催苗、移苗、催花、組盆、催種等環節需要大量人工,平時管理基本實現電腦操作,一個人可以管理5000平方米,智能系統全部建成後,每一株花苗的長勢都在外感系統監控之中,如果有花苗生病,外感系統會自動報警。

滄州日報:鹽山劉友章村農民帶薪學技術!

“蝴蝶蘭適合在南方育苗,但是催花期環境溫度要控制在18攝氏度,在北方更適合。”劉金松說,他早就有回鄉發展的想法,剛巧趕上當地政府招商引資,他就帶著資金回來了。流轉土地等前期工作都是政府幫助完成的,讓項目建設更加順利。因為智能溫室無土栽培對當地村民來說還是新事物,從去年開始,公司就組織部分村民去廣東、北京等地帶薪培訓,學習栽培技能和溫室設備操作。

“公司前期計劃建設6萬平方米智能溫室,讓村民們看到效益,學到技能,將來通過公司+農戶的形式,帶動更多村民通過花卉栽培致富。”劉金松說,項目栽培的蝴蝶蘭除滿足國內市場外,還銷往法國、越南等國家,不愁銷路,現在栽培的蝴蝶蘭都是已經簽好銷售訂單的。現在,學有所成的農民都在這裡打工,跟城裡人一樣拿工資。後期組盆銷售的時候,還需更多的人力。因此,公司會陸續培訓更多的農民,讓他們帶薪學技能。

滄州日報:鹽山劉友章村農民帶薪學技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