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一個為中國古代文明史“作嫁衣裳”的朝代“實驗品”

說起秦朝,並不陌生,集輝煌和短命於一身,像極了夜空中綻放的煙火。泱泱中國,二十四史,王朝更迭,權力交接,歷史級別的必然誰也不敢多有奢求。

這個世界是公平的,《老子》有言:“天欲其亡,必先令其狂”,讓一個人毀滅之前,必須先讓其膨脹。曇花一現的秦朝,十五年的變革路,歸根到底,將其形容為一個——為中國古代文明史“作嫁衣裳”的朝代“實驗品”——最合適不過。

秦朝:一個為中國古代文明史“作嫁衣裳”的朝代“實驗品”

秦滅六國圖

一、分裂走向統一,秦朝身先士卒

八百年的周王朝,說白了就是前三百年是統一,後五百年是分裂。春秋戰國時期,春秋爭霸主,戰國爭雄主,這一鬧就是五百年之久。周王室的餘威雖在,但氣息畢竟過於衰弱,一個耄耋老夫,看著年輕氣盛的兒孫輩自相殘殺,你方唱罷我登場,也鞭長莫及。秦的崛起,仿若一次神聖的安排。“天下大勢,分久必合”,五百年諸侯分裂割據局面太久了,中國這片廣袤的大地上需要一位“英雄人物”收拾殘局,順勢而生的嬴政,身先士卒不外乎是一種歷史的必然。在嬴政的帶領之下,秦先後滅韓、趙、魏、楚、燕、齊,完成統一大業,誕生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

秦朝:一個為中國古代文明史“作嫁衣裳”的朝代“實驗品”

秦朝疆域

也許有人會反駁,夏商周難道不是一個統一王朝嗎?一勺可以肯定,夏商周固然是一個統一王朝,但終究還是奴隸社會的性質,更確切的說是半奴隸半封建社會。嬴政開創的秦朝,不再屬於分邦建國,而是中央集權的君主專制。祖龍雖死秦猶在,秦朝的帝國君主制度,一直延續兩千一百三十二年,直到清朝滅亡才結束!

所以說,秦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大一統。這是“實驗”改革的一切基礎,秦國挺了過來。

秦朝:一個為中國古代文明史“作嫁衣裳”的朝代“實驗品”

秦始皇

二、樹立和鞏固王者形象地位的選詞:“皇帝”、“朕”、“陛下”

臣等昧死上尊號,王為“泰皇”,命為“制”,令為“詔”,天子自稱為“朕”。王曰:”去‘泰’,著‘皇’,採上古‘帝’位號。號曰‘皇帝’。他如議。”----《史記·秦始皇本紀》

作為站在金字塔最頂點的王,皇威浩蕩壓根不容許觸犯。在這方面嬴政不是先驅,但他卻是影響最為深遠的那一位。用了“皇帝”、“朕”、“陛下”三個詞語就把自己千古一帝的地位烙印在了中國歷史長河中,後世兩千多年裡更是爭相效仿。

自秦以後,每個朝代的統治者都有一系列的特權以及專用名詞,無一例外,這些都是始於秦朝。

“皇帝”一詞,秦朝嬴政取自於“三皇五帝”,認為自己“德兼三皇、功蓋五帝”,如果不改變“王”的稱號,就“無以稱成功,傳後世”。“皇帝”一詞作為最高統治者的正式稱號,始於秦,滅於清。

“朕”一詞,本來是“自我”的意思,人人可用,唯王侯將相不用。周朝時期,周王的自稱是“不榖”,諸侯王的自稱是“孤”或“寡人”,奈何秦始皇帝要唯我獨尊,開先河佔“朕”為己用。“朕”一詞作為皇帝專用名詞,影響不可謂不遠。比如東漢末年,漢朝名存實亡,曹操就算掌握朝廷大權,也只是自稱“孤”或“本王”,沒有妄自稱"朕";而漢獻帝雖毫無實權卻可自稱"朕",畢竟漢獻帝依舊是皇帝。

“陛下”一詞,原意是指站在臺階下的侍者,而“陛”則是指帝王宮殿的臺階。《戰國策·燕策》有言:“秦舞陽奉地圖匣,以次進至陛下”。“陛下”是臣子對帝王的尊稱,先秦時期,當帝王與臣子談話時,不敢直呼天子,必須先呼臺階下的侍者而告之。秦朝伊始,轉變成了尊稱帝王的稱謂。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至高無上的秦始皇在選詞方面既另闢蹊徑又得天獨厚,畢竟他的願望是“從二世、三世直至萬世,傳之無窮”,臣民要敬畏他,必須從稱呼上有所改變,此“創新”既結合前人的精髓又特立獨行!

