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国家电网“复工号”:老乡,你还好吗?

上了国家电网“复工号”:老乡,你还好吗?

4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指出复工复产中优先使用贫困地区劳动力。而早在2月21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优先做好贫困地区农民工返岗就业工作就已经被强调。
农民工就业一头连着复工复产,一头连着脱贫攻坚,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今年,尤为重要和急迫。据国务院扶贫办统计,去年全国有2729万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在外务工,这些家庭三分之二左右的收入来自外出务工,涉及三分之二左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提供1万个贫困农民工招聘岗位——4月1日召开的国家电网公司稳就业专题工作会议提出计划,会上出台的六大扩就业举措还包括加大对湖北、“三区两州”用工支持力度,招聘政策向重点区域、重点群体倾斜。服务“六稳”,央企发挥国民经济“稳定器”“压舱石”作用不容缺席。
摘帽与希望
3月19日,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除湖北外复工率均已超过90%,大量小微企业的复工复产也在加快推进。
当天,恩施东500千伏变电站220千伏配套送出工程复工,湖北省电网基建项目开复工的大幕由此拉开。

上了国家电网“复工号”:老乡,你还好吗?

4月18日,在恩施东500千伏变电站站内,湖北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员工对户外220千伏 GIS设备检查。张弩摄
两周前,当地供电所派来的复工专车拉着谭万奎和他的十几名工友从恩施市白杨坪镇洞下槽村出发,“点对点”抵达工程驻地,一行人开始隔离、备战复工。
6亩青茶,刨去投入,每年五六千元的收入实在难以负担母亲的看病开销和女儿的上学费用。在同村人的介绍下谭万奎成为一名电网工人,今年2月脱了贫。谭万奎今年51岁,他说,自己还要继续干下去。
越是关键时刻越需要响鼓重锤。
电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链长、带动力强,对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拉动作用显著,早一日开复工,相关从业人员就能早一天有收入。
3月12日,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域内(除湖北省外)所有在建3205项35千伏及以上输变电工程、33项抽水蓄能工程全部复工复产,提前实现复工复产目标。4月14日,国家电网公司126个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示范带动项目在18个省(直辖市)集中联动开工,今年将新增充电桩7.8万个。
4500亿元,这是国家电网公司今年初步安排的电网投资规模,可带动社会投资9000亿元。特高压、充电桩等“新基建”项目加速实施,由此产生的辐射效应最终将沉淀在经济活动最微小的个体——人的身上。


万宝元老家所在的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是全国唯一一个满族蒙古族自治县,2月底刚刚脱贫摘帽。外出务工7年间,万宝元从一名普通电工做起,现下是天津市武清区王庆坨镇公交车站充电桩项目的负责人,每月工资约8000元。近几年绿色出行成为潮流,他已经参与了不下五六个充电桩项目。4月18日,项目土建作业大体收尾,8个200千瓦的充电桩等待安装。5月底公交车站投运,42辆电动公交车也会同步投入使用,镇上居民去市中心将更方便快捷。
千里之外的武陵山区,汤正军的家乡也脱了贫。
凤凰县位于湖南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全省11个刚刚摘帽的深度贫困县,7个在湘西,凤凰县也是其中之一。2014年,一场大火使汤正军家因灾致贫,一家人全靠汤正军在劳务公司做工挣钱,但来的活并不多。“那个时候,做一点算一点吧。”汤正军回忆。
几次工作上的交集后,当地供电公司了解到汤正军的情况,他的勤勉、踏实令人印象深刻。2015年7月,他被凤凰县供电公司吸纳为劳务派遣员工,承揽电力110抢修工作,从此有了稳定收入,第二年就摘掉了贫困帽。如今县里复工火热,忙着提供供电服务的汤正军每天都很充实。
摘帽不是结束,而是开始,汤正军深知。

就业扶贫,防止返贫,充足的内生动力才能保障长久的美好生活。
3月18日,国务院国资委印发《关于做好定点扶贫县贫困农民工就业帮扶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中央企业做好吸纳贫困农民工就业上岗服务保障工作。国家电网公司稳就业专题工作会议结束后,1万个贫困农民工招聘计划迅速落实。
记者了解到,近期,国网各省级电力公司纷纷因地制宜细化稳岗扩就业举措,拟定并上报自己的招聘人数;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拟在国家电网公司定点扶贫的长阳县、秭归县、巴东县和神农架林区举行专场招聘会,帮助当地农民工就业。
青海省玛多县也是国家电网公司定点扶贫县之一,正在施工的110千伏冬格措纳(黑海)输变电工程是当地“三区两州”深度贫困地区电网建设重点项目。4月4日,海拔超过4000米的玛多大雪纷飞,尕让措第一天上工。一个月后,她将拿到5000元的月工资。

上了国家电网“复工号”:老乡,你还好吗?

4月8日,在110千伏冬格措纳(黑海)输变电工程现场,施工人员正在用临时架设的索道向山上运送塔材、沙石等物资。雒文清 摄
丈夫去世后,尕让措独自抚养6岁的儿子,一直想开个家庭餐馆。工程预期6月下旬结束,她离攒够两三万元开店的目标也能大大近了一步。“做完这个工程,我也能有些经验,我要继续工作。”尕让措说。
尕让措家离工地只有三四公里,就地就近就业在疫情之下更具灵活性,而除了取得收入,对于就近从事电网相关工作的农民工而言,他们的付出还有特别的意义。
去年,19岁的康沂被招聘到施工队参与当地抵边村寨电网建设,他的老家是有“辽东第一村”之称的丹东绿江村,与朝鲜隔江相望。村子山水秀丽,却地处偏僻、耕地稀少,三年前刚脱贫摘帽。
3月15日,国家电网公司启动“三区两州”、抵边村寨配网工程百日攻坚行动,冲刺的劲头弥漫了康沂所在的工地。康沂特别期待5月份工程竣工,他告诉记者,这里家家户户都有电磨,主要用来磨玉米、搞养殖,电更足的话,电磨跑起来也更有劲。
仁增平措也有相似的念头。他是阿里联网工程包7标段的一名驾驶员,参与工程建设后他总在想,以后,村里人就能在零下20摄氏度的严冬用上电暖器了;有了更充足的电,自家的牦牛养殖和牛肉干生产也能经营得更好。


电,就这样无声又强烈地与幸福生活的希望联系在一起。而自己的劳动成为家乡建设的一部分,这让平措们觉得自己的工作更有意义。
工资,健康与成长
稳就业是稳经济、稳社会,也是稳民生、稳人心。事实上,在更强力的帮扶举措出台之前,散布在电网工程、供电抢修、后勤保障等多类岗位上的农民工早已是国家电网这架大国重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工资不会跑,按时给,有保障。”谈到和国家电网公司打交道,这是袁远华的第一感受。
现年46岁的袁远华是工地上的老手,架子工、木工、钢筋工都干过,用他自己的话说,“什么都懂一点”。最近两年,他跟着外包队伍参建了一些电网工程,如今是陕北—湖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武汉换流站的一名泥工,每月工资8000多元。他渐渐有了“国家电网是块金字招牌”的印象。

上了国家电网“复工号”:老乡,你还好吗?

3月30日,湖北红安县,陕北—湖北特高压线路鄂1标段2510号塔施工现场,湖北送变电工程公司施工人员准备组塔。余帮节 摄
金字招牌,这个颇具古典色彩的描述指向一种朴素的认可。
远离家乡、奔波劳碌,按时足额取得劳动报酬是农民工辛苦付出的最大动力,有过被房地产公司拖欠工资经历的袁远华尤其看重这一点,这也是他选择国家电网公司的重要原因。因此,截至3月20日收到复工通知,虽然受困于疫情已在荆州老家呆了整两个月,他也一直没太担心收入问题。
但与大企业的相处并不总是十分“美好”。质量与效率的权衡时刻发生,身边偶尔有工友辞工,干活要求严是主要原因。一些要求甚至不局限在工作领域。“就像现在。”袁远华忍不住吐槽,“要求勤洗手,洗一次还不行,一天得好几次,还有人在旁边盯着你。”
这是“金字招牌”的另一面——制度成熟、管理严格,有时甚至显得不近人情,但在某种程度上却是重量级企业在危机来临时能够率先稳住阵脚并且进一步发展的原因所在。


3月中下旬,国家电网公司将“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确立为引领公司长远发展的战略目标,绘就新的发展蓝图。战略是宏大叙事,实则层层落地,与身处其中的每个个体息息相关,其强烈的张力或许就存在于每天一丝不苟召开的站班会、总结会,还有对员工安全和健康的高度关注里。
3月12日,浙江省杭州市万利大厦的露天停车场,张普和他的另外八九个工友正式复工。5月上旬万利大厦充电站项目完成后,10个120千瓦双枪直流充电桩预计每天每桩将为7辆车提供服务。进场前,工人们出示“绿码”、测量体温;进场后,数十人分散在总面积约1000平方米的封闭场地,人人戴着口罩,保持严格的安全距离。
稳定的收入和可靠的安全保障,回应了疫情之下务工者最迫切的需求。
而在基础需求满足之上,新的可能性还有更多——
在北京打拼的刘静今年没有回家过年,远在陕西老家的父母都表示理解,小女儿是他们的骄傲。1993年出生的刘静如今是中兴西单物业中心餐饮部的副经理,正处在干事业的好时候。

上了国家电网“复工号”:老乡,你还好吗?

4月15日,刘静在进行早餐餐前准备工作。杨昭玉 摄
参加岗位练兵、技能比武,成为“服务之星”、拿过各种奖项,国网中兴物业丰富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完善的晋升体系为刘静一路“打怪升级”开辟通路。9年时光,从前厅服务员到领班再到主管、副经理,她一步一个脚印走得扎实。
最初只是想找个“安稳的工作”,没想到爆发小宇宙闯出一片天,刘静获得感满满。疫情发生以来,看到不少餐饮企业关张,不用为失业烦恼的刘静很安心。清明节假期前,她刚结束了为期5天的基层管理人员线上培训。成长,是刘静的关键词。
共同成长也是收获,木工张春明在海外体验着这一点。
2018年底,他从东北老家去到巴基斯坦参与默蒂亚里—拉合尔±66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建设,高峰期一个人要带领近20名巴方工人干活。“中方人员算是‘轴心’吧。”他告诉记者,“巴方的工人技术弱些,也大多没接触过这么大的工程,不过跟着干下来他们成长也很快。”
一年多的相处,他和巴方伙伴默契渐浓:汉语、英语、乌尔都语、手势、眼神,融合在一起,沟通几无障碍。“他们还对我说要‘跟你去China’。”张春明笑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