秦朝:一個為中國古代文明史“作嫁衣裳”的朝代“實驗品”

秦朝郡縣圖

三、中央集權已是趨勢,廢分封,行郡縣則是勢在必行

在秦始皇的眼裡,戰爭無疑是可惡的,而戰爭的總根源,便是導致遍地諸侯林立的封建制。既然集權於中央是一種必然,那世襲的領主和封建的邦國就必須消滅。

秦朝的天下是靠武力打下,治理天下必須依靠權力,而且是高度集中的權力。分封制既然百害而無一利,符合秦朝國情且優越性十足的郡縣制後來居上取分封而代之。

之所以形容郡縣制“後來居上”,實則為郡縣制起源於春秋時期楚國的縣制和秦國的郡制,那時不叫郡縣制,而是叫“縣郡制”。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前,縣大於郡,千里百縣,縣有四郡。即便如此,秦朝卻是中國歷史上最早在全境推行"郡縣制"的朝代,就發展而言這是屬於成功的一次實驗。

秦朝:一個為中國古代文明史“作嫁衣裳”的朝代“實驗品”

秦朝的集權

郡縣制下,秦朝共設有三十六郡,每郡有守(省長)、尉(防區司令)和監(監察專員)各一名;郡下設縣,每個縣都有設有令(縣長)。為了中央集權,郡守和縣令,都是由皇帝直接任命。

長江後浪推前浪,秦朝是中國歷史走向中央集權的開端,分封制已然不符合歷史潮流,郡縣制度取而代之乃至後世將之承襲,即使到唐朝“道路制”取代郡縣制,也只是“換湯不換藥”,集權性質是不變的。

四、國家運行的必要措施: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

國家需要正常運轉,需要政治上的高度集權之外,“民生”這一塊也至關重要。秦朝統一之前,列國的文字各不相同,同樣的一個字就存在好幾種寫法,比如下圖的“馬”字:

秦朝:一個為中國古代文明史“作嫁衣裳”的朝代“實驗品”

七國”馬“字各有寫法

如此下去,中央政府政策的法令難以有效推行先不說,也妨礙文化的交流。此外,戰國時期的度量衡制度也混亂不堪,貨幣的形狀大小、重量各不相同,換算起來也是困難重重,經濟發展嚴重滯後。當務之急,秦始皇把小篆作為秦國標準文字,隸書作為日用文字的同時,把貨幣統一分為上幣下幣兩種,在全國通行。上幣為黃金,以鎰為單位,二十兩為一鎰;下幣為圓形方孔銅錢,以半兩為單位。

秦朝:一個為中國古代文明史“作嫁衣裳”的朝代“實驗品”

秦國馬車

實行“車同軌”,是因為列國以來各地的馬車大小不一,導致車道寬窄程度不同,大車行大道,小車行小道,秦朝為了全國車輛來往方便,規定車輛上兩個輪子的距離一律改為六尺。

周朝的“禮崩樂壞”始於春秋,秦朝“一法度衡石丈尺,車同軌,書同文字”的律令對於民族的融合和統一以及中華文明的形成與發展的功績的確無可比擬。

五、朝代“實驗品”的敗筆之處:徭役沉重,勞民傷財,焚書坑儒

商鞅精神下的秦國,統一六國後依舊推行法治,創立了大量嚴刑峻法來壓制六國後裔。“出世”而後“入世”,秦朝本該“休養生息”,卻在嬴政的“淫威”之下反其道而行之。

現代歷史學家認為,萬里長城、驪山墓、阿房宮是秦始皇大興土木濫用民力的三大罪證。

秦朝:一個為中國古代文明史“作嫁衣裳”的朝代“實驗品”

阿房宮

“隱宮徒刑者七十餘萬人,乃分作阿房宮,或作麗山”“因徙三萬家麗邑,五萬家雲陽,皆復不事十歲”——《史記·秦始皇本紀》

現代的大史學家范文瀾在《中國通史簡編》中提出,”贏政動用了三百萬人力大興土木,其中戍邊的扶蘇、蒙恬大軍三十萬、建長城五十萬,驪山墓和阿房宮一百五十萬,鑿靈渠五十萬,加上其他雜役二十萬,勞工總數佔全國總人口15%“。

大動干戈的徭役,勞民傷財,無異於舉全國之兵發動一場侵略戰爭。不僅如此,為了禁錮人們的思想,加強思想控制,秦始皇還運用了殘忍的手法“焚書坑儒”,雖然在短時間內取得成功,但是不利於國家的長治久安和社會發展。

正所謂”實法名儒“,法家的方法是用之統治天下,而儒家的學說則是用之教化百姓。天欲其亡,必先令其狂,秦的“夭折”無不是其膨脹和“實驗”性的失敗共同點燃的!

六、總結

作為中華古代文明史朝代”實驗品“的秦朝,只擁有短短十五年的”研發“時間。既然是”試驗“,在概率的前提下,自然是有”成品“和”失敗案例“的比例分成,這無可厚非。秦朝作為歷史上一個活生生的朝代,後世要完美地做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實屬不易,否則就不會出現隋煬帝那苛政統治和安史之亂時衰弱的晚唐。

所以,秦朝既然給予後世開創先河,其”精華“當作為後世改革之模板;其”糟粕“更應該以一種吸取經驗教訓的態度來視之,絕對化的拋棄,沒有前車之鑑的警惕,豈不是會隨性而為之?

參考文獻:《史記·秦始皇本紀》、范文瀾《中國通史簡編》

圖片來源網絡

【我是一勺,喜歡原創,期待您